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20万罗兴亚人赖着不走,孟加拉不堪重负:只有中国能帮助遣返

0
分享至

文 | 锐观经纬

编辑 | 锐观经纬

南亚次大陆的东南角,一场持续数十年的难民危机正让孟加拉国濒临崩溃。

新上任的外交顾问图希德・侯赛因对着媒体直言不讳,孟加拉已经扛不住了,120万罗兴亚难民压得这个本身就不富裕的国家喘不过气。

联合国喊了多年的 “人道主义关怀”,到现在没拿出半点实际行动,难道要看着孟加拉被这场危机拖垮?



这些难民既不被缅甸接纳,也不想离开孟加拉,俨然成了 “无主之人”。

为什么罗兴亚人会落到两边不讨好的境地?孟加拉为何偏偏点名中国帮忙?这场看似无解的困局,真的只有中国能破吗?

故事得从罗兴亚人的身份说起,他们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群体,在缅甸若开邦的土地上,这个族群的形成足足跨越了上千年。



公元 7 世纪,一批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在海上遭遇风暴,侥幸被若开邦的当地人救下,感念救命之恩的商人留了下来,和当地居民通婚繁衍,这成了罗兴亚人最早的雏形。

往后的几百年里,不断有阿拉伯商人顺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这里,慢慢融入当地,让这个群体的规模逐渐扩大。

罗兴亚人一直认定,自己的根就在这里,毕竟若开邦直到 1785 年才正式并入缅甸,按这个时间算,他们在当地生活的历史比缅族人还久,理应被算作土著居民,享受公民待遇。



缅族人的说法里,罗兴亚人就是 “外来者” 的代名词,而且这个身份的争议,早就埋下了历史的伏笔。

1430 年,若开国王遭到缅族王朝攻击,一路逃到孟加拉避难。在孟加拉的支持下,他带着一批穆斯林雇佣军杀回若开复国,大批穆斯林随之涌入,伊斯兰教也开始在若开地区广泛传播。1

785 年,缅甸榜贡王朝攻占若开都城末罗汉,正式将这片土地纳入版图,但穆斯林商人的迁入和宗教传播从没停下脚步。



真正让矛盾彻底激化的,是英国殖民时期的操作,1824 年起,英国通过三次英缅战争彻底征服缅甸,还把它划为印度的一个省。

为了巩固统治,英国人不仅让大量孟加拉贵族到若开邦任职,还因为开垦荒地缺人手,从孟加拉吉大港招来了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劳工。

这波大规模迁入,成了缅族人和罗兴亚人矛盾的导火索,缅族人觉得,1823 年英国入侵之前,所有历史档案里根本没有 “罗兴亚” 这个词,就算有阿拉伯商人的后裔,数量也少得可怜。



现在所谓的罗兴亚人,绝大多数都是英国殖民时期迁过来的孟加拉人,本质上就是 “外来移民”。

更让缅族人无法接受的是,英国人搞起了 “以夷制夷” 的套路,为了镇压缅族的反抗,特意在军队里招募大量穆斯林和其他少数民族,让他们冲在前面对付缅族人。

枪口相向的仇恨一旦种下,就再也难以消解,同时,到若开邦任职的孟加拉贵族,仗着殖民当局的支持,疯狂兼并当地土地,很多土著居民硬生生变成了农奴。



当时缅甸流传着一首民谣,歌词里满是愤怒:“印度人抢走我们的钱财和女人,他们的目的是灭绝我们族人。”

这里的 “印度人”,其实指的就是这些孟加拉贵族和移民,宗教信仰的差异更是让双方的隔阂越来越深。

上世纪 30 年代,涌入若开邦的穆斯林人口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缅甸现代史》记载,到 1931 年,全缅甸的穆斯林已经达到 58 万多人,光若开地区就聚集了 10 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孟加拉迁来的移民。



