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林业大学里,来自孟加拉国的山祖最近又在图书馆泡了整下午。这个计算机系研二的留学生,手机相册里存着昆明的蓝花楹、翠湖的红嘴鸥,还有食堂新出的小锅米线照片。“我来中国三年,中文从‘你好’说到能跟菜市场大妈砍价。”他挠着头笑,“老师上课不光讲代码,还会聊中国互联网怎么从淘宝走到现在的直播带货,这跟我在孟加拉国课本上学的不太一样。”
山祖不是个例。在昆明、北京、上海的高校里,越来越多孟加拉国学生抱着“学完不想走”的心思。另一位在昆明读工程的谢民说得直白:“我老家在达卡,路上跑的车十年没大变样,可我导师带我去深圳看了新能源汽车厂,流水线全是机器人,那才叫‘未来’。”他手机里存着深圳前海的航拍视频,灯光璀璨的写字楼让他直咂嘴,“中国这发展速度,孟加拉国得追好些年。”
![]()
为啥偏爱中国?山祖掰着手指头数:学费比欧美便宜一半,奖学金覆盖生活费,最关键的是“能学到真本事”。他实验室的中国同学带着他做过智慧城市项目,从摄像头布点到数据处理,全是产业一线的东西。“我在孟加拉国大学,老师还在用十年前的案例,到了中国才发现,原来5G、人工智能早就在改变普通人生活了。”
有人要问了:这么多留学生来,国内学生机会会不会被抢?这话得两说。就说山祖所在的计算机系,实验室招助理时确实优先考虑英语好的,但谢民也见过中国同学凭着扎实的数学功底,把孟加拉国学生“卷”得直挠头。竞争是有的,但更多是互相学——山祖教同学孟加拉语日常用语,中国室友带他打游戏时顺道讲透算法逻辑。
![]()
不过国内家长的担心也能理解。老家表弟去年考研失利,听说留学生“容易留中国”,急得直问:“是不是咱孩子拼不过?”其实政策明明白白:留学生想留华工作,得过汉语关、专业考核,还得有单位聘。山祖说,他身边想留的,都在拼命考CPA、软考,“光会说‘你好’可不够,得真能给中国公司干活。”
说句实在的,这些留学生挤破头要留,本质是看好中国的机会。就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外国人来中国学做生意,现在轮到他们了。但换个角度想,他们带来的也不只是“竞争”——山祖在短视频平台开账号,教孟加拉国人学中文,评论区全是“想去中国工作”的留言;谢民帮学校牵线,促成了昆明和达卡的工程类院校合作,两边的学生线上做项目,比以前方便多了。
![]()
最后说回“学成回国建设”的话题。不是每个留学生都得当“孟加拉国的建设者”,就像中国学生也有留在国外发展的。但山祖说了句实在话:“要是孟加拉国能像中国这样,有那么多就业机会、那么好的创业环境,我们何苦跑这么远?”这话听着扎心,倒也是句提醒——国家发展好了,自然能留住人。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资料参考:西南林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官网留学生培养介绍、国家统计局《中国与南亚国家经贸合作概况》、昆明理工大学南亚研究中心相关调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