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管理日益精细化的今天,维生素与矿物质作为人体代谢的“关键齿轮”,其均衡摄入直接影响免疫力、器官功能与慢病预防。《健康人与慢性病患者维生素矿物质补充的益处及使用的专家建议(2025版)》明确指出,科学补充微量营养素不仅能改善膳食不均衡带来的健康风险,更能为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健康保障。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与膳食标准,整理出清晰易懂的缺乏症状与推荐剂量清单,助力全民科学补充营养。
![]()
核心维生素:缺乏信号与精准补充剂量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A、D、E、K)与水溶性(B族、C)两类,前者过量易蓄积中毒,后者需每日足量摄入,补充时需严格遵循推荐标准。
脂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A:缺乏时表现为皮肤干燥起皮、眼干涩、夜视力下降,儿童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推荐剂量:1-3岁儿童300μg/d,4-8岁400μg/d,14-18岁男性600μg/d、女性500μg/d,成人男性800μg/d、女性700μg/d,孕妇需增至770μg/d,哺乳期880μg/d,需避免过量摄入。
• 维生素D:缺乏典型症状为疲劳乏力、脱发、焦虑,还会增加骨质疏松风险。推荐剂量:0-12个月婴儿5μg/d,1-70岁人群10μg/d,70岁以上老人15μg/d(1μg=40IU),尤其缺乏日晒的上班族需重点补充。
• 维生素E:缺乏易导致伤口愈合缓慢、皮肤粗糙,对生殖系统也有影响。推荐剂量:成人14mg/d,孕妇15mg/d,哺乳期19mg/d,通过坚果、植物油也可辅助补充。
• 维生素K:缺乏可能引发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牙龈易出血、皮下瘀斑。推荐剂量:1-3岁儿童30μg/d,4-8岁55μg/d,成人男性120μg/d、女性90μg/d,绿叶蔬菜是天然来源,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补充。
![]()
水溶性维生素
• 维生素B1(硫胺素):缺乏会出现疲劳乏力、脾气暴躁、食欲不振,严重时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炎。推荐剂量:1-3岁0.5mg/d,4-8岁0.6mg/d,成人男性1.2mg/d、女性1.1mg/d,孕妇1.4mg/d,哺乳期1.5mg/d,粗粮、瘦肉中含量丰富。
• 维生素B2(核黄素):缺乏典型表现为口角开裂、口腔溃疡、舌炎,皮肤易出现脂溢性皮炎。推荐剂量:1-3岁0.5mg/d,4-8岁0.6mg/d,成人男性1.3mg/d、女性1.1mg/d,孕期增至1.4mg/d,哺乳期1.6mg/d。
• 维生素B6:缺乏易导致情绪低落、面色苍白、免疫力下降。推荐剂量:1-3岁0.5mg/d,4-8岁0.6mg/d,成人1.3mg/d,50岁以上老人1.5-1.7mg/d,孕妇1.9mg/d,哺乳期2.0mg/d。
• 维生素B12:缺乏会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记忆力减退,对认知功能影响显著。推荐剂量:成人2.4μg/d,50岁以上老人因吸收能力下降需增至2.8μg/d,孕妇2.6μg/d,哺乳期2.8μg/d,素食者建议通过补充剂获取。
• 维生素C:缺乏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易感冒,还会影响铁的吸收。推荐剂量:1-3岁40mg/d,4-8岁65mg/d,成人100mg/d,孕妇115mg/d,哺乳期150mg/d,每日摄入量不超过1000mg为宜。
• 叶酸(维生素B9):缺乏对孕妇危害极大,易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成人缺乏会出现贫血、疲劳。推荐剂量:成人400μg/d,孕妇600μg/d,哺乳期500μg/d,备孕期需提前3个月开始补充。
关键矿物质:缺乏预警与科学摄入标准
矿物质参与人体代谢、骨骼形成、神经传导等关键过程,过量补充同样存在健康风险,需遵循“按需摄入”原则。
![]()
• 钙:缺乏会导致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疏松,表现为骨骼疼痛、易骨折。推荐剂量:0-6个月婴儿210mg/d,7-12个月270mg/d,1-3岁500mg/d,4-8岁800mg/d,14-18岁1300mg/d,成人1000mg/d,50岁以上老人1200mg/d,孕妇哺乳期需维持1000-1300mg/d。
• 铁:缺乏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症,表现为缺铁性贫血、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推荐剂量:1-3岁儿童7mg/d,4-8岁10mg/d,14-18岁男性11mg/d、女性15mg/d,成人男性8mg/d、女性18mg/d,孕妇27mg/d,哺乳期9mg/d,需注意与维生素C同服促进吸收。
• 锌:缺乏会影响免疫力、生长发育,表现为反复感冒、食欲差、伤口愈合慢,儿童还可能出现生长迟缓。推荐剂量:1-3岁儿童3mg/d,4-8岁5mg/d,成人男性11mg/d、女性8mg/d,孕妇11mg/d,哺乳期12mg/d。
• 镁:缺乏易导致肌肉痉挛、失眠、情绪焦虑,还会影响血糖控制。推荐剂量:1-3岁80mg/d,4-8岁130mg/d,成人男性400-420mg/d、女性310-320mg/d,孕妇哺乳期需适当增加。
• 硒:缺乏与免疫力下降、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还可能增加某些疾病风险。推荐剂量:成人50μg/d,孕妇60μg/d,哺乳期70μg/d,每日摄入量不超过400μg。
• 钾:缺乏会出现乏力、肌肉无力、心律异常,高钾血症风险人群需谨慎。推荐剂量:成人2000mg/d,通过香蕉、土豆、菠菜等天然食物即可满足大部分需求,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补充。
![]()
2025版补充核心原则与特殊人群建议
科学补充五大原则
1. 优先通过均衡膳食获取,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遵循《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5》指南;
2. 特殊人群需针对性补充:免疫功能低下者、老年人、减重人群、慢性病患者等,可选择复合制剂;
3. 补充前优先检测:存在缺乏风险者建议先做微量营养素检测,避免盲目补充,慢性病人群需监测肝肾功能;
4. 控制剂量上限:脂溶性维生素(A、D、E、K)需严格遵循可耐受上限,避免蓄积毒性;
5. 选择可靠产品:优先选择经临床验证、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标准的制剂,关注原料与生产质量认证。
重点人群补充指南
• 老年人群:推荐补充含维生素B族、锌、硒、铬的复合制剂,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减缓大脑衰老;
• 减重人群:减重期间易出现微量营养素缺乏,需定期监测并必要补充,避免影响代谢功能;
• 眼部健康关注者:可选择含维生素C、D、B12及锌、硒的配方,有助于降低眼部疾病风险;
•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重点补充叶酸、铁、钙、维生素D,剂量需严格遵循孕期标准,避免不足或过量;
• 素食者:需重点补充维生素B12、铁、锌,可选择针对性复合补充剂。
![]()
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核心在于“精准”而非“越多越好”。2025版指南强调,健康人群通过均衡膳食即可满足需求,特殊人群需结合自身情况科学补充。建议将本清单作为日常参考,必要时咨询营养师或医生,制定个性化补充方案,让微量营养素真正成为健康的“加分项”而非“负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