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楼下张姐聊天,她吐槽自家婆婆总把她买的进口奶粉偷偷拿给小叔子家孩子,气得她直跺脚。我突然发现,好多小家庭的矛盾,其实都是“边界”这事儿没搞明白——你以为是一家人不用算那么清,可人家未必这么想,时间久了,委屈攒多了就会炸。
你猜怎么着?同事小李就吃过这亏。她结婚三年,婆婆住隔壁小区,每周都来两三次。一开始是送点自家种的菜,后来就开始“顺”东西——她的护肤品、老公的剃须刀,甚至孩子的玩具,都被婆婆拿去给小叔子家的双胞胎。小李一开始不好意思说,觉得都是一家人,计较太多显得小气。直到有次她刚买的限量版口红被拿走,那是她攒了两个月工资买的,准备年会用的,她终于忍不住了。那天婆婆又来,拿起她的香水要往包里塞,小李直接拦住:“妈,这是我明天要上台用的,您要是喜欢,我下次给您买瓶新的,但这个我现在得留着。”婆婆当时脸就沉了,扔下香水转身走了。可从那以后,婆婆虽然还是来,但再也不随便拿东西了。说白了,有时候你不说清楚自己的底线,别人就以为你无所谓,得寸进尺是早晚的事。
其实啊,设立边界不是绝情,是为了让关系更长久。我表姐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她老公是个“扶妹魔”,小姑子买房、买车、甚至买名牌包都找他要钱,他总是偷偷给,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表姐发现后,没吵没闹,只是把家里的银行卡都换成了自己的名字,然后跟老公说:“咱们的钱是给孩子上学、给咱们养老的,小姑子有困难可以帮,但得有个度——比如她真的急需救命钱,咱们肯定出,但买包买车这种事,让她自己挣去。你要是再偷偷给钱,咱们就把家庭开支分开算,各管各的。”她老公一开始不乐意,觉得表姐太较真,可后来看到小姑子自己找了份销售工作,不再伸手要钱,反而跟他们关系更好了,才明白表姐是对的。你想啊,总惯着别人,人家反而觉得理所当然,最后连亲情都得被消磨光。
说到底,家庭边界这事儿,得一开始就立好规矩。比如钱怎么花,老家的事怎么掺和,都得小两口先商量好,然后一起对外。别等到矛盾激化了再解决,那时候伤感情。像小李那样,直接说清楚自己的需求;像表姐那样,用实际行动划出底线。毕竟,小家庭才是你这辈子最该守护的地方,要是连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好,还谈什么照顾别人呢?
对了,上周小李还跟我说,她婆婆现在来家里,都会先问一句“这个我能拿吗”,她反而觉得不好意思,有时候主动给婆婆带点东西。你看,边界立好了,大家反而更客气,关系也更舒服了。其实人与人之间,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得有个度,过了那个度,再好的感情也会变味。
我想起我妈以前总说,“过日子就像炒菜,盐多了咸,盐少了淡”,现在才明白,这个“盐”就是边界感。不多不少,刚好合适,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要是一味退让,把自己的小家庭当成别人的提款机或者储物间,那日子肯定过不下去。所以啊,该说“不”的时候就得说,别委屈了自己,还惯坏了别人。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过得幸福的小家庭,大多都有清晰的边界——比如老家的事,小两口商量着来,不会让一方单独做决定;比如亲戚借钱,会先考虑自己的能力,不会打肿脸充胖子。说白了,就是把自己的小日子放在第一位,然后再去顾及别人。毕竟,你连自己都顾不好,怎么顾别人呢?
最后想跟大家说,设立边界不是自私,是对自己和家人的负责。别让所谓的“亲情”绑架了你,也别让无底线的退让毁了你的小家庭。日子是自己过的,舒服最重要。要是有人总越过你的边界,你就得勇敢地把它推回去——毕竟,你的家,你说了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