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西伯利亚有多可怕?零下73度,千斤存粮百罐腌菜,砍柴一个月才行

0
分享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2023年1月,西伯利亚温度计显示零下73度。

汽车发动机冻成铁块,呼出的气在空中结成冰晶,水管十几分钟内彻底冻死,500多名居民照常生活。



极寒之地的生存挑战——零下70度的物理考验

奥伊米亚康的冬天,物质形态会发生改变

2023年1月11日到12日夜间,这个位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小村庄气温降至零下60度。



当地居民用自家温度计测得零下73度的读数,尽管这个数据因观测条件不够严谨未被国际气象组织认定,零下67.8度的官方记录已足够说明问题。

金属在这种温度下会变脆。

汽车启动前必须用喷火枪对着发动机加热,即便如此也容易出故障。外国品牌的车辆基本无法启动,只有俄罗斯产的乌拉尔越野车和乌里扬诺夫斯克吉普车才能勉强发动。

村民外出主要靠驯鹿拉的雪橇,这种古老的交通方式反而成了最可靠的选择。

房屋建筑必须遵循特殊的工程学原理,所有房屋都建在深埋地下的木桩上,与地面保持至少1米距离。



直接建在冻土上会导致灾难:室内热气会融化地基,房屋会在某个寒夜突然倒塌。墙体厚度是普通房屋的四倍,门窗有四到五层,每一层都在阻挡寒气入侵。

水管铺设更考验技术。

埋在地下的水管会被冻裂,管内停止流动的水在十几分钟内就会结成冰块,解冻几乎不可能。

工程师们把水管铺在地面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加热站,让水在管道中始终保持流动状态。这套系统一旦断电,整个村庄的供水就会瘫痪。

2021年的温度记录显示了更极端的数据。



萨哈共和国最低气温零下62.4度,距离一千公里外的维尔霍扬斯克最高气温却飙升至48度。年温差超过100度,这种极端的温度波动在地球上其他地区几乎找不到。

极寒改变的不只是物质,还有时间感。冬季从10月持续到次年4月,占据全年一半以上。夏季短暂凉爽,7月平均气温只有14度。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年中有七个月在与严寒对抗



入冬前的生存准备——一个月的物资动员

9月中旬,俄罗斯政府开始发布通知。

短信、邮件、广播扩音器,所有能用的通信手段都在传递同一个信息:准备过冬物资。



这不是普通的提醒,关系到能否活过接下来的七个月。地方工作人员会反复通知,确保每个居民都清楚时间表。

西伯利亚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储备500公斤食物,一个四口之家需要准备2000公斤。

面粉、土豆、麦片堆满地窖和储藏室,腌菜罐子一排排码放整齐。这些不算柴火和饮用水,那是另外的庞大工程。

腌菜制作是技术活。

新鲜蔬菜在极低温下无法保存,居民们在入冬前集中腌制各种蔬菜,装进玻璃罐头密封。

这些腌菜在零下50度的环境中不会冻坏,成为冬季唯一的维生素来源。一个家庭通常要准备上百罐,分门别类存放。



砍柴要干一个月

男性劳动力全部出动,在森林里选择合适的树木砍伐。树木倒下后要劈成适合燃烧的大小,再运回村庄堆成小山。

这些木柴不仅用于日常取暖,还要应对停电时的紧急情况。壁炉24小时不能熄火,一旦熄灭,室内温度会在几小时内降到零度以下。

取水方式更复杂。



河面结冰前,村里的专用抽水车不停转运河水。居民接到水后不是直接储存,而是倒在院子里冻成大冰块,一块块垒起来像建房子。等到河面冻透,冰层厚度能承受抽水车重量之前,这些冰块就是全部饮用水来源。

为什么不直接从河里取冰?

