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9岁男子肩膀痛,查出肺癌晚期!医生:身体这2处疼痛千万别硬扛

0
分享至



“左肩总是酸痛,晚上睡觉也不舒服,估计是落枕或者肩周炎吧。”59岁的李先生是单位里的老员工,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慢性病。最近几个月他总觉肩膀不太舒服,但因为没有明显咳嗽、发烧、体重下降等症状,就没太在意。



直到一次单位组织体检,胸部CT发现肺上有阴影,进一步检查竟是肺癌晚期,癌细胞已转移至肩部神经。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很多人以为肺癌的典型症状是咳嗽、咳血、胸痛,但一些肺癌患者的早期表现并不典型,反而可能以“肩痛”、“背痛”甚至“骨痛”出现

如果我们不加注意,很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据《健康时报》报道,中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为82万,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种之一;其中,超过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很多人并非没有症状,只是误以为“老毛病”或“小问题”而选择忽视。肩膀痛可能不是肩周炎,而是肺尖肿瘤的信号当我们说到肩膀痛,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劳损、肩周炎、颈椎问题。



但有一种肺癌叫“肺上沟瘤”,也被称为“肺尖癌”,它生长在肺的最顶端,容易侵犯到肩膀附近的神经、血管组织,从而引起持续性肩背部疼痛。

肺上沟瘤最早的症状通常不是呼吸道问题,而是肩膀疼痛,有时还伴随手臂麻木、握力减退。这种疼痛常常不因休息或按摩而缓解,反而逐渐加重。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专家指出,如果肩膀疼痛持续超过4周,且夜间加重、伴随手指麻木或无力,应高度警惕肺部病变的可能。尤其是有吸烟史、长期接触粉尘或油烟的人群,更要提高警惕。“背痛”不是小事,肺癌骨转移常见于脊柱



另一种容易被忽视的疼痛是背部疼痛。很多人以为是“久坐”、“腰肌劳损”所致,但如果疼痛固定、持续存在,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就要警惕是否肺癌骨转移

肺癌是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之一,其中以脊柱转移最为常见。转移后不仅引起背痛,严重时还会导致脊柱压迫、瘫痪等严重后果。

《国家癌症中心年报》数据显示,约4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就已发生骨转移。这类转移性疼痛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定位明确、夜间加重、对普通止痛药反应差,如果出现这类疼痛,切勿自行服药“硬扛”,应及时就医检查。



肺癌的早期症状,远不止咳嗽很多人以为肺癌一定会“咳嗽”,但肺癌早期很多患者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反而可能出现一系列“非典型表现”,例如:

· 长期声音嘶哑:可能是肿瘤压迫喉返神经

· 面部或上肢浮肿:可能是肿瘤压迫上腔静脉

· 反复低热:一些慢性小细胞肺癌患者可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

· 体重逐渐下降、乏力:肿瘤代谢活跃,消耗体能



这些症状如果持续存在超过两周以上,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年龄超过50岁、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即使没有咳嗽,也应该定期进行肺部检查。

哪些人是肺癌的高风险人群?早筛才是关键肺癌可以早发现、早治疗,但前提是——你得去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肺癌早筛早诊指南》指出,以下人群属于肺癌高风险人群:

· 年龄在50岁以上

· 每天吸烟超过20支,持续20年以上

· 有职业暴露史,如接触石棉、煤烟、油烟等



· 有肺部慢性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一级亲属中有肺癌病史

对于这些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这种检查辐射少、精度高,能在肿瘤还没产生症状前就发现早期病变科学研究表明,低剂量CT可将肺癌死亡率降低20%以上

疼痛是身体的“报警器”,不要忽略它的含义我们常说“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对于某些类型的疼痛,忍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错过黄金治疗时间



特别是那些持续时间长、位置固定、夜间加重、伴随其他不适的疼痛,更应引起重视。有研究表明,超过60%的肺癌患者在出现疼痛前,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大多以为是“老毛病复发”,或“劳累过度”,直到症状明显恶化,才去医院检查。疼痛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我们不应该习惯它,而是要倾听它。

如何科学管理疼痛和疾病信号?建立健康意识是第一步。无论是肩膀疼、背部酸,还是反复低热、体重下降,只要是持续性的身体异常,就不能简单归结为“累的”或“老了”



及时就医是关键。不要轻信偏方、土方或网上的“经验贴”,专业医生的判断才是最科学的依据。定期体检是保障。尤其是高风险人群,不要等到有症状才检查。

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方式写在最后:不怕疼痛本身,就怕你忽视它背后的含义

59岁的李先生如果能早点把肩痛当回事,或许不会拖到晚期。疼痛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无视与误解。每一个“怪异”的疼痛,都是身体在说:“我出问题了”。



