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省内开花全球香。一支由7家整车企业、3100家规模以上配套企业组成的汽车“皖”军集体远征,推动安徽汽车产业从单兵作战迈向全产业链协同“出海”的新阶段。
11月8日,《徽商》全媒体记者从2025中国企业国际形象高峰论坛“徽动全球 皖车出海”对接交流活动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安徽全省汽车产量240.4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121.6万辆,出口汽车80.2万辆,均居全国第1位。
其中,安徽车企积极“走出去”的步伐蹄疾步稳。2024年,安徽汽车制造业对外投资3.5亿美元,在制造业细分行业中排名全省第1,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15.3%。今年1-9月,安徽车企对外投资3.1亿美元,已接近去年总额的九成。
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的背后,皖车何以走在全球布局的前沿阵地,展现中国企业出海新形象?在整车出口等传统贸易方式面临国际经贸摩擦挑战、国际竞争加剧的当下,安徽车企如何破解资源对接不畅、沟通协作不足等问题,提高安徽汽车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辆车
上个月,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赴欧洲、北非等地区考察市场时,深切感受到欧洲主机厂和供应链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态度正在发生积极转变。
“过去那种防守甚至抵触的情绪明显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合作意愿。”在他看来,全球汽车市场仍是一片广阔天地,对高性价比、高质量中国“智”造的需求正蓬勃增长。但同时,在国际地缘政治、贸易和技术壁垒持续加剧、中国企业蜂拥“出海”的大背景下,汽车皖军要想走出去,还要走得远,走得稳,就不能只把产品卖出去,更要有能力扎下根,本地化研发、本地化生产、本地化服务、本地化合规。
他表示,要把产品与服务、产业与文化融入当地。一方面,坚持在产品进入市场前,就提前完成针对当地的法规开发、适应性开发、竞争力开发和差异化开发;另一方面,深化本地供应链合作,尊重当地文化,并践行“在哪里、为哪里、成为哪里人”理念,建设海外区域生产中心,灵活开展合资、贴牌等国际合作。
每25秒就有一辆奇瑞驶向海外、连续22年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的奇瑞,正是以这种深度本地化的打法,成功从产品输出转型到生态落地的出口车企。
中国汽车高质量“出海”掀起的浪涛势大力沉,弄潮者唯有以更创新的思维和更开放的姿态,方能驾驭风浪,直至彼岸。
近年来,大胆尝试跨界融合的江淮汽车成为汽车皖军中敢为人先的生动注脚。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介绍,面对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与出口的机遇,目前该公司联合全球超200余家顶级供应链构建“同盟”,其中落户安徽的有93家,强力牵引智能网联、精密制造等上下游企业集群实现高端化发展;同时在全球建立19家海外工厂和8家海外子公司,从产品出口到技术与资本输出的升级实现了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全球化布局。
一条链
“安徽省在电池、电控、智能网联等领域的集权优势与省级产业链伙伴的紧密协同,为安徽整车企业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坚强的实力保障。”在李明看来,协同作战、打造产业链“出海”生态是安徽车企融入全球汽车产业分工和合作的主要路径。
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永海介绍,10月30日,该公司宣布其位于斯洛伐克苏拉尼市的电池超级工厂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这一占地65公顷的项目是斯洛伐克历史上第一个超级电池工厂,一期规划产能为20GWh,工厂计划2026年试生产,2027年正式生产。
国轩高科欧洲电池基地的布局,是这一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产品、资本、人才齐步“走出去”的战略体现,“安徽汽车产业正在通过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让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在技术、标准、产能规划上同频共振,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链输出的升级。”
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褚兵对此表示赞同,“皖车‘出海’,是全产业链的集体出征,既离不开核心零部件的可靠支持,更离不开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他介绍,目前巡鹰新能源正积极抓住“出海”机遇,在全国构建起六大生产基地、超100家回收网点的全球布局,形成年产50GWh电池集成与20万吨电池回收处理能力,打通了新能源产业链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开放、创新的产业链生态,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作为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的同行者,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一路走来,也积累了丰富的“出海”经验,在全球4大洲15个国家拥有超过60个基地。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臧纯高介绍,在安徽,该公司已经有11个生产基地,第12个生产基地也正在投产,无论配套距离还是产业深度都与安徽汽车产业链有着高度协同。“安徽的汽车产业链条完整、人才储备丰富,政府相关政策支持到位,具有规模优势和人才优势。”
一平台
眼下,安徽在海外4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200多家汽车产供链企业,以奇瑞、江淮为代表的安徽车企,在东南亚、中亚、中东、拉美数十个国家投资设厂,初步建立了国际化的生产和营销体系。
安徽车企合理有序抱团“出海”的背后,一个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正默默托举。
该联盟秘书长邵刚介绍,联盟由94家发起单位组成,奇瑞汽车、中铁四局为主发起单位,海螺集团、铜陵有色等企业、院校和商协会为共同发起单位。
自2024年12月20日成立以来,联盟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市场、重点园区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服务企业拓市场、优布局、防风险,得到了企业积极响应,取得了阶段性效果,并下设汽车专业委员会,着力提高安徽车企“走出去”的组织度和应对风险能力。
未来,安徽全省还将依托重点项目建设若干个安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为汽车产供链企业合理有序跨境布局打造“根据地”和“避风港”,延伸安徽车企海外价值链。
出品 | 《徽商》全媒体
文 | 邵梦
图|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 | 吕品田
责任校对 | 张涛
一审 | 马园园
二审 | 梁爽
三审 | 鲍小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