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晨报)
转自:南京晨报
立冬,作为冬季的首个节气,标志着严寒时节的正式开启。随着气温较秋季显著下降,寒气渐盛,人体阳气开始潜藏内敛,新陈代谢随之放缓,此时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关节炎等慢性疾病易出现复发或加重趋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张荣春副主任医师提醒,做好立冬后的养生与防病,关键在于顺应“冬藏”的自然规律,兼顾护阳、调神与防疾,为来年健康筑牢根基。
顾护阳气,筑牢健康根基。冬天寒冷易伤人体阳气,特别是阳虚体质人群会出现形寒怕冷、腰膝酸软、夜尿频等症状。此时在饮食尚可适量服用温补的食物如羊肉、韭菜、虾等,以补充阳气;为了温暖阳气,保护人体的基本代谢,应多晒太阳,多饮温热水或红茶;防寒保暖,顾护阳气,特别要注意头颈部、背部、足部防护。
在冬季,为了不干扰阳气潜藏的生理状态,要保持心态乐观,做到情绪含蓄,避免喜怒无度,防止因寒冷气候刺激导致的情感失调。
此时的防病重点主要在以下几种:
心血管疾病:冬季寒冷,外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血压升高,冠心病、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着凉感冒,减轻血管负担。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利于心肌代谢,调节血脂,尤其要低盐饮食,防止高血压进展。
呼吸道疾病:冬季气候寒冷,空气干燥,细菌、病毒活跃,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诱发咳喘反复发作。慢性肺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外出时戴好口罩,避免接触烟雾、粉尘及有害气体,尽量避免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体育锻炼能增强免疫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太极拳、八段锦是适宜的保健方法。
骨关节病:这类患者正气不足,对气候寒冷多风、阴雨潮湿敏感,风寒湿病邪侵袭,痹阻关节气血,出现多关节肿胀疼痛症状加重。此类患者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添衣物,外出戴手套、穿保暖鞋,每晚可用热水或加艾叶红花泡足或泡手,祛除寒邪、温通经络。
通讯员 程倩敏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钱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