我们不鼓励过度焦虑,但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健康是一种责任,对自己、对家人都一样。从今天起,希望你能用更科学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不寻常的疼痛”。

参考文献: 1. 《健康时报》.(2022).《肺癌高发,六种非典型症状别忽视》 2. 国家癌症中心.(2023).《中国癌症统计年报》 3. 中国营养学会.(2021).《公众健康生活方式指南》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索尼在日本推出低价版PS5,将于11月21日发售

索尼在日本推出低价版PS5,将于11月21日发售

界面新闻
2025-11-12 08:08:25
埃安i60逆势入局增程市场,预售价12.68万元起

埃安i60逆势入局增程市场,预售价12.68万元起

财经汽车
2025-11-10 18:56:32
超市“退役”墨水屏价签走红闲鱼:两元一个

超市“退役”墨水屏价签走红闲鱼:两元一个

大象新闻
2025-11-11 15:10:03
你错过了哪些异性对你的暗示?网友:果然单身都是有理由的!

你错过了哪些异性对你的暗示?网友:果然单身都是有理由的!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8 17:33:23
史诗级交易缔造者,名记: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即将离任

史诗级交易缔造者,名记: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即将离任

懂球帝
2025-11-11 23:31:05
地表最难乒乓球赛!全运会卫冕冠军王曼昱差点输了比赛

地表最难乒乓球赛!全运会卫冕冠军王曼昱差点输了比赛

澎湃新闻
2025-11-11 14:02:29
WOW!曝将交易萨博尼斯!网友呼吁勇士速度出手

WOW!曝将交易萨博尼斯!网友呼吁勇士速度出手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1 15:40:57
3天紧急改口,高市早苗知道自己把事闹大了!中国这次不再客气了

3天紧急改口,高市早苗知道自己把事闹大了!中国这次不再客气了

军机Talk
2025-11-11 12:03:52
曾医生的睡裙,好看在哪里

曾医生的睡裙,好看在哪里

大张的自留地
2025-11-11 14:16:34
中美协议终于落地,背后三大意味剑指脱钩,对中美是福是祸?

中美协议终于落地,背后三大意味剑指脱钩,对中美是福是祸?

邱震海
2025-11-11 11:12:22
山东泰山最新动态曝光:瓦科留队,洛佩斯走人,新中场指挥官浮现

山东泰山最新动态曝光:瓦科留队,洛佩斯走人,新中场指挥官浮现

零度眼看球
2025-11-12 07:30:35
“跟窑子一样”,毕业生上班要主管赐花名,打工人:请把我们当人

“跟窑子一样”,毕业生上班要主管赐花名,打工人:请把我们当人

熙熙说教
2025-11-08 20:08:16
陪玩陪睡只是开胃菜!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暴露了

陪玩陪睡只是开胃菜!集体开嫖、舔手指、目无王法,阴暗面暴露了

叨唠
2025-11-10 21:57:21
全球首销!华为新机官宣:11月11日,正式发售!

全球首销!华为新机官宣:11月11日,正式发售!

科技堡垒
2025-11-10 12:29:02
南京警方重要提醒!

南京警方重要提醒!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11 09:07:09
东莞一村告示:停放超过五日的“僵尸车”,或将拖车处理

东莞一村告示:停放超过五日的“僵尸车”,或将拖车处理

南方都市报
2025-11-11 09:06:48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央行规定5万,建行加码到1万”?律师取钱被追问用途 已拒绝建行道歉,并控告违法行为

大风新闻
2025-11-10 17:49:08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中国首例五胞胎终于长大了,父亲因劳累去世,母亲直言后悔生下他们

等风来育儿联盟
2025-08-01 12:21:35
博主:王钰栋月底大概率去U21联赛支援,目标是冲乙

博主:王钰栋月底大概率去U21联赛支援,目标是冲乙

懂球帝
2025-11-11 15:23:06
NBA 篮球历史第一人是谁?

NBA 篮球历史第一人是谁?

董先森爱篮球
2025-11-12 08:30:30
2025-11-12 08:43:00
周哥一影视
周哥一影视
感恩相遇
2286文章数 149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房产
数码
亲子

艺术要闻

Joseph Van Luppen:比利时19世纪重要的风景画家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数码要闻

Zen 7 首度现身 AMD 官方路线图:定位“下一代”AI 增强架构

亲子要闻

为什么没人晒这样的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