水管会在十几分钟内冻结,做好防冻措施也没用。流动的水一旦停止,冰冻速度快得惊人。提前储备冰块是唯一可行的办法,这需要精确计算用水量,储备不足意味着冬季中期要冒险凿冰取水。

物资准备完成后,居民们还要检修房屋。



屋顶的积雪承重能力、墙体的保温效果、窗户的密封程度,每一项都要仔细检查。暴雪可能压垮屋顶,寒气可能从缝隙渗入。入冬后再修补几乎不可能,所有工作必须在第一场大雪来临前完成。

这场动员涉及的不只是物质准备,还有心理准备,接下来的七个月,外部世界会变得不可及。



冬季的日常运转——停摆与维持的平衡

10月开始,夜间气温就很少在零下40度以上。

到了11月,基本都低于零下50度。白天气温低于零下42度,或者出现7级以上大风,学校会停课,政府部门暂停办公,商店关门。这种"全面暂停"成为冬季的常态。



连续十天不出门的情况很常见。

居民们待在家里,围着壁炉度过漫长的白天和黑夜。减少活动可以降低能量消耗,减少饮水可以避免频繁去户外厕所。这是主动选择的生存策略,不是被动忍受。

厕所问题最考验意志。

房屋内没有排污管道,室内热气会融化冻土地基。所有厕所都建在户外,简陋的尖顶木屋立在雪地里。

上厕所要穿好所有保暖装备,还要带一根小木棍。木棍的用途很实际,冻住的排泄物需要敲碎。

每隔几天要清理一次户外厕所。

野生动物会循着气味找来,狼、熊都可能出现。清理工作必须在白天完成,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清理,一个人警戒。这项工作没人愿意做,轮流进行。



天气稍微好转,青壮年会出门打鱼

在冰封的河面上挖个洞,缺氧的河鱼会自动聚集过来。这种捕鱼方式效率极高,鱼从水里捞出来几秒钟就冻成冰棍。打到的鱼不需要额外保存,堆在户外就是天然冷库。

矿场和所有露天作业全部停工。

机械设备会冻坏,人在户外工作超过15分钟就有冻伤风险。一些有条件的居民会飞到索契等温暖城市过冬,来年4月再回来。留下的人要维持村庄的基本运转,发电站、加热站、应急救援队。

汽车在野外抛锚基本等于报废



引擎一旦熄火,重新启动几乎不可能。村民外出时会带着暖水袋、毛毯、小型取暖设备,一旦遇到故障,这些东西能维持几个小时。救援队用驯鹿拉雪橇出动,速度比汽车慢,更可靠。

公共交通有特殊安排。

公交车站配备暖气候车厅,有些车站还有温度显示器和取暖器,车内装了加热地板和强效暖气,保证乘客不会冻伤。司机每次发车前要用喷火枪预热发动机,整个过程需要半小时。

冬季的生活节奏完全不同。



不是"克服困难坚持生活",而是接受停摆、调整节奏、等待春天。某些活动彻底停止,某些活动转入极简模式,这是人类对极端环境的主动适应



极寒中的生活系统——饮食与取暖的技术方案

食物结构完全依赖动物。

居民主要以驯鹿饲养、狩猎和捕鱼为生。驯鹿提供肉、奶、皮毛,鱼类补充蛋白质,野生浆果是少有的植物性食物。动物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成为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生冻鱼片是最有名的菜肴。

白鲑鱼、鲟鱼、秋白鲑,这些西伯利亚特产鱼类对水质要求极高。鱼必须活着冻成冻鱼,保持顺直状态,否则无法切片

制作方式简单,去皮、去内脏,用刀削成薄片,蘸盐水直接吃。冰冻锁住了鱼肉中的营养,口感清脆。



服饰是精密的热量管理系统。

皮毛大衣用熊皮或驯鹿皮制作,长度到脚踝以上,加厚的皮毛覆盖全身。

帽子有三层,外层是隔离风雪的毛皮,中间是动物毛发,最里面是柔软的细绒毛。驯鹿皮靴里垫着厚厚的毛,能抵御零下65度

多层结构形成热力学屏障。

空气被固定在毛发之间,形成天然保温层。手套、围巾、靴子,每一件都在阻止热量流失。这套装备重达十几公斤,活动不便,保暖效果极佳。

奥伊米亚康曾因长寿闻名。



102岁的通古斯人安德烈·达尼洛夫一直以驯鹿为生,他的父母分别活到117岁和108岁。纯净的空气、无污染的食物、高强度的体力活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医疗条件差,能活下来的都是身体素质极强的人。

