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过去在人们眼里,多半是个“打一针、睡几天”的小感冒,甚至越来越多人觉得,扛一扛也能好。但现在有些新数据出来了,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它的看法。
![]()
最近一项涉及超过三十万人的真实世界研究发现,感染甲型流感后,无论病情轻重,日后出现心肌炎的风险明显上升。而且这个风险,并不是在住院时出现,而是康复后的一段时间才慢慢显现。
我们先说说这个心肌炎是怎么回事。心肌是心脏跳动的发动机,而心肌炎就是发动机被病毒盯上了。它不像心梗那样突然来势汹汹,但更“阴”,常常一开始只是莫名乏力、胸口闷、心跳不对劲,很多人以为是感冒没好彻底,拖着拖着,一查才发现心脏出了问题。
心肌炎严重时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让人警惕的是,甲流本身并不是心脏病毒,它不是像柯萨奇病毒那种专门攻击心脏的。但研究发现,它会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诱发一种“打自己”的反应。
![]()
简单说,病毒进来了,免疫系统一边打敌人,顺手误伤了心脏。这种“误伤”不一定当时就有症状,可能等你觉得人都好了,才开始出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甲流康复后一两个月内,心脏突然出状况的人并不少见。
有数据显示,在2022年至2024年间,国内某大型三甲医院接诊的心肌炎患者中,有接近28%的年轻患者在发病前1至3个月感染过甲流,而这些人多数在感染时症状并不严重。这个比例在过去是非常少见的。你以为年轻就是本钱,其实病毒从不挑人下手,只看机会。
我们再看一项来自上海的队列研究,那是一项追踪了九千多名甲流感染者的长期随访项目。研究显示,感染甲流三个月后,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变化的比例,比未感染人群高出了2.7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也就是说,哪怕你觉得自己已经痊愈,身体可能还在悄悄承担病毒留下的后遗症。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忽略这件事?一方面,很多人对“心肌炎”这个词没有概念,觉得心脏的问题多半是中老年人才会有,自己撑撑就能过去。
另一方面,甲流在大多数人身上表现轻微,发烧、咳嗽、喉咙痛,几天就好了,自然也不会联想到它对心脏的影响。但医学观察中已经看到,不少年轻人就是在“痊愈”后,突然出现胸闷、心悸、运动耐力下降,被诊断为病毒相关性心肌炎。
临床上,心肌炎的确诊并不容易。它不像肺炎可以拍片、肝炎可以查酶,很多时候靠的是一系列组合指标: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等。有时候医生也得“拼图”式地把这些碎片拼起来。所以很多时候,患者自己得先意识到不对劲,医生才能往这个方向去查。
![]()
从机制上来说,甲流病毒引发心肌炎,主要是通过诱导系统性炎症反应,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凋亡,甚至引发小血管炎症,影响心脏供血。就像一场打完的战役,虽然火已经灭了,但战场上还残留着地雷。而这些“地雷”,可以在未来几周甚至几个月内突然引爆。
在对比不同病毒感染后的心肌炎风险时,有研究显示,甲流引起的心肌炎发生率略高于乙流,也高于普通冠状病毒,但低于新冠病毒和柯萨奇病毒。这意味着它虽然不算最凶的那个,但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在年轻人群体中更为突出。
我们在门诊里看到不少患者是带着“心慌”来的。一问都是几周前得了甲流,烧退了,但最近走两步就喘,心跳乱,晚上睡觉总觉得胸口压着石头。
![]()
有一位30岁的男性患者,本来健身达人,甲流后两周开始感觉运动时心跳飙升、容易疲劳,检查后发现心肌酶升高,被确诊为轻度心肌炎,幸好发现得早,没有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这种病例,并不稀奇。
那什么时候该怀疑自己是不是中招了呢?如果你在得过感冒或流感一两个月内,出现了持续胸闷、心悸、疲劳、运动耐力下降、夜间心跳快等症状,就要警惕。特别是平时身体好好的,突然连爬楼梯都喘得厉害,那就不是简单的体力差,而可能是心脏出了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现在已经得过甲流了,怎么办?是不是一定会得心肌炎?当然不是。但建议你在康复后的一两个月内,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信号。如果是轻症,恢复后没有任何不适,可以照常生活,但别立刻剧烈运动。心脏在修复期时,最怕“硬撑”。
![]()
还有一个容易忽视的因素是疫苗。虽然甲流疫苗每年都在更新,但接种率还是偏低。研究显示,接种过当季甲流疫苗的人群,哪怕感染,也比未接种者心肌炎的发生率低约40%。这不是说疫苗能完全防住病毒,而是可以减轻感染后的系统性炎症反应,从源头上降低心脏受损的几率。
有些人怕副作用不打疫苗,却不怕病毒本身带来的隐患,这其实是本末倒置了。尤其是那些平时爱锻炼、身体好的年轻人,反而更容易忽略小毛病,一旦发生心肌炎,影响的可能是一辈子的运动能力。
也有患者问,能不能通过查心电图或血液指标提前发现心肌炎?答案是可以,但要有针对性。如果你出现过甲流后不适,建议在康复后1-2周内抽血检查肌钙蛋白、NT-proBNP等心脏标志物,同时做个心电图和心超。这些检查虽然不能百分百确诊,但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估。
![]()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怕病,而是怕忽略。甲流确实不是新病毒,但它带来的“后遗症”,在今天这个节奏快、压力大的社会背景下,变得更容易被放大。心脏不像手指头那样,一磕一碰就疼,它是闷声出事,等你真有感觉,往往问题已经不轻了。
所以如果你或你身边人最近刚得过甲流,别太快放松警惕。不是说要你每天查心电图,而是要学会听身体的声音。哪怕只有一点点不舒服,也值得去医院看看。与其担心,不如行动。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23年病毒相关性心肌炎诊治共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10):871-880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全国流感监测周报.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4,39(7):402-407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团队.甲型流感感染后心肌损伤风险评估研究.临床内科杂志,2024,41(5):321-326
作者声明:作品含AI生成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