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茶饮品牌正加速海外扩张,以本地化创新、供应链升级和文化融合为核心,开启出海 3.0 时代。
喜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纷纷突破地域限制,通过贴合当地需求的产品研发、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和沉浸式的文化传播,在全球市场掀起 “中国茶味” 热潮。
![]()
在产品层面,新茶饮品牌摒弃简单复制国内菜单的模式,化身“地域盲盒机” 深耕本地化创新。
喜茶针对欧美市场推出融合蓝色螺旋藻、抹茶与椰子水的 “抹云椰蓝”,凭借健康属性与视觉冲击力,累计售出超 70 万杯,TikTok 相关话题播放量破 5 亿次;蜜雪冰城在马来西亚推出肉骨茶风味饮品,在越南调整甜度并融入香茅、凤梨等食材;霸王茶姬将菲律宾紫薯、印尼香兰叶融入茶底,其 “榴莲生椰铁观音” 成为当地爆款。
明星效应更助推产品爆单,BLACKPINK 成员 Lisa 的日常照让喜茶 “三倍厚抹” 在 48 小时内全球售罄,印证了 “社交货币” 的强大变现能力。
供应链建设是出海的核心支撑。
面对不同地区的食材标准、法规要求和物流挑战,品牌通过数字化工具缩短研发周期,将新品上市时间减半。
![]()
喜茶在海外设立多个仓储中心,保障核心原料统一供应;霸王茶姬凭借自动化制茶设备实现 8 秒出杯,确保全球 6000 余家门店品质一致;古茗、奈雪的茶等品牌建立标准化研发流程,全年保持 “每周上新” 节奏,2024 年分别上新 100 款、70 款新品。
同时,品牌主动适配当地合规要求,应对欧盟 480 项农残检测、东南亚塑料包装禁令等挑战,为全球化扩张筑牢基础。
文化融合成为出海的加分项。喜茶伦敦门店融合水墨元素打造禅意空间,纽约门店以唐诗为灵感构建“城市绿洲”;蜜雪冰城的雪王 IP 通过动画出海、泰国巡街等形式,成为东南亚消费者喜爱的文化符号;茶百道将 “茉莉鲜奶茶” 命名为 “Mori Latte”,贴合韩国发音习惯并成为品类代表。
品牌通过门店设计、IP 运营、跨界合作等方式,将中国茶文化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文化输出的升级。
全球市场呈现差异化机会:东南亚凭借庞大华侨基础和年轻人口成为红海市场,比拼高性价比与本地化渗透;日韩市场聚焦健康升级与茶文化教育;欧美则是中高端蓝海,需以差异化和个性体验破局。
![]()
新茶饮品牌针对不同区域定制策略,推动全球现制饮品市场规模向 2028 年的 11039 亿美元迈进,更重塑着海外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让奶茶成为咖啡之外的热门选择。
兼听则明
新茶饮出海: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的新范式
中国新茶饮的海外远征,早已超越单纯的商业扩张,成为观察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能力的重要窗口。
这场浪潮不仅改写了全球现制饮品市场的竞争格局,更构建了“产品为媒、文化为魂、效率为基” 的全球化新范式,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茶饮出海的核心突破,在于打破了“国内成功经验复制海外” 的惯性思维,建立了以本地化需求为核心的创新体系。
不同于早期出海品牌 “把中国产品卖出去” 的单向输出,如今的新茶饮品牌更注重 “在当地创造价值”。
![]()
它们深入调研目标市场的口味偏好、消费能力、文化禁忌,将当地特色食材与中式茶饮工艺相结合,既保留茶底的东方基因,又赋予产品符合本地审美的味觉与视觉体验。
这种 “在地化创新” 不仅解决了文化差异带来的市场壁垒,更让产品成为跨文化沟通的载体 —— 当印尼消费者品尝榴莲生椰铁观音,当欧美年轻人打卡蓝色螺旋藻茶饮,他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杯饮品的风味,更是一种融合了东方智慧与本地特色的生活方式。
这种 “共鸣式创新”,远比单纯的广告营销更能赢得消费者的长期认可,也为其他消费品牌出海提供了重要启示:全球化的本质不是同质化,而是在尊重差异基础上的价值共创。
供应链的全球化适配能力,是新茶饮出海站稳脚跟的关键支撑。
新茶饮作为“即时消费” 品类,对原料新鲜度、品质稳定性、配送效率有着极高要求,而海外市场的食材标准、物流条件、法规政策差异,构成了比国内市场更复杂的供应链挑战。
中国新茶饮品牌的应对之道,在于将国内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进行全球化升级: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研发流程,将新品开发周期缩短一半;建立区域仓储中心,实现核心原料统一供应与本地食材灵活采购的结合;推行生产标准化,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操作,确保 “千店亿杯,口味如一”。
