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4分钟
![]()
![]()
未来需要怎样的科学教育?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孩子们去发现并解决未来的问题?今天,在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教育集团的一场重要活动中,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李茵以其学校长达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给出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答案——这不仅关乎课程的重构,更是一场联结社会顶尖资源的“生态革命”。
课程破局
从“课时保障”到“无界融合”
![]()
“科学教育必须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直指科学素养的培育。”李茵校长回顾了学校的探索之路。早期科技创新大赛的实践如同一颗火种,让教育者们意识到,学习必须从真实的问题中生长出来。
![]()
为此,学校开启了一场系统性的课程重构:夯实科学课的课时与实验,确保“土壤”肥沃;设计螺旋上升的课程路径,从低年级的感官唤醒到高年级的项目式学习,铺设成长的“阶梯”;更关键的是,主动打破学科围墙,打造融合的“溶洞”。
![]()
![]()
“当学生通过编程分析唐代诗人的偏好,或用数据思维模拟文物修复时,代码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感受文化脉搏的新感官。”李茵校长介绍,学校的“STEM工坊”、《代码遇见传统》等课程,让知识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合重生。校园也变成了“泛在学习”的场域,学生的编程作品如《陕西历史电子博物馆》以二维码形式永久陈列,学习成果从“试卷上的分数”变成了“可触摸的成就感”。
生态共建
“大树星球”联结“家校社馆所”
![]()
如果说课程重构是内部的“破壁”,那么“大树星球”项目的诞生,则是学校向外部资源深度开放的成果。李茵校长介绍,“大树星球”之名,源自学校“独木成才,合木成林”的“大树文化”,寄望学子能拥有“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气质。
![]()
![]()
![]()
![]()
![]()
![]()
![]()
![]()
这颗“学习星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汇聚了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大学、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自然博物馆等一批“国宝级”的科研机构和专业场馆。这些“国家队”为何愿意向一所小学倾注资源?“因为我们共同认识到,国家的未来系于下一代的科学素养,而这颗种子必须在少年时期播下。”李茵校长道出了合作的初心。她指出,传统科学教育恰恰缺少三样关键东西:“活的”科学素材、“真的”问题场景和“远的”价值牵引。
![]()
![]()
![]()
在“大树星球科技馆”,学生们触摸的不再是冰冷的课本模型,而是用于探测火星的航天相机技术、让飞机上天的飞控算法等“时代前沿温热的跃动”;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标准答案明确的习题,而是“如何让道路在青藏高原冻土上屹立不倒”这类真实、复杂的工程挑战;他们的学习也不再只为下一次考试,而是在与科学家、工程师的互动中,埋下了家国情怀与人类责任的种子。
课程落地
从“智慧农场”到“一平米博物馆”
宏大的理念如何在一线课堂落地?李茵校长分享了几个生动的课程案例。
![]()
![]()
![]()
在《智慧农场设计师》课程中,学生化身农业工程师,为校园内的微型智慧农场设计自动化管理方案,在解决“光温水肥”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系统思维与数据观念。
![]()
![]()
在《星瞳工坊:光影魔术师》课程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前沿光学技术被转化为可感知、可创作的教育资源。学生们利用光学原理设计和制作展品,理解“光”这门科学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用它进行艺术思考与表达。
![]()
![]()
![]()
![]()
![]()
![]()
而《一平米博物馆:我是策展人》课程,则赋予每个学生一米见方的空间,让他们完成从兴趣发掘、资料整理到公共展示的完整项目周期,实现了从知识接收到创造分享的转变。
三维评价
看见分数无法衡量的成长
![]()
![]()
![]()
![]()
为全面衡量学生在“大树星球”中的收获,学校构建了“过程—成果—素养”三维评价体系。这套体系不仅关注最终的作品完成度与表达力,更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科学笔记、团队协作和迭代草图,将“失败”与“优化”视为宝贵的成长证据。
![]()
![]()
![]()
![]()
在最高阶的“素养性评价”中,学校借助“高阶思维评价量表”,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决策与创造力的内化程度。李茵校长举例道,曾有学生在处理造纸产生的废水时,不畏脏臭,反复尝试改进过滤方案,最终成功将污水变清,“他们的坚持与热忱,正是一场科学素养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的动人实践。”
尾声
为未来播种
![]()
“大树星球不仅是一个课程,更是一个我们为学生打造的、允许他们自由探索、创造甚至失败的‘学习星球’。”李茵校长总结道,这个星球将持续进化,通过建立“创新基因库”、教师参与跨区域共同体等方式,保持前沿活力。
![]()
她最后深情致谢所有合作的科学家与机构,并表示:“今天,在各位引路人的带领下,我们已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科学的种子、工程的思维与人文的关怀。教育的使命,就是为未来播种。”
线上资源包购买渠道已开通,欢迎扫码了解详情!
![]()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来源|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