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工作制,月薪4200,干不干?
![]()
”富士康重庆厂区门口,招聘喇叭循环播放着新福利。00后小赵把简历折成纸飞机,瞄准垃圾桶,没进。
![]()
他转身去隔壁工地,日结180,搬一袋水泥涨五块,搬不动就歇,没人跟他谈绩效。
同一天,他的前女友在直播间把口红涂到第十遍,后台提示:本场最高打赏800元。
她下播后给中介发微信:璧山的人才公寓还排得到吗?
中介回:两万人排队,前面还有孕妇加塞。
人社部刚发的二季度数据,16-24岁青年失业率14.7%,慢就业比例38%,两条线一起抬头,像一对叛逆的眉毛。
眉毛下面,是重庆7月38℃的地面,能把鸡蛋煎成溏心。
专家说这是“结构性错位”,翻译成人话:工厂缺人,年轻人缺意义;工厂要手指,年轻人要灵魂。
于是富士康把五天压成四天,想拿“多休一天”换“多留一人”,结果离职率还是65%,离职表上43%的人勾选了同一栏——“心里长草”。
草也在主城疯长。
公租房门口,蛇皮袋排成S形,袋子里装着毕业证、灵活就业缴存证明、还有被退回的婚纱照。
新政把社保门槛从两年砍到一年,可队伍反而更长,因为“灵活就业”也能算数,外卖小哥、剧本杀DM、直播运营全来了。2万人抢不足3000套房,最远的房源在璧山,地铁加公交一个半小时,通勤费吃掉日薪三分之一。
有人算过,3987元的月薪中位数,不吃不喝三个月才买得起主城一平米,房价是工资的12倍,爱情也是。
“不是不努力,是努力没接口。
”工地门口,小赵的工友把安全帽当板凳,刷着招聘APP。
智能制造岗位空缺21%,可岗位要求里写着“会Python、懂PLC”,他们连缩写都念不全。
传统工厂倒贴培训费,培训完上手第一天就发现,机器比人快,人比机器脆。
于是大家宁可日结,今天180,明天也许200,后天老板跑路,至少当天落袋为安。
![]()
没有失业保险,92%的灵活就业者靠“睡一觉就好”疗伤,醒来继续抢单。
更魔幻的是舆论。
中国青年报民调,76%的人举手:年轻人难,是系统问题;同一批人里58%又补刀:可躺平就是懒。
认知被劈成两半,一半同情,一半道德,像重庆火锅的鸳鸯锅,辣汤咕嘟,清汤也咕嘟,哪边都不省油。
于是小赵们学乖,朋友圈只发工地晚霞,配文“今日份治愈”,绝口不提卡里余额。
直播间里,前女友把滤镜开到最大,弹幕刷“姐姐好飒”,她回一个比心,下线后盯着天花板发呆,房租、社保、妈妈的降压药,排队在脑子里打卡。
数据说,这种断层正在往婚恋、生育蔓延。
以前穷可以“两个人凑一床”,现在凑一床也凑不出首付,干脆分开租,感情压力瞬间让位给经济压力。
重庆民政局透露,2024上半年结婚登记同比下降17%,初婚年龄推到30.8岁,问理由,年轻人答得朴素:先活,再爱。
能怎么办?
有人提议给“职业适应期”发补贴,像婴儿学步车,扶一段;有人建议建“技能账户”,学一门刷一门,终身可充值;还有人想把保障房名额跟企业用工挂钩,工厂留人,政府留房,双赢。
听起来都像药,但药引子难找——钱从哪来、谁算人才、绩效怎么不造假。
于是方案躺在PPT里,现实继续日结。
傍晚六点,小赵收工,汗水在背上画出世界地图。
他去便利店买1.5升矿泉水,站在冰柜前犹豫三秒,还是拿了冰镇可乐,贵一块,但那一口气泡告诉他:今天还活着。
走出店门,他瞄见路边新贴的楼盘广告,“青春不将就”五个字大得晃眼。
他笑了一下,把可乐罐捏扁,扔进可回收桶,声音清脆,像给青春补了个回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