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介所的李姐干了快一辈子,最近跟我叹气,说现在的姑娘找对象,跟拿着尺子量布料似的,差一毫米都觉得亏了,结果把能做一身好衣裳的料子全给剪坏了。她说,那些列得清清楚楚的“硬标准”,根本不是在找老公,而是在给自己砌墙,把真正想进来的人全挡在了外头。
![]()
她手头有个小伙子,985毕业,在体制内上班,人老实本分。结果相亲一见面,姑娘就跟查户口似的:“房子写你名没?公积金多少?”小伙子回来就诉苦:“李姐,我感觉自己不是来谈恋爱的,是来接受资产评估的。”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姑娘们把安全感全押在了房子车子上,眼里就剩下一张数据表,对面站的是个活生生的人,她愣是看不见。
最让李姐憋屈的,是那种死守着一条标准不放的。有个国企中层,自己有房,年收入二十多万,性格稳重,就因为身高一米七二,被三个姑娘直接Pass。一个姑娘一米六八,理直气壮:“他站我旁边,我都不好意思穿高跟鞋。”李姐就纳闷了:“过日子是过日子,又不是天天走T台!你图那两厘米,能图出个金娃娃来?”她说,优质男也有脸面,你拿把尺子量来量去,最后量走的都是真心,留下来的只有自个儿的孤单。
![]()
李姐琢磨透了,好多“硬标准”都是纸老虎。“必须有房”和“能一起供”是两码事;“年薪三十万”在一线城市,二十万已经算混得不错了。这些看似理性的标准,其实就是心里发虚,怕吃亏,怕掉价,干脆砌堵高墙把自己围起来,结果把幸福也关在墙外头了。
可你再看看那些成了的,哪一个是照着清单找的?有个姑娘爱上创业初期的小伙子,主动提出合租;还有个城里姑娘,嫁给了农村小伙,就图公婆那股子朴实劲儿。他们为啥能成?因为他们找的是能搭伴儿过一辈子的人,不是找一张打满勾的A4纸。
![]()
李姐说了句大实话:“婚姻不是集邮,不是你把所有想要的都集齐了就能换大奖。它就是俩人搭伙过日子,他累了你递杯水,你病了他熬碗粥。”她劝那些在相亲路上跑累了的姑娘,把清单拿出来问问自个儿:哪些是没它真不行的?哪些是听别人说“应该要”的?别让那些干巴巴的数字,挡住了那个下雨天会多带把伞、记得你胃疼不能吃辣的人。那个能托付终身的人,可能不会踩着七彩祥云来,但他会在你加班的深夜,给你热好一碗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