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那是一个雨夜,窗外的霓虹在水汽中晕染成模糊的光斑。我坐在书房里,手机屏幕不断闪烁,又一个聚会邀约。手指悬在“接受”上方良久,最终按下了“婉拒”。
曾几何时,我是朋友圈里最活跃的那个。每周三场饭局,周末更是排得满满当当。在觥筹交错间,我以为这就是生活的温度。直到某个深夜,我从KTV独自回家,耳畔还回荡着喧嚣的歌声,心里却空落落的。洗手时看着镜中疲惫的脸,忽然想起冯唐先生那句话:“没事别和任何人搅和在一起。”
这个认知来得突然,却像种子般在心里生根发芽。
我开始尝试改变。第一个推掉的饭局是大学同学聚会,组织者在群里@所有人,说这次一定要到齐。过去我会毫不犹豫地报名,但那晚我找了个理由推脱。关掉群消息的瞬间,竟有种莫名的轻松。
最初的空闲时光很难熬。周五晚上,屋子里静得能听见钟摆声。我坐立不安,仿佛与世界切断了联系。但渐渐地,我开始享受这样的夜晚。从书柜深处翻出蒙尘的《瓦尔登湖》,泡一壶清茶,在台灯下慢慢读。梭罗在湖边筑屋而居的文字,让我第一次体会到独处的美妙。
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我不再需要不断刷新朋友圈来确认自己的存在,也不再为某个玩笑是否得罪人而忐忑。心灵像经过沉淀的湖水,渐渐澄澈见底。
最让我触动的是个秋日午后。我坐在公园长椅上看书,阳光透过梧桐叶洒下斑驳光影。不远处,几个中年人高声谈笑,话题从房价跳到股票,又转到某个熟人的隐私。他们声音很大,却让人感到一种刻意营造的热闹。我合上书,看着湖面上掠过的水鸟,忽然明白:真正的充实是内向的,不需要外在的喧嚣来证明。
当然,我并非完全与世隔绝。我依然会见朋友,只是从过去的大群杂聚,变成了三两知己的清谈。我们偶尔约在安静的茶馆,一壶茶,几卷书,聊聊近况与感悟。这样的交往简单却深刻,像山间清泉,涓涓细流却能滋润心田。
母亲起初很忧虑,觉得我太过孤僻。直到春节回家,她看着我耐心陪父亲下棋,专注地帮侄女辅导功课,悄悄对我说:“你变得沉稳了,像棵扎深了根的树。”我笑笑没有解释。有些转变,外人看见的是结果,只有自己知道过程中的收获。
如今,我的生活很简单。上班,读书,周末会去爬山或看展。有次在山顶看日出,云海在脚下翻涌,天地间仿佛只剩我一人。那一刻感受到的不是孤独,而是与万物融为一体的充盈。
这个雨夜,我关掉手机提示音,继续读未看完的书。窗外的雨声成了最好的伴奏。我终于懂得,冯唐先生说的不是要我们逃避世界,而是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人际网络里,要为自己保留一片净土。因为真正的安宁,从来都源于内心的丰盈,而非外在的喧哗。
人生的修行,终究是要学会与自己安然相处。当我不再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时,反而看见了更广阔的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