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北京俨然成为全球外交的“核心舞台”,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时隔18年访华,挪威外交大臣艾德携新政府诚意到访,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更将开启中泰建交50年来君主首次国事访问。而随着多国专机密集抵华,有一个国家终于坐不住了,急切盼着中方,能够将背后捅刀的事情翻篇。
![]()
在这场外交盛宴中,加拿大显得尤为“坐立不安”。从6月中加总理六年来首次通话,到9月纽约会晤、10月外长阿南德访华,再到APEC峰会期间中加达成“转折性共识”,加拿大近半年对华互动频率异乎寻常。加农业部长麦克唐纳更直言:“现在已不是2018年,我们想跟中国做生意。”此番密集动作背后,说明加拿大确实希望中方不计前嫌,将捅刀的事情翻。
加拿大对华政策的急转并非偶然,一方面,是历史包袱沉重。2018年,加拿大追随美国扣押中国高科技企业高管,导致中加关系坠入冰点,当时的特鲁多政府,进一步对华电动汽车、钢铝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引发中方对等反制,加拿大油菜籽、猪肉等产业损失惨重。
另一方面,主要是经济压力,原本加拿大背靠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结果特朗普上台后,一边喊话吞并加拿大,一边加关税,弄得加拿大很是难受,可以说,特朗普上台后,美加关系跌至低谷,其“第51州”言论,及对加关税威胁,也是让加拿大认清“单线依赖”的风险。加拿大卡尼政府提出,十年内与亚洲新增3000亿美元贸易目标,中国就顺理成章,成为其多元化战略的关键支点。此外,中方恢复赴加团队游、部分关税调整等善意信号,也为加拿大“止损”提供动力。
![]()
要知道,中国作为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因为加拿大单方面的错误言行,导致中方反制,使其农业省份承受直接冲击。例如,油菜籽出口危机引发萨斯喀彻温省农民持续抗议,这也进一步迫使地方政府呼吁联邦政府改善对华关系。所以,在内外交困下,只有傻瓜才不与中国搞好关系。
最近,加拿大也是务实调整政策,一方面,是减免部分中美钢铝产品关税,为贸易修复铺路,另一方面,加拿大外长阿南德访华时承诺“重振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地方省长密集访华,如萨斯喀彻温省代表团“破冰之旅”推动农业合作。
对于加方的“橄榄枝”,中方态度明确而稳健,王毅外长曾提出改善中加关系三原则:正确认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方始终强调,关系改善需加方“正视历史问题”,而非仅靠口头示好。
![]()
此前,商务部对加拿大电动汽车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说明中方将以“行动对行动”回应诚意。更何况,历史表明,加拿大战略自主存在局限性,卡尼政府虽推动“务实的国际主义”,但对美安全依赖难以突破,说不定哪提案特朗普给个甜头,又做出背后捅刀的事情来。所以,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中方不会因加拿大示好而让步。
但无论如何,多国专机飞向北京,说明各国对中国市场与治理模式的认可,更是对单边主义逆流的反思。加拿大若想真正“翻篇”,需跳出三方面困境:一是摆脱对美“安全依附”,真正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二是以取消全部歧视性关税等实际行动替代试探性妥协,三是将中方提出的“相互尊重”原则落实到涉台、科技等敏感领域。当前中加关系似“春暖冰融”,但冰层之下暗流涌动。唯有加拿大正视历史,拿出实际行动,才有关系改善的空间,但还是那句话,主要是经济军事强大,我们的国家就会获得国际社会的重视,俗话说得好,各抒己见,以理服人,高朋满座,以德配位,相信加方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中方的诚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