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 徐纪月 11月11日,是全国促消费的重要节点“双十一”购物节。就在这一天,深圳华强北街道动员辖区十一万商事主体共同签署《华强北诚信经营十一条》,并将每年11月11日确定为“华强北诚信倡议日”。这一设定寓意深远——越是生意火爆之时,越要牢记诚信为本;越是竞争激烈之际,越要坚守诚信底线。
![]()
诚信,是华强北45年发展历程中始终不变的根基,更是华强北永远的第一竞争力、第一底线。这份凝聚市场、政府、商协会和顾客群体四方共识的制度性文件发布,标志着这片久誉全球的“中国电子第一街”,正迈向“全球诚信第一街”,推动形成更加规范、高效、诚信的市场秩序。
半年磨一剑:有为政府规范有效市场
此次发布的《华强北诚信经营十一条》,是华强北广大商户、监管部门共同研制、共议共创的成果。自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起,华强北街道启动“诚信经营提升专项行动”,历时半年,组织召开十余场座谈会,面向35个专业市场、11.5万家商事主体和境内外客商、“两代表一委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累计收集有效建议430余条。
![]()
在此基础上,华强北街道会同行业协会及商会代表多轮修订,最终形成覆盖明码标价、质量保障、履约信用、支付安全、数据保密、绿色经营、共治惩戒、国际互信等全链条的十一条行业诚信公约。这份公约既是市场自治的共识成果,更体现了政府的制度保障。通过政府主导、协会协同、商户执行的多元共治体系,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高效闭环。
全域践约共行:以新型生产关系支撑新质生产力
在双十一“华强北诚信倡议日”当天,《诚信经营十一条》在辖区各市场、商场群同步发布,全域11.5万家商事主体共同见证,形成“人人签约、户户亮牌、全域共守”的新局面。街道同步在辖区市场设立“诚信服务台”“诚信公示区”,并推出商户诚信积分制度对守信企业给予政策激励、品牌宣传、信用加分等。
在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的今天,诚信不仅是商业美德,更是重构生产关系的重要机制。《诚信经营十一条》正是华强北探索“制度型开放+市场型创新”路径的关键举措,让信任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制度土壤,并不断通过建立透明、公正、可预期的市场规则,促进技术、数据、资本、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
在实际执行中,诚信体系建设将带动形成更灵活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让诚信成为降低创新成本、释放要素活力、扩大内需的“制度红利”。一方面,通过诚信支付、售后保障与价格透明,形成可持续消费信任链条,营造高质量消费环境,不断扩大内需。另一方面,通过信用担保、知识产权保护与履约记录机制,构建创新风险共担的分配体系,让创客敢于试错、勇于创新;通过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打通创新主体间的数据与交易壁垒,降低沟通与交易成本,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制度支撑。
诚信治理还被纳入街区文明实践测评体系,与“文明华强北”共建行动、廉洁街区建设形成联动闭环,让文明风尚、市场信任与廉洁文化在同一张制度地图上共生生长。
以诚信为通行语言:展示中国市场化文明样本
随着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落地深圳,华强北正以“诚信”为通用语言,向世界传递中国市场的文明自信。
在“开放、共享、互信”的格局中,诚信成为华强北走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的“无形资产”,华强北将以《诚信经营十一条》为契机,推动与国际商会、行业组织建立信用互认机制,同时,建设“全球诚信采购专区”,为全球客商提供透明、公平、安全的采购环境。同时,通过跨境信用评价体系、智能支付风控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为国际合作搭建“信任桥梁”。向全球展示一个以制度信任支撑“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的中国样本。
从市场倡议到制度共识,《华强北诚信经营十一条》既是街区对全球客商的郑重承诺,也是深圳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制度激发创新、以诚信扩大内需的生动样本。
在这片1.45平方公里的创新热土上,“诚信”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策源第一街”的底色,成为支撑“湾区红树林式创新创业生态”可持续繁荣的最深根脉,让信任互联、要素互通,支撑技术创新与商业文明在这片土壤中共生共荣、向上生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