昨天下午,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双江口的红旗桥塌了。
当时的声音巨大,蘑菇云腾空而起。昔日漂亮的大桥,瞬间变成了垃圾,直接掉入了下面的足木足河水中。
万幸的是,前一日,工作人员例行巡查时发现裂缝,对桥梁实施了强制交通管制,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
真的,想起来都后怕。最诡异的,这座大桥,今年的1月份刚合龙。仅仅10个月的功夫,他就寿终正寝了。
阿坝州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表示,初步判断,裂缝险情是旁边山体发生滑坡导致。
![]()
有专家也迅速发出声明,桥梁建设选址前会进行充分地质勘察,这样的事故不常见。
太有意思了,这种话都能说出口,不枉为专家。难道要经常出现,造成更大的伤害,才算正常?
让人搞笑的是,大桥合龙后,有人就直言不讳地说,每次路过,总感觉不牢固。
为大桥站队鼓吹的人却言辞凿凿地表示,质量很好,不用质疑,坚不可摧的。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
按照官方的说法,是边坡滑坡导致桥梁引桥部分损毁。既然这样,当初修建时没有考虑吗?还是修建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猫腻?
![]()
这么说,中国的修路建桥水平,早已有目共睹。不管什么样的场合,肯定会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座大桥的倒塌,不得不让人深思,重大工程都如此,还有什么值得放心的?
这么一座耗资巨大,技术优先的桥梁,却因外部地质因素迅速损毁。任谁都会怀疑的。
接下来,要很快对大桥实施复建。经过这一番折腾,对地质的监测,肯定会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再这么玩,后果就麻烦了。
红旗桥是服务于双江口水电站库区的,同时是G317线是川西重要通道。倒塌后,居民出行要绕远很多,给当地老百姓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
咱们不是造桥的专业人士,不敢有太多的质疑。就是遵循常理,一座好的大桥,不能10个月就倒塌吧?
当地的例行巡查机制还是不错的。幸亏发现,不然就有更大的伤亡。可是,怎么就不能看到地质变化呢?
听说江苏宜兴等地的高风险边坡已普遍采用北斗位移监测,实时视频监控与智能预警系统,实现毫米级形变感知。阿坝州为什么不采用呢?缺钱?
大桥的坍塌,再次给人们发出了预警。这一预警机制成功避免了悲剧,但未能阻止基础设施的损毁。
要知道,在复杂的地表环境下,搭建桥梁不能有任何轻视,他是在和土地签一份生死合约。
![]()
很多时候,倒塌的结论不是一撮而就的。还需要更多的考证。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真的要做到安全,不在乎花多少钱,把桥建的如何漂亮,都是次要的。而是要对脚下山体的敬畏与持续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