这种 “标准化 + 本地化” 的供应链模式,既发挥了中国制造业在规模化、效率化上的优势,又适应了海外市场的合规要求与成本结构,成功破解了 “全球扩张与品质稳定” 的矛盾。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的全球化布局反过来推动了品牌的技术迭代,比如为应对海外健康趋势而研发的超级食物配料、为适配不同电压与操作习惯而升级的制茶设备,这些创新又反哺国内市场,形成 “全球研发、双向赋能” 的良性循环。
文化输出的“润物细无声”,是新茶饮出海的隐性竞争力。
不同于传统文化输出的宏大叙事,新茶饮以更轻量化、更具体验感的方式,让中国文化走进海外消费者的日常生活。
品牌没有刻意强调 “中国风” 的标签,而是将茶文化的内核融入门店设计、产品命名、IP 运营等细节中:喜茶伦敦门店的水墨意境、茶百道 “Mori Latte” 的读音巧思、蜜雪冰城雪王 IP 的跨文化传播,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东方美学与生活哲学。
这种 “嵌入式文化传播” 更具穿透力,因为它不带有说教感,而是让消费者在品尝饮品、打卡门店、收藏周边的过程中,主动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雪王 IP 在东南亚的火爆就是典型案例,这个诞生于中国的卡通形象,凭借 “雪” 的美好寓意和可爱造型,征服了从未见过雪的东南亚消费者,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品牌符号。
这种文化传播的成功,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不在于刻意宣扬,而在于找到与世界消费者共鸣的情感触点,用生活化、场景化的方式实现价值传递。
新茶饮出海更重塑了全球市场对中国消费品牌的认知。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 以性价比优势著称,但在全球消费市场的高端领域,中国品牌的话语权相对较弱。
新茶饮的海外扩张,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喜茶在比佛利山庄、纽约时代广场开设高端门店,与全球潮流品牌跨界合作;霸王茶姬以中高端定位切入欧美市场,用 “伯牙绝弦” 等产品传递东方茶饮的雅致;奈雪的茶在泰国推出限定款大红袍奶茶,彰显中式茶底的高端品质。
这些品牌凭借产品创新、美学设计、文化内涵,在海外中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让 “中国品牌” 与 “品质、潮流、文化” 建立强关联。
这种认知升级的意义深远,它不仅为新茶饮品牌赢得了更高的品牌溢价,更为后续中国美妆、服饰、家居等消费品牌出海铺平了道路,让全球市场重新审视中国品牌的创新能力与文化价值。
当然,新茶饮出海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
东南亚市场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欧美市场的品牌认知仍需时间培育,不同地区的合规要求不断升级,这些都是品牌需要持续应对的挑战。
未来,新茶饮品牌的全球化竞争,将从产品创新、供应链适配的“硬实力” 比拼,延伸到品牌文化、用户运营的 “软实力” 较量。
如何在保持本地化创新的同时,坚守品牌的核心价值?
如何在规模化扩张中,维持用户的情感连接?
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波动带来的消费需求变化?
这些问题,考验着品牌的战略定力与应变能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茶饮已经为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树立了成功典范。
它证明了中国品牌不仅能在国内市场做出爆款,更能在全球市场创造价值;不仅能凭借性价比取胜,更能以创新力和文化力赢得尊重。
随着更多新茶饮品牌走向海外,这场始于一杯奶茶的远征,终将汇聚成中国消费品牌全球化的浩荡洪流,让东方味道与东方美学,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
而这种“以用户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以效率为支撑” 的全球化模式,也将成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通用语言,推动更多中国产品从 “被全球接受” 到 “被全球喜爱”,从 “中国制造” 到 “中国创造” 的跨越。
多听一种声音,关注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