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大模型的训练需要消耗一座中型城市的日用电量,当地面数据中心的冷却成本突破天际,人类终于将目光投向了浩瀚太空——这个零碳排放、无限太阳能的“天然算力宝库”,正成为全球AI算力竞争的新战场。从中国“星算计划”的12颗计算卫星组网,到美国“星际之门”的千亿投资,一场关乎未来科技霸权的太空算力竞赛,已悄然拉开序幕。
![]()
地面算力触顶,太空成唯一破局之路
AI的爆发式增长,正在遭遇地面算力的“物理瓶颈”。根据IDC报告,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同比暴涨74.1%,2025年将突破1000EFLOPS,但与之相伴的是严峻的现实困境:地面数据中心不仅要消耗海量电力(训练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需电费超千万元),还面临冷却成本高企、环保限制严格等问题。更关键的是,传统卫星“天感地算”模式效率极低——遥感卫星拍摄的100%原始数据中,90%以上都是冗余信息,受限于地面带宽,真正能传回处理的不足十分之一,且存在数小时甚至数天的延迟 。
太空的天然优势恰好破解这些痛点:全天无间断的太阳能供电无需依赖电网,超低温环境能省却巨额冷却费用,而“天算天用”的模式让卫星实现“在轨思考”——数据采集后直接在太空完成清洗、分析,仅回传核心结果,传输效率提升几十倍。正如行业专家所言:“当地面算力陷入‘电力不够、冷却不起’的死局,太空就是AI算力的下一个蓝海。”
![]()
中国率先破局:2800颗卫星搭建“太空算力网”
2025年5月1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二号丁火箭托举12颗计算卫星升空,标志着中国“星算计划”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也让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常态化太空算力商业服务的国家 。这12颗卫星组成的“三体计算星座”,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12星互联后总算力达5POPS,相当于把一座大型数据中心直接搬入近地轨道 。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套系统已实现实战落地。在智慧交通领域,卫星可快速拍摄偏远路段、跨江桥梁等地面监测“真空带”影像,在轨调用AI算法分析,几分钟内就能生成精准路网信息,为交通调度提供实时决策依据;在应急救灾场景中,灾后第一时间即可生成灾情地图,规划最优救援路线 。按照规划,“星算计划”将最终部署2800颗计算卫星,构建覆盖全球的天基算力网络,总算力未来将达到1000POPS,彻底打破地面算力桎梏 。
![]()
中美千亿对决:两条路径争夺未来霸权
中国的抢先布局,引发了全球巨头的跟进。2025年初,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启动总投资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计划,联合OpenAI、甲骨文等企业,在地面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试图通过资本密集型模式固守算力优势 。而美国Starcloud公司更进一步,直接将搭载英伟达H100芯片的卫星送入轨道,打造全球首颗太空数据中心,谷歌也紧随其后推出“太阳捕手计划”,计划发射搭载TPU的卫星开展太空机器学习。
这场竞赛呈现出鲜明的路径差异:中国走“天地一体化”路线,通过分布式卫星星座实现算力去中心化,主打低成本、广覆盖、高时效;美国则兼顾地面集中算力与太空单点突破,依赖资本和芯片优势抢占技术高点。但无论路径如何,核心目标高度一致——掌控未来AI的算力命脉。银河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太空算力市场规模已接近100亿美元,未来十年年均增速将超20%,这片蓝海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 。
![]()
太空算力改变的不只是AI,还有我们的生活
太空算力绝非遥不可及的“黑科技”,而是正在渗透日常的“新基建”。除了智慧交通和应急救灾,它还能为城市规划提供动态人口流动监测数据,为低空经济提供三维数字孪生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遥感分析,甚至能让跨境通信、全球物流调度实现“实时响应” 。
对于普通人而言,未来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暴雨导致地面交通监测失灵时,太空卫星已实时分析出拥堵路段并推送导航;偏远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时,救援队伍通过太空算力生成的灾情地图快速定位受困者;跨境网购的包裹,由太空算力优化的物流航线实现次日达。这些场景的背后,正是太空算力对AI应用边界的持续拓展。
当然,太空算力的发展仍面临挑战:星间激光通信需要在每秒7公里高速运动中实现千米级精准锁定,太空环境下的算力稳定性需突破单粒子翻转等技术难题,全球卫星轨道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向太空要算力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从《2001太空漫游》中AI与星际探索的科幻想象,到如今“星算星座”与“星际之门”的现实对决,太空与AI的结合正在书写新的科技史诗。这场太空算力竞赛,不仅关乎企业的技术领先,更关乎国家的科技话语权。中国凭借“星算计划”的先发优势,已在新赛道上占据有利位置,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太空终将成为支撑AI持续进化的“终极算力底座”,让更多科幻场景走进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