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老博会上,200多家企业带着最新产品与技术亮相,吸引了大批参观者。养老机器人何时能够真正进入百姓家庭?受访企业透露,目前软硬件成本高昂,他们期待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降低研发与推广成本,同时,期待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以解决使用中面临的安全问题。(11月11日《工人日报》)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智慧养老应运而生,以其高效、便捷、精准的服务模式,为传统养老注入了新动能。然而,技术的便利只是起点,真正的智慧养老,不仅要在“便”字上做文章,更要在“安”字上下功夫,实现便利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智慧养老的便利,体现在科技对生活细节的深度嵌入。从智能家居自动调节灯光与室温,到远程医疗实现在线问诊与健康监测;从语音助手提醒服药、协助呼叫,到服务机器人代为取物、陪伴交流,科技正悄然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尤其对于独居、空巢老人而言,这些技术不仅减轻了子女的照护压力,也让他们在家中便能享受到专业化的服务。
但便利的背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老年人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较弱,操作失误可能导致信息泄露、财产损失。因此,智慧养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便利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一方面,要构建适老化技术生态:产品设计应简化界面、强化语音引导,增加方言识别与大字体功能;AI训练需加大老年样本比重,让技术真正贴合老人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要筑牢数据安全防线,完善隐私保护机制,明确数据采集边界,防止滥用与泄露。
智慧养老的未来,不应是冷冰冰的设备堆砌,而应是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唯有以便利为桥,以安全为基,才能让老人在科技的守护下,乐享晚年生活。□汪昌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