人口的快速膨胀让资源争夺变得愈发激烈,而二战的爆发,更是把双方的仇恨推向了顶点,日军占领缅甸时,很多缅甸人把日军当成了 “解放者”,选择和日军合作。

而大批罗兴亚人则跟着英军撤到了印度,英国为了重返缅甸,特意武装了两万多名罗兴亚人,组建了一支名叫 “第五纵队” 的武装力量。

这支武装打回若开邦后,把矛头对准了亲日的若开佛教徒,1942 年 3 月,罗兴亚人在冲突中杀害了两万多若开人,作为报复,若开人也杀死了 5000 多罗兴亚人。



这场血腥的互相屠杀,让缅甸人彻底把罗兴亚人当成了和英国人一样的殖民者,这份仇恨至今都没完全消散。

二战结束后,缅甸终于获得独立,但罗兴亚人的处境并没有好转,罗兴亚武装领导知道双方矛盾太深,担心遭到清算,主动提出要加入孟加拉,结果被孟加拉一口拒绝。

后来他们又想在若开邦独立建国,可实力根本打不过缅军,这个想法也彻底落空,一开始,缅甸国父昂山将军为了团结各少数民族对抗英国,曾经承认罗兴亚人为少数民族,甚至在立法机构中给了他们 4 个席位。



1948 年缅甸颁布的《入籍法》也明确规定,独立后非土著居民只要连续在缅甸居住 8 年,就能申请入籍。

这本来是罗兴亚人获得合法身份的最好机会,可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昂山将军不久后被暗杀,缅甸局势彻底变天。

接任的吴努政府慢慢放弃了团结少数民族的政策,《入籍法》也成了一纸空文,根本没有认真推广实施。



当时很多罗兴亚人没读过书,根本没有 “国籍” 这个概念,不知道还要主动去办理入籍手续,就这么错过了最佳时机。

1962 年,奈温将军通过政变上台,对少数民族采取了强硬打压政策,1978 年,为了打击罗兴亚武装,缅军发动了 “龙王行动”,在若开邦进行强行清理。

短短三个多月里,25 万左右的罗兴亚人被迫逃离家园,逃到了邻国孟加拉,可这只是噩梦的开始,1982 年,缅甸出台了新的公民法,直接把罗兴亚人彻底排除在公民之外。



这部法律规定,只有 1823 年前就在缅甸境内居住的土著居民,才算真正的缅甸公民,1823 年正是英国入侵缅甸的前一年,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一条就是专门针对罗兴亚人的。

除此之外,新公民法还加了一堆苛刻的条件:申请入籍必须流利使用缅语或者汉藏语系的少数民族语言,客籍人要在缅甸生活三代才能入籍,而且得提交相关证据。

罗兴亚人既错过了 1948 年的入籍机会,又拿不出户籍登记等证明文件,根本没法证明自己三代都生活在缅甸,从此彻底变成了 “非法移民”,成了没有国家的人。



这种遭遇,其实和不少缅甸华人早年的经历有些相似,一开始没重视国籍问题,后来想办身份证时拿不出证据,子孙后代都受影响。

但华人比罗兴亚人幸运得多,背后有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缅族人不敢随意驱赶,而且华人向来低调务实,不惹是生非,宗教信仰也和缅族没有太大冲突,早就慢慢融入了当地社会。

就算有些没有相关资料的人,花点钱也能把身份证办下来,不至于像罗兴亚人这样走投无路。



从那以后,缅军针对罗兴亚人的军事行动就没断过,最近一次大规模冲突发生在 2016 年到 2017 年昂山素季主政时期。

起因是罗兴亚武装袭击了缅甸和孟加拉的边境哨所,当时还处于强势期的缅军立刻展开了大规模镇压。

事后统计,这场行动造成 24000 多名罗兴亚人死亡,40 万罗兴亚人仓皇逃往孟加拉。



缅军的强硬手段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猛烈批评,不少西方国家纷纷对缅甸实施制裁,但这些制裁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而让罗兴亚人的处境更加艰难。

现在,孟加拉境内的罗兴亚难民已经超过 120 万。让人唏嘘的是,他们的祖先大多是孟加拉人,可孟加拉却坚决不接纳他们。

在孟加拉政府看来,这些人既然已经离开了孟加拉的土地,就成了外国人,再回来就是 “非法入境”。



当然,孟加拉的拒绝也有自己的苦衷,这个国家本身就不富裕,经济以农业为主,国内还有不少老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和土地来安置这么多难民。

这些难民的到来,让当地的粮食供应、医疗资源、教育资源都面临巨大压力,物价上涨、就业竞争加剧,孟加拉本地人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这些武装组织不仅在难民营内部搞暴力活动,欺压普通难民,还经常跨境袭击缅军。



