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菲律宾可真是遭了大罪,先是台风“海鸥”带着15级阵风席卷中部,把宿务市变成一片泽国,主干道被1.5米深的洪水淹没,木质房屋像积木似的被冲垮,接着台风“凤凰”又紧随其后扑向北部,双重打击让这个国家瞬间陷入困境。
![]()
根据官方数据,这场历史罕见的台风灾害已经造成至少250人死亡,195万余人生活停滞,83万人受灾,1000余座房屋受损,电力、供水、通讯大面积中断,995个市镇停课、615个市镇停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早在11月6号就紧急宣布全国进入灾难状态,为期一年。
就在菲律宾民众在废墟中挣扎、急需救援的时刻,中国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灾情发生后,中国驻菲律宾使馆短短2小时内就发布了慰问声明,紧接着就敲定了援助方案——不仅提供现汇支持,还紧急调配了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的饮用水、食品、药品、帐篷等关键物资,这些物资通过国际援助数据共享平台精准对接,直奔重灾地区。
![]()
幕后更让人暖心的是,广东、福建等和菲律宾结为友省的地方政府,连夜调运1000吨预制菜、2000套应急照明设备,由中远海运“永盛轮”专船直送马尼拉港;在菲的中资企业和华人华侨更是冲锋在前,菲华商联总会迅速筹集1200万比索赈灾基金,哪怕自己的仓库被洪水浸泡,也毫不犹豫捐出全部未受损商品,华人微信群还变成了“应急信息枢纽”,实时共享安全路线和生存指南,避难所里同胞们两包泡面换一节充电宝的温暖场景,成了黑暗中的微光。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红十字会还和菲律宾红十字会搭起“24小时联合指挥部”,用无人机空投加冲锋舟陆运的方式,把物资直接送到吕宋岛北部重灾区,有灾民拿到标着“中国援助”的食品包时激动地说,这些压缩饼干和瓶装水让他们撑过了最危险的72小时。
很多人会问,中国为啥这么果断地援助菲律宾?其实答案很简单,首先是人道主义精神,灾难面前生命至上,不管国家间有啥分歧,看着邻国人民受苦,我们不能坐视不理。而且中菲一衣带水,千年以来就有“共御风浪”的传统,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到明代苏禄王访华,两国人民的情谊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援助从来不带任何政治条件,纯粹是出于友好情谊,这和某些国家象征性的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有的国家承诺的援助迟迟不到位,有的国家援助金额还不及对菲军售金额的0.3%,而中国过去十年已经累计向菲律宾提供了超2100万美元的灾情援助,从“海燕”台风时的1万吨大米,到“雷伊”台风时的400万美元物资,再到这次的紧急驰援,每一次都实打实解决问题。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灾难来临时“邻里守望”的实际行动,是不管遇到啥情况,都坚守人道主义底线的担当。
中国的及时援助,不仅给菲律宾灾民带去了希望,也让世界看到了邻里相处的正确打开方式。你觉得中国的这份援助,最打动你的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官媒信息来源
• 央视新闻+2025年11月11日+《视频丨外交部:出于人道主义中方已向菲方提供援助》
• 新华网+2025年11月11日+《菲律宾受多轮台风袭击 外交部:已向菲方提供援助》
• 光明网+2025年11月11日+《中方就菲律宾遭受台风灾害向菲人民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