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雷基奥是个实打实的飞机爱好者,平时就爱扛着相机在加州欧文谷附近转悠。那天他跟往常一样俯瞰山谷,一架空中掠过的B-52战略轰炸机吸引了他的注意。
1500米的高空不算太高,这架带着经典橙色测试标记的轰炸机,被他拍得相当清晰。
拍完照片回家一放大,雷基奥直接懵了。
![]()
轰炸机上的两件挂载,跟他以前见过的任何武器都不一样,造型独特还透着股神秘感。
他随手把照片发到社交平台,没成想很快就发酵起来,军事专家们看到后纷纷热议,不少人直接锁定,这大概率是美军高度保密的AGM-181隐身核巡航导弹。
橙色标记藏不住:美军新型核导弹意外现身
能拍到这款武器纯属巧合。
![]()
雷基奥后来接受采访时还说,本来以为就是普通的军事训练挂载,哪想到是这么“重量级”的家伙。
照片里的橙色测试标记,其实是美军武器测试时的常规操作,目的是便于地面观察和数据记录,但也正是这个标记,让专家们更快关联到了AGM-181的相关信息。
对比之前公开的AGM-181A渲染图,两者的核心特征高度吻合。
这款导弹是美军专门用来替代冷战时期AGM-86B的下一代装备,按计划会由即将交付的B-21“突袭者”轰炸机和升级后的B-52共同携带。
![]()
这也是它首次在加州上空被拍到,难怪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
它的杀伤力确实让人咋舌。
搭载的W80-4型热核弹头,当量能在5000到150000吨之间灵活调节,最大威力差不多是广岛原子弹的十倍。
如此看来,不管是战术核打击还是战略核威慑,它都能满足美军的多样化需求。
![]()
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隐身设计,弹体和发动机一体化的构造,能有效减少雷达、红外这些信号特征,让敌方很难探测到。
制导系统也下足了功夫,多模式复合制导的配置,就算遇到GPS被干扰或者高强度电子对抗的情况,也能精准导航。
美军之前已经对它进行过多次测试,2022年的九次飞行测试全成功了,不仅能安全地从B-52上分离,飞行控制、发动机运行这些关键环节也都达标。
![]()
百亿投入背后:美军空基核力量的升级逻辑
从采购规模就能看出美军对它的重视。
2022年12月的国防部报告显示,美军计划买1020枚,项目总价超过160亿美元,再加上30年服役期的70亿美元维护费,总投入得有230多亿美元。
单枚1400万美元的价格看着不菲,但对美军来说,这钱花得显然是为了长远战略。
AGM-181的出现并非偶然。
![]()
回顾美军空基核巡航导弹的发展,从早期的AGM-69到后来的AGM-86B,每一次迭代都跟着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技术的变化走。
现在美军要保持空基核力量的优势,这款导弹自然成了核心装备。
它的适配平台也很有讲究。
B-52作为美军的“常青树”轰炸机,经过升级后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而即将服役的B-21“突袭者”,本身就具备超强的隐身性能,两者搭配AGM-181的防区外打击能力,无疑会让美军的空中核威慑更具威慑力。
![]()
毫无疑问,这款导弹2030年正式服役后,会对全球核平衡产生不小的影响。
各大国的核力量布局本就相互牵制,AGM-181的列装,大概率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过话说回来,核力量的升级最终还是为了威慑,真要是动用起来,没有任何一方能成为赢家。
美军在核威慑领域的投入一直很执着,AGM-181的曝光只是其战略布局的一个缩影。
![]()
从技术角度看,它的隐身设计、精准制导和灵活当量调节,确实代表了当前核巡航导弹的高水平。
但从国际安全角度来说,这类武器的扩散和升级,也让全球核安全治理面临更多挑战。
未来如何平衡各国的安全需求和全球核稳定,怕是所有国家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