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朋友圈子越来越安静了?不是没人说话,而是结婚的少了,生娃的更少。前几天看到《2025一线城市青年婚育观全景报告》里的数据,心里咯噔一下:83.2%的年轻人还是单身,觉得“结婚非结不可”的只有41.4%,近六成压根说不清要不要孩子,就一句“没动力”。这哪是不想啊,分明是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太久,连憧憬都提不起劲。
![]()
我有个发小,谈了三年恋爱,去年差点修成正果。可一说到婚房首付和彩礼,两边家庭僵住了。他月入八千,房租两千五,吃饭交通加杂费,月底基本清零。结婚?等于让他爸妈掏空一辈子积蓄付个首付,自己往后三十年背着房贷过日子。“我不是不爱她,”他说,“可想想以后每天睁眼就是五千块要还,连喘口气都觉得亏钱,这种婚姻太累。”
其实现在很多人早就看明白了,结婚不是终点,也不是必须打卡的人生任务。49.7%的人觉得顺其自然最好,8.9%直接说“单身也挺好”。自己挣钱自己花,下班看看剧、约朋友吃顿火锅,不用应付婆媳关系,不用为谁洗碗吵架,自由自在。为什么要为了一个“应该”把自己塞进一场可能不幸福的婚姻里?
更让人迈不开腿的是生孩子这件事。一线城市养一个孩子到18岁,平均要花126万,等于每个月多出5800块固定支出。这还不算学区房、补习班、兴趣课这些无底洞。78.5%的年轻人坦言,不想要孩子,首要原因就是“穷”。穷到不敢赌,穷到连想象未来都心疼。
通勤十小时、加班到晚上十点,回家只想瘫着。要是生了孩子,老人帮不上忙就得请保姆,请了保姆又是几千块飞走。妈妈辞职带娃?家庭收入直接腰斩。很多女性也清楚,65.3%的受访女性表示不想因生育中断事业;59.8%的男性坚持得先经济独立再考虑婚育。他们不是逃避责任,恰恰是因为太明白责任有多重——对孩子负责,就不能随便把他带到这个世界。
还有那个扎心的现实:工作都不一定保得住。35岁危机、裁员潮,谁也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领薪水。在这种环境下谈结婚生子,简直像在暴风雨里搭帐篷。民政局10月发布的《婚育友好型社会建设指导意见》提了一句“降低婚育成本”,听着像是终于有人听见了年轻人的沉默呐喊。
你会怎么选?要是没有房贷、没有996、不怕被职场淘汰,你还会害怕走进婚姻、迎接新生命吗?评论区聊聊吧,我想听听真实的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