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些车企大字吹牛、小字免责手段被揭露,更多网友发现某些企业可不仅仅是在汽车行业,而是在他们深入的行业都是如此,利用夸张的手段,击垮其他企业,甚至可能危害中国制造,这似乎是为了他们的一己私欲。
![]()
在互联网车企的超强法务部昼夜研读法律法规之下,这类车企找到了合法合理吹牛的办法,那就是大字吹牛,然后用小字注释,而这些小字注释却实在太不显眼,然而一旦遭遇了相关法律问题,他们就能拿出来免除承担责任。
这种做法有多夸张?某热门车型为了凸显它的车身耐碰撞,宣称“全系标配2200MPa某超强钢”,然而离谱的是竟然不是汽车自身采用了如此高强度的钢材,而是用小字注释“某超强钢是指材质项目名称”,这牛可是吹破天了吧,而这免责的力度又如此让人无语,凸显出他们的法务部太厉害了。
还有车企宣传自己是“低温续航达成率第一”,而小字表明这里的低温是指5℃~15℃,然而以往汽车行业对低温的定义可是零下40°C;有车企说三电终身质保,然而首批车主如今已使用多年,他们终于到了需要换电池的时候,却被车企告知不符合免费换电条件,他们翻出了当初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释,犹如天书。
![]()
随着车企的大字吹牛、小字免责的做法被媒体广泛报道,有网友开始找出这类企业在其他行业的类似做法,发现这种做法已在多个行业泛滥,而推动这种做法泛滥成灾的正是这类互联网科技企业。
某企业的空调产品宣传“巨省电”,这让人想起了空调领先企业的“超省电”“酷省电”“真省电”等宣传定语,然而人家那是真正研发出了可以省电的技术,而这家企业却在消费者咨询客服的时候,告知“巨省电”竟然是系列名称,而不是省电的技术,这也能玩?
手机行业则被发现有企业宣称自家的拍照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然而眼尖的网友却发现它在宣传海报中的右下角用小字标注着“是产品设计目标”,也就是说它在手机拍照技术上并未取得真正的突破,但是已开始大事宣传了。
![]()
这些企业如此种种做法无疑颠覆了行业惯例,让网友以后对于这些特殊的名称、技术等都将陷入混乱,毕竟没有哪个消费者会真正去注意到这类小字免责的解释,而会被它宣称的技术突破所吸引。
然而这些产品最终会被消费者使用,而在使用后技术是否真正突破终将会被消费者发现,但是企业的法务部却已成为用文字游戏帮助企业免责,表面上企业短期达到了出名的目的,又带动了产品的销售,但是最终会影响口碑而反噬企业。
![]()
更严重的是这种浮夸风最终会影响中国整个制造行业,因为当大家都看到了吹牛就能快速赚钱,而那些老实投入巨资研发的却吃尽了苦头,长此下去谁还愿意投资研发,而没有真正的创新技术,将很难走出国门,毕竟在利润丰厚的欧美市场,人家那是对知识产权管理严格的,吹牛是那里没有任何市场,如此可以说这类企业是真的自私自利到极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