这让缅甸和孟加拉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缅甸多次指责孟加拉 “窝藏恐怖分子”,两国军队在边境地区时常发生对峙,稍微一点摩擦就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冲突。

孟加拉安全部队根本无力控制这些武装组织,照这样发展下去,难民营很可能会变成 “国中之国”。

其实孟加拉一直想把这些罗兴亚人遣返回缅甸,可难民们死活不愿意走,对他们来说,孟加拉虽然穷,但至少没有战乱,不会遭到屠杀,能勉强活下去。



而缅甸这边,无论是军政府还是地方武装,都不愿意接收他们,罗兴亚人成了双方都想甩掉的 “包袱”。

这场难民危机,不仅让孟加拉和缅甸焦头烂额,也间接影响到了中国的利益。

中国西南出海口的末端 —— 皎漂港,就位于若开邦境内。作为 “一带一路” 倡议中的重要节点,皎漂港的稳定运营对中缅经济走廊的建设至关重要,而若开邦的持续动乱,无疑给这条经济走廊蒙上了一层阴影。



2017 年,中国就针对罗兴亚难民危机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分成三步走:先实现止战停火,让若开邦恢复基本秩序。

再推动孟加拉和缅甸坐下来平等沟通,通过谈判协商解决难民遣返问题;最后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若开地区的脱贫支持,从根本上改善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促进长期稳定。

在中国的积极协调下,难民问题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2023 年初,缅甸已经开始试点分批接收被遣返的罗兴亚人,大家都以为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可谁也没想到,缅北 “三兄弟联盟” 发动的 “1027 行动” 打破了这份平静,战火很快就蔓延到了若开邦。

现在的若开邦,局势已经彻底失控,若开军已经控制了若开邦的绝大部分领土,罗兴亚人不断指责若开军屠杀平民,而若开军则反过来指控一些罗兴亚武装和缅军合作。

缅军也确实招募了不少罗兴亚人来对付若开军,三方势力在若开邦混战,让原本就艰难的难民遣返工作彻底中断。



反而有更多的罗兴亚人因为战火逃往孟加拉,这也是孟加拉这次彻底 “破防”,公开向中国求助的直接原因。

图希德・侯赛因在 “面向未来的中孟关系” 研讨会上明确表示,解决罗兴亚难民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他们安全遣返回缅甸。

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对缅甸有足够的影响力,所以他期待中国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帮助孟加拉完成遣返工作。



孟加拉的诉求很直接,一方面希望中国能利用对缅甸的影响力,说服缅甸接收难民;另一方面,也盼着中国能在资金和物资上提供支持,毕竟遣返难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现在缅甸正处于内战之中,罗兴亚武装和若开军又处于敌对状态,这种混乱的局势下,强行遣返难民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

难民就算回到若开邦,也会陷入战火之中,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



遣返的前提必须是和平稳定的环境,没有和平,一切都是空谈,中国虽然一直公开表态希望缅甸实现和平,也真心想帮助解决罗兴亚难民危机。

但目前缅甸的局势错综复杂,西方国家支持的反对派和军政府之间的对抗还在持续,只要双方没分出最终胜负,这场战争恐怕很难停止。

不过,中国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作为缅甸和孟加拉共同的友好国家,中国一直在积极斡旋,既和缅甸军政府保持沟通,也和地方武装有接触,同时还在不断加大对若开地区的援助。



中国帮助当地修建道路、学校、医院,改善基础设施,就是希望能从根本上提升当地的发展水平,让难民回到家乡后能有活下去的依靠。

这种 “造血式” 的援助,远比单纯的物资救济更有意义。而且中国的中立立场,也让缅甸和孟加拉都愿意相信中国的调解,这是其他国家很难做到的。

现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中国身上。图希德・侯赛因的求助,既是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可,也是对中国担当的期待。



中国虽然有能力提供帮助,但解决这场危机终究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缅甸需要拿出接纳难民的诚意,孟加拉需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国际社会需要提供切实的支持,而罗兴亚武装也应该放下武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只有各方坐在一起,摒弃前嫌,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才能让这场漫长的难民危机迎来真正的转机。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俄相继出手,高市早苗求锤得锤,日本领土该重新定义了