现代技术改变了部分生活条件。

发电站保证供暖,卫星电话维持通信,直升机运送紧急物资。传统生存技术和现代设施结合,形成了新的生活模式。年轻人开始外出求学工作,村庄人口持续减少。

极寒塑造的不只是生活方式,还有价值观念。浪费食物被视为严重过错,互助成为必须遵守的规则。每个人都清楚,在这里,没有人能独自生存



参考资料: 零下73℃!西伯利亚打破北半球历史最低气温纪录·人民日报·2023年1月15日 西伯利亚过冬有多可怕?居民屯粮千斤腌菜百罐,还得砍柴一个月·网易新闻·2024年12月21日 奥伊米亚康·百度百科 奥伊米亚康·维基百科·2025年9月1日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反向错峰失败!浙江秋假大军席卷全国,火车上全是写作业的娃,淡季出行堵成春运

反向错峰失败!浙江秋假大军席卷全国,火车上全是写作业的娃,淡季出行堵成春运

绍兴E网
2025-11-12 16:28:45
许金花,死刑!

许金花,死刑!

鲁中晨报
2025-11-12 06:59:01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副院长与门诊副主任不雅照,背后的警示?

小小一米月儿
2025-11-08 08:57:20
离婚证背面有囍字?民政部门:属实,是防伪标志

离婚证背面有囍字?民政部门:属实,是防伪标志

极目新闻
2025-11-12 18:22:24
内马尔被换下后情绪失控,队友直言:他非但没帮上忙,反制造麻烦

内马尔被换下后情绪失控,队友直言:他非但没帮上忙,反制造麻烦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3 00:15:27
狂赢54分!山东轻取2连胜,张博源22+4,王证15+4,王刚全力冲金

狂赢54分!山东轻取2连胜,张博源22+4,王证15+4,王刚全力冲金

萌兰聊个球
2025-11-12 21:51:56
还要脸吗?当红国脚解围踢空气,中国队又输越南,邵佳一失望而归

还要脸吗?当红国脚解围踢空气,中国队又输越南,邵佳一失望而归

国足风云
2025-11-12 21:33:27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战争正式打响!大陆终于对台“下狠手”了!外媒:台积电插翅难逃

近史博览
2025-11-11 14:20:26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全球都在看中国将如何救援航天员!俄罗斯和美国9个月,中国多久?

泠泠说史
2025-11-11 18:10:39
广东20岁瘫痪小伙绑氢气球将自己升入百米高空,降落时剪断绳子,残联回应

广东20岁瘫痪小伙绑氢气球将自己升入百米高空,降落时剪断绳子,残联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12 15:14:22
儿童电话手表成中小学生“社交硬通货”!催生出代养号、刷赞、账号租赁等灰色产业链

儿童电话手表成中小学生“社交硬通货”!催生出代养号、刷赞、账号租赁等灰色产业链

封面新闻
2025-11-12 22:27:05
国米主帅的用人艺术!激活两名“新援”,揭示泰西上位失败原因!

国米主帅的用人艺术!激活两名“新援”,揭示泰西上位失败原因!

肥强侃球
2025-11-12 22:34:16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专栏丨破“经济脱碳”困局 中国方案有启示

专栏丨破“经济脱碳”困局 中国方案有启示

新华社
2025-11-12 17:54:04
两条新闻,全翻车了...

两条新闻,全翻车了...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11 16:28:47
河南省纪委监委:文海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河南省纪委监委:文海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鲁中晨报
2025-11-11 18:31:02
怕丢2000亿市场?茅台入局光瓶酒,成为中产茅粉的口粮新宠

怕丢2000亿市场?茅台入局光瓶酒,成为中产茅粉的口粮新宠

影像渭南
2025-11-12 17:54:08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打?奉陪到底,联合国爆发激战,中方开始算账,第一个收拾美国

来科点谱
2025-11-12 08:56:47
女性“高潮”的秘密:别再假装了,教你的伴侣如何带你到达巅峰

女性“高潮”的秘密:别再假装了,教你的伴侣如何带你到达巅峰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1-12 00:05:03
广东男篮三枚金牌到手,14中1,吴前也是东道主夺冠功臣

广东男篮三枚金牌到手,14中1,吴前也是东道主夺冠功臣

姜大叔侃球
2025-11-12 21:36:31
2025-11-13 05:35:00
奇思妙想生活家
奇思妙想生活家
探索生活的奇思妙想,分享独特见解和实用小窍门,让你的日常生活更有趣、更有品位!
421文章数 25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数码
房产
游戏

教育要闻

2025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区(校)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女人年纪大了也不必慌,掌握这3个穿衣技巧,优雅体面极了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分析称《GTA6》延期或致PS6等主机推迟:拖到2028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