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专门请假回来,在手机上跟法官聊几句,确认一些条款,事儿就办好了,太省心了!”近日,身处外地务工的王女士(化名)通过微信,顺利与丈夫李先生(化名)达成离婚协议。
这起离婚纠纷中,李先生与王女士婚后育有三名子女,因长期分居感情渐淡,李先生向珙县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联系双方,得知王女士常年在外地打工,往返家乡不仅要花不少交通费,还得耽误工作,“请假扣钱不说,来回折腾好几天,实在不方便”,王女士的顾虑让传统线下庭审难以推进。
考虑到王女士的实际困难,承办法官提出“微信单独沟通+线上调解”方案:一边当面与李先生核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想法,另一边通过微信语音、文字消息,逐一和王女士进行沟通——先确认她是否自愿离婚,再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子女抚养的规定,耐心解释“保障孩子稳定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传递李先生“愿意抚养两个孩子,让她抚养一个孩子”的想法。
![]()
起初,王女士对抚养安排有些犹豫,担心孩子生活、照顾等问题。法官通过微信反复梳理细节,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打消了王女士的顾虑: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小的两个女儿由李先生(男方)抚养,最大的女儿由王女士(女方)抚养,基于抚养子女数量和实际情况,互不支付抚养费,直至三个孩子均年满18周岁。
![]()
整个调解过程,王女士全程仅通过微信就完成了意愿确认、条款协商和电子签字。
![]()
![]()
微信(线上)调解,是珙县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缩影。下一步,珙县法院将继续优化线上解纷方式,针对务工、求学等异地当事人,主动提供灵活便捷的调解渠道,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零差旅”也能高效解决纠纷,用司法温度守护每一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编辑来源:珙县人民法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综合编辑:珙县兜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