中俄相继出手,高市早苗求锤得锤,日本领土该重新定义了

头条爆料007
2025-11-11 21:43:01
后续来了!17分钟的视频始作俑者原来竟是她,都是吃醋惹的祸

后续来了!17分钟的视频始作俑者原来竟是她,都是吃醋惹的祸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09:04:33
再见黄仁勋!软银58亿清仓英伟达,All in OpenAI

再见黄仁勋!软银58亿清仓英伟达,All in OpenAI

新智元
2025-11-12 10:24:08
刘谦回应患癌后现状:已经完全没事了,它比较早期可以根治;此前亲口证实自己罹患肺腺癌

刘谦回应患癌后现状:已经完全没事了,它比较早期可以根治;此前亲口证实自己罹患肺腺癌

极目新闻
2025-11-11 17:22:04
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美荷两国同时发声,对中国独立研发的光刻机技术给予了强烈批评

历史求知所
2025-11-11 11:35:03
最快15分钟通达广州南站,广南快速路12日通车试运营

最快15分钟通达广州南站,广南快速路12日通车试运营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1:50:07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江苏常州警方通报“男子殴打92岁母亲”:刑拘

界面新闻
2025-11-12 12:13:33
黑吃黑!骗走全球36亿的“币圈割王”,被精准猎杀

黑吃黑!骗走全球36亿的“币圈割王”,被精准猎杀

大猫财经Pro
2025-11-11 18:45:22
四川一座特大桥垮塌,今年1月才合拢,还没通车就塌了!咋回事?

四川一座特大桥垮塌,今年1月才合拢,还没通车就塌了!咋回事?

科普大世界
2025-11-11 21:04:03
湖媒:湖人已拒绝里夫斯的20份交易报价,他只会被用来换字母哥或约基奇

湖媒:湖人已拒绝里夫斯的20份交易报价,他只会被用来换字母哥或约基奇

懂球帝
2025-11-12 09:05:19
两条新闻,全翻车了...

两条新闻,全翻车了...

胖胖说他不胖
2025-11-11 16:28:47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演都不演了?李连杰、洪金宝变化突出,疑“血液净化”,牵连成龙

阿笎评论哥
2025-11-11 11:57:29
两地市委政法委书记调整

两地市委政法委书记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2 12:44:15
曾被网友评为“最丑建筑”,广州地标建筑“铜钱大厦”挂拍15天无人报名

曾被网友评为“最丑建筑”,广州地标建筑“铜钱大厦”挂拍15天无人报名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1 20:40:56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洋姜不是姜,是天然胰岛果,在中国被沦为咸菜,都快吃绝种了

泠泠说史
2025-11-11 15:43:31
长沙不雅视频再升级!曾医生铺垫截图流出,网友哭诉自家不和谐了

长沙不雅视频再升级!曾医生铺垫截图流出,网友哭诉自家不和谐了

火山诗话
2025-11-11 09:07:42
遗憾!余嘉豪连夜赶回西班牙错过全运决赛,西乙球队强制他必须归队

遗憾!余嘉豪连夜赶回西班牙错过全运决赛,西乙球队强制他必须归队

818体育
2025-11-12 11:21:38
陈伟霆爱人北京豪宅晒照,何穗产后腰细身瘦,陈妈妈来京看孙子

陈伟霆爱人北京豪宅晒照,何穗产后腰细身瘦,陈妈妈来京看孙子

娱圈小愚
2025-11-12 10:14:05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1.58%,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飘绿,光伏设备、培育钻石、可控核聚变等概念走弱

A股午评:创业板指半日跌1.58%,全市场超4000只个股飘绿,光伏设备、培育钻石、可控核聚变等概念走弱

界面新闻
2025-11-12 11:34:06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从三航母到求职难:经济转型期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困境

流苏晚晴
2025-11-11 20:16:54
2025-11-12 13:15:00
小怪吃美食
小怪吃美食
听听故事 一同进步
303文章数 101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头条要闻

国台办发言人读赖氏家庙祖训:怕他没听清 我再念一遍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家居
游戏
房产

“廓形穿衣法”太火了!掌握这5个法则让你美一整个冬天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给他爱5》小富演员谈对GTA6看法:祝愿轰动业界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