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自废武功!德国为了“环保”,亲手炸掉了核电站,企业家含泪逃离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大家好,这里是北境翁,今天要讲的是一件让人既震惊又唏嘘的事。德国动用炸药彻底拆除功德雷鸣根核电站,此前还爆破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墨尔堡燃煤电厂。此举令一众环保激进派拍手称快,高呼“去工业化里程碑式的胜利”。可全球观察者却看得目瞪口呆,难以理解这种自断命脉的操作。

曾几何时,德国还是欧洲电力输出的核心引擎,如今却不得不依赖法国的核能、挪威的水电勉强维持运转;工业用电价格飙升至中国的2.5倍,居民电价更是达到中国水平的六倍以上;化工巨头巴斯夫、汽车领军企业大众接连宣布在中国投资建厂,千亿资本持续外流,产业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

德国究竟是在追求绿色理想,还是在自我毁灭?明明拥有成熟稳定的能源体系,为何甘愿被极端环保思潮裹挟,走上一条近乎自残的发展道路?





极端环保主义绑架国家政策

这一切的转折点,要回溯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技术灾难,竟被部分激进环保组织包装成“核能末日”的象征,迅速转化为政治杠杆,撬动整个国家能源战略的根本性转向。

回顾2010年之前的德国,堪称欧洲能源强国典范:依托煤炭与核能双轮驱动,电力不仅完全自给,还能大量输往法国、比利时、荷兰等邻国。低廉而稳定的能源成本,成为支撑其高端制造业——尤其是汽车制造与精细化工——长期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基石。

然而福岛事件后,绿党势力趁势扩张,以极具煽动性的口号席卷舆论场:“核电站就是城市边的炸弹”“燃煤等于慢性自杀地球”,将复杂的能源议题简化为情绪化对抗,成功煽动公众对传统能源的恐惧。

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德国政府迫于压力推出激进能源转型方案:永久关闭全国17座核电站,关停近六成燃煤发电设施,全面转向风力与太阳能发电系统。

但决策层忽略了一个致命现实:风光发电高度依赖自然条件,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模式。晴朗有风时产能充沛,一旦遭遇连续阴雨或静稳天气,发电量可能骤降至总需求的10%以下,根本无法满足一个工业化大国的基础负荷。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环保诉求逐渐滑向荒诞境地:开采煤炭会破坏蚯蚓栖息地,架设高压线路会导致蜜蜂迷失方向,连风机塔都被指控干扰候鸟迁徙路径。



基于这些牵强理由,各类建设项目频频遭到诉讼阻挠。环保原本应是发展的底线保障,却被异化为发展的最大障碍。而执政者为争取选票,屡次向非理性诉求低头让步,导致国家能源规划陷入严重失衡。



能源缺口,高价天然气气

真正的危机,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集中显现。新能源供给不稳定、传统电源被大规模淘汰、俄气供应中断且价格飞涨——三重打击叠加,使德国能源体系濒临崩溃边缘。

在大量关停核电与煤电之后,德国电力结构极度依赖波动性强的可再生能源和少量残存火电作为补充。

到了2023年,德国历史性地从电力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每年需从法国购入超过100亿千瓦时的核电,从挪威引进50亿千瓦时的水电,才得以维系基本的社会运行。



一旦法国因自身核电检修减产,或挪威因干旱导致水电不足,德国立刻面临供电紧张局面,只能采取强制性工业限电措施。

为应对新能源的间歇性缺陷,德国过去长期依赖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价格便宜、输送稳定,是调峰补缺的理想选择,广泛用于工业供热与家庭供暖。

但随着地缘局势恶化,极端环保团体宣称“俄气带有道德污点”,坚决反对继续合作;同时在美国施压下,德国被迫转向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LNG)。



美方LNG必须经历液化、远洋运输、再气化等多个环节,物流成本高昂,最终售价约为俄气的三倍。这一转变直接推高了全德能源开支。

数据显示,2011年德国工业电价仅为每千瓦时0.8元人民币,如今已攀升至1.9元,超出中国同期水平2.5倍;居民用电单价也从当年的0.5元跃升至3元以上,相当于中国的六倍多。作为现代工业“血液”的电力,已然演变为沉重负担,企业和民众均不堪其苦。





资本出逃,去工业化成定局

电价是制造业的生命线。当能源成本失控式上涨,德国引以为傲的工业优势便迅速瓦解,去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资本与企业纷纷另寻出路。

德国央行统计显示,近五年来资本净流出规模创下历史新高,较此前平均水平增长三倍。平均每两