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帮助截瘫患者重获运动功能,华山神外脑机接口团队在上海先进事迹报告会分享创新故事

0
分享至

11月11日,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工作党委、市科委共同主办的“为国担当 勇为尖兵”先进事迹报告会科技专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嘉鸣,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出席会议。报告会聚焦上海“十四五”期间的重大科技进展,邀请七组先进团队与个人分享创新事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脑机接口团队,携上海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术患者小董共同登台,展示了脑机接口技术如何帮助高位截瘫患者重获运动功能,彰显了上海在脑机接口这一前沿领域的科技攻坚实力与“以人为本”的创新温度。


脑机接口(bci)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植入的电极,采集大脑活动时产生的脑电信号,再通过计算机解码,将信号变成机器可以理解的指令,用以控制机械手、外骨骼或鼠标键盘等外部设备。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方面潜力巨大,华山医院脑机接口团队已在研究中取得多项进展。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脑机接口团队吴泽翰医生在演讲中介绍,团队在这一工程中正扮演“超级枢纽”的角色,将患者与科研、产业创新连接起来。这份底气源于华山神经外科七十多年的传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史玉泉教授开创中国最早的神经外科,到本世纪初周良辅院士带领团队进入“精确导航时代”,实现毫米级手术定位 ,再到如今步入华山医院院长、脑机接口团队带头人毛颖教授带领的功能神经外科时代,团队得以解码大脑活动 。吴泽翰表示,正是站在一代代前辈搭起的“人梯”上,团队才有了技术和人才的底气,成为患者与创新企业之间的桥梁。


报告会现场,患者小董应邀登台。他于2020年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手术前“手上是一点劲儿都没有的”。2024年11月,小董在华山医院接受了上海首例全植入脑机接口植入手术。术后一年,他在现场分享了喜人的康复进展:出院后训练第九天,手就能微微举起圆球;术后半年,可以轻松抓举砖块和杠铃;术后一年,已开始握笔练习写字。吴泽翰医生也展示了小董亲手写的“谢谢”二字,这与他初见时“手连动都动不了”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毛颖教授用“惊喜”来形容他再次见到小董的心情。他指出,帮助患者恢复手的运动功能只是第一步。未来,团队更宏大的目标是实现语言功能的重建,解码患者心中所想,让失语者“说话”。毛颖进一步畅想,未来技术或能将信号输回大脑,让盲人“看见”世界,甚至通过意识唤醒长期昏迷的患者。“这条路很长,但我们坚信,这是通向未来的方向。”毛颖说。

华山医院脑机接口团队的探索是我国在该颠覆性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缩影。为打通从实验室到病床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已启动建设“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华山医院作为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建设的主体单位之一,牵头发起了“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创新联合体” 及“ibrain侵入式脑电数据联盟”,正构建“临床引领-技术突破-产业落地”的闭环,全力推进脑机接口的临床研究,切实履行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的使命担当。

喜欢就奖励一个“”和“❤”呗

上观号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2084文章数 7577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