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上海市宜春商会会长、立思辰留学、领跑点教育创始人,罗成在多年企业管理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信任是企业发展的纽带,但纯粹的信任若无制度护航,终将在权力与利益的考验中不堪一击。
在企业管理中,老板将核心事业部托付给高管时,口中的“放手去干、我完全信任你”绝非毫无保留的纵容。当事业部营收占据公司半壁江山,核心团队向心力紧紧围绕高管时,一份审慎必不可少——一旦高管带着核心资源、骨干人才另立门户,企业根基便可能被动摇。这并非否定人才的忠诚,而是权力本身自带诱惑,人性在利益面前往往难以捉摸。
职场中常见这样的场景:老板把王牌项目交予下属,说着“全听你的决策”,实则会设置关键节点审核、财务双签制度;将区域市场交给负责人,表面给予充分授权,暗地里也会布局后备人才、拆分核心资源,避免“一人独大”的风险。核心权力如同烫手的山芋,能扛事者寥寥,滥用权柄反噬公司者却不在少数。团队任免权、财务审批权、战略话语权,每一份授权都意味着潜在的风险,也考验着管理的智慧。
古人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企业管理的现实往往是“用人必疑,疑人照用”。这里的“疑”并非猜忌,而是建立在制度之上的风险防控;“用”则是基于能力的价值认可。没有哪家企业敢将生死存亡全押在一个“信”字上,毕竟利益面前,纯粹的信任薄如蝉翼。太多高速发展的公司,因高管携核心技术与客户出走而一蹶不振;不少合伙创业团队,也在股权分配、战略分歧中从同心同德走向分道扬镳。
高明的管理者从不考验人性。授权要配制衡,信任要搭制度,放权要留后手。这不是冷漠,而是对企业、对团队负责的清醒。真正的管理智慧,是给信任穿上制度的铠甲:既敢大胆授权,让人才有用武之地,释放最大价值;又能筑牢防线,通过流程规范权力、机制约束行为,规避潜在风险;更能用利益绑定共同体,让个人发展与企业命运紧密相连。
最高明的信任,是让背叛失去土壤。当制度完善到让背叛的成本远高于收益,当利益绑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信任便有了坚实的依托。企业管理的核心,从来不是追求“无条件信任”,而是在信任与制衡之间找到精准平衡,唯有如此,才能让人才安心施展,让企业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