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农民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由于农民辛勤耕种,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每年都能实现大丰收,基本做到自给自足。这对于稳定国内物价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很多村民进城打工。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建筑、餐饮、制造业等工作,既解决了城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为其打工的城市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不过,就是有四位专家因提出“坑农建议”引发众怒,而这些离谱的建议,让人觉得脱离实际。而且,也寒了亿万农民们的心。建议这些所谓专家,应该少一些空谈理论,多一些实体调研;少一些离谱言论,多一些务实建议。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专坑农民的专家,究竟说了什么?
第一,紧盯农村土灶,无视工业污染
![]()
作为北大教授的陶澍,顶着“环保专家”的头衔,本来应该把精力放在推动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方面。而陶澍却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国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声称“中国农村烧饭、取暖产生的空气污染,每年导致几十万人死亡”。而此番言论一出,让不少农民感到气愤。为此,有不少人表示:陶澍不把精力放在工业污染、城市尾气排放上面,却和农村土灶较上劲,这又何苦呢?
事实上,农民烧土灶已经烧了千百年了,从来没有对当地的空气产生什么污染。相反,农村土灶烧出来的饭菜,已经成为很多中年人的回忆了。从目前来看,农民烧土灶用的是干草和枯枝,其对空气污染程度要远低于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而一些城市冬季出现雾霾天气,主要还是周边工厂排放废气过多,以及汽车排放尾气过大。
第二,认为老百姓太高,鼓吹降工资
![]()
前不久,知名经济学家李剑阁,抛出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观点:“低工资是我们的优势,现在老百姓工资太高,应该降到合理水平。”而李剑阁认为的老百姓工资太高,其中也包括农民、外来打工人。事实上,农民的收入不仅不高,而且还太少了。农民在地里辛苦劳作一整年,扣去肥料、农具等之外,净收入只有2-3万元,这样付出和收入实在是不成正比,现在应该提高农民收入。
此外,即使村民进城打工,他们从事的也是餐饮、制造业工人、建筑工人等。这些人不是经常要加班加点。而且,在工厂流水线上还要熬夜上夜班。特别是建筑工人在工地上从事的是搬砖、扎钢筋的工作。即使这些人每月能有几千元的工资收入,也要把钱用在赡养老人、孩子教育、支付房租等方面。所以,多数外来打工人日子过得紧巴巴,认为他们工资太高,鼓吹降工资,这实在是不符合实际情况。
第三,建议农民不要使用收割机
![]()
如果说前两位专家的言论让人感到气愤,而经济学家王福重的话,就让人感觉他严重脱离实际了。王福重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农民种完地就睡大觉,剩下的就等种子自己生长,所以农民跟我们吃粮食的关系并不大,几乎没什么贡献。”实际上,农民并不是“撒完种子就完事”,而是要做浇水、施肥、除草、打药、收割、晾晒、储存等。显然,王福重的这番言论,让人觉得他缺乏农业方面的知识。
除此之外,王福重还建议农民不要使用收割机,理由是“收割机会污染环境”。事实上,收割机对环境的污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如果农民仅用手工收割庄稼的话,那么很可能会错过农产品的最佳收割期,弄不好成熟的庄稼都会烂在地里。事实上,使用收割机能够提高农产品的收割效率,减少农产品在收割时的损耗。
第四,大肆宣传焚烧秸秆的坏处
![]()
作为前《光明日报》评论部的副主任董郁玉,他曾大肆宣传焚烧秸秆的坏处。主要理由是,焚烧秸秆会污染当地空气,甚至会给飞机安全航行带来隐患。受此影响,很多地方都开始推出禁止焚烧秸秆。事实上,农民焚烧秸秆已经成百上千年,只要分批有序焚烧,并没听说过会对空气带来什么污染。
此外,农民焚烧秸秆之后,草木灰就是最好的肥料,而且还能把害虫给烧死。相反,如果不焚烧秸秆,把大量秸秆被直接埋入耕地中,往往会导致来年农作物的减少或兼收。从表面上看,董郁玉极力推动禁止焚烧秸秆,但实际上,有规划的焚烧秸秆对空气污染有限,而对于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