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1129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今天科普从中医“澄源清流”的学术角度出发,深度解读痛风的病因尿酸浊的调理思路和方法。
现代中医认为痛风之病,为本虚标实的疾病,脾肾失调为本,痰湿瘀阻为标,常见的治疗方是健脾益肾扶正,清热祛湿化痰祛瘀泄浊治标。扶正乃澄源,是阻断浊邪内生之根;泄浊治标乃清流之标,把体内已有的流浊给涤荡走而清流。
这就是中医治痛风协助哦降尿酸“澄源清流”的方法。
中医有个理论,叫“澄源清流”——
澄源清流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中“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强调“澄其源以治本,清其流以疏壅滞”。
治疗痛风的澄源之方法,首要在于恢复脾肾二脏的气化不利——运化失司、气化无权。
脾虚则水谷不归正化,水谷不化做精微气血,反而让膏粱厚味变生湿浊。
肾虚则开阖失司,分清泌浊不足而清浊不分,从而伏邪内伏。
这两个方面宛如图用沟渎、提决浊乏,进而导致湿瘀浊泄相互郁滞蒸灼,这都是“源浊”的根本。
这个现代医学提示的尿酸高和中医所言的“浊毒内蕴”的病机,是相符合的。
如果平时饮食不节、外感风寒是侵袭,则会引起尿酸高痛风,这就是中医里“内外相引”的道理。
![]()
澄源之后,说清流。
治痛风,清流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调理三焦气机升降。
要知道,气不行,气滞则血瘀,湿聚而痰声,浊毒沿着经络循行而下注于筋骨关节,宛如河流里的污泥污秽壅堵河道一样,痰湿瘀浊也会痹阻经络关节筋骨,不通则痛。
所以痛风发作,关节局部有湿邪内蕴,从而掀红疼痛严重,这是湿热毒邪蒸灼气血所致。
如果体内浊邪久蕴不化,迁延日久,则会导致结节畸形,这都是痰瘀互结不断侵蚀骨骱所致。
因此,痛风的“流浊”不清,必然会形成浊瘀沉积如砂石阻塞溪流。
基于上面的分析,中医认为对痛风治疗当遵循“澄其源而清其流”,依照古中医所言的“流水不腐”的道理,让源清而流洁,气血周流,寒热对流。
进一步说,治疗痛风,先辨体质(寒热、痰湿、湿热痰瘀等),预判疾病进展方向,再依据个人体质和症状来个性化预防。
辨病为枢纽,明了痛风各期特征——
急性期湿热下注当以清热祛湿为先,慢性期痰瘀互结为主,则以化痰活血祛瘀为要。
集训一起协助哦解毒止痛,缓解期调理脾肾代谢,慢性期攻补兼施,标本兼治。
要坚持病理清除(清流)和症状改善相结合,可从朱丹溪在《格致余论》提出的热血得寒血浊凝滞的病机,还引入现代体质学说,来澄源清流,这样把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相结合,防治痛风,,岂有效果不好之理。
![]()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25年第5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曹秋实等文章《金劲松以“澄源清流”论治痛风经验》#上头条 聊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