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祭承英烈、史观聚同心”。深秋的台北马场町纪念公园,草木含悲,松柏凝翠。2025年11月8日,“台湾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发起的,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两岸同心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白色恐怖受难者慰灵秋祭在这里举行。
![]()
当天下午,受邀的中国国民党刚当选的郑丽文主席参加了“白色恐怖受难者秋祭追思会”,她表示,致敬所有的“白色恐怖”受难者与家属,希望未来台湾不再有人因政治信仰牺牲,也不会出现政治受难者五个字,可以自由地拥抱各自的信仰。她力拒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坚定表态,成为两岸史观认同进程中一道亮眼的风景,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了温暖而坚定的力量。
![]()
马场町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两岸同胞共同的历史记忆。上世纪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时期这里是吴石、朱枫、陈宝仓、聂㬢、林正享等爱国志士的殉难之地,他们怀抱爱乡爱国情怀,为追求国家统一慷慨就义,最后被草草掩埋于六张犁荒山。
![]()
自1993年起,台湾地区“ 政治受难人互助会”连年在此地举办秋祭,既是对先烈英灵的 缅怀,更是对和平统一理想的坚守。从马英九首次以国民党主席身份致歉,到如今郑丽文主席的躬身祭拜参与,这场跨越三十多年的纪念活动,早已超越单纯的追思仪式,已成为传承民族大义、凝聚两岸共识的重要载体。
![]()
郑丽文在秋祭中的表态,彰显了正视历史、拥抱统一的鲜明立场。她虔诚地向遇难者敬献花圈,在默哀与献唱《安息歌》的肃穆氛围中,重温先烈追求国家统一的初心;她直言“必须牢记历史教训,坚定地和真相站在一起”。批判民进党执政下“威权幽灵重现”的乱象;更明确指出“促进两岸和解、还原历史真相,为政治受难者平反,是一条必须走的路”。这番表态,既是对白色恐怖时期受难先烈的告慰,也是对“台独”分裂势力扭曲历史、割裂两岸血脉的有力驳斥,更传递出新一届中国国民党在郑丽文主席带领下,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底线。
![]()
郑丽文参加秋祭活动,“循序渐进推动两岸和平统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她始终主张“两岸同属一中、我是中国人”的政治领袖,她深知历史认同是两岸情感认同、政治认同的根基。
马场町秋祭所承载的,正是两岸同胞共抗分裂、追求统一的集体记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不可割裂,民族复兴的愿景不可阻挡。郑丽文的参与,不仅延续了国民党正视历史转型的正确道路,更以具体行动推动两岸在历史认知上达成共识,让“铭记先烈遗志!共促两岸统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
当前,赖清德民进党当局不断推行“去中国化”教育,刻意歪曲历史,制造两岸对立,严重伤害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郑丽文在马场町秋祭的亮相,犹如清醒剂,提醒两岸同胞:历史不容篡改,血脉无法割裂。那些牺牲在马场町的先烈,他们的理想不是“台独”分裂势力口中的“政治异见”,而是捍卫国家主权完整、追求民族永续发展的崇高信念。当《安息吧死难的同志》的旋律在纪念公园回荡,当“两岸同心振兴中华”的标语映入眼帘,两岸史观认同的种子便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生根发芽。
![]()
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离不开历史真相的还原;祖国的完全统一,离不开史观认同的凝聚。郑丽文参加马场町秋祭的举动,是两岸史观认同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它向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只有正视历史、尊重先烈,才能化解分歧、凝聚共识;只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才能让两岸同胞共享和平繁荣的未来。
![]()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先烈的精神代代相传。马场町的秋风吹不散民族记忆,郑丽文的践行点亮了两岸史观认同的前进道路。愿两岸同胞以此次秋祭为契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中筑牢情感纽带,在一致的史观认同中推进统一大业,让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国家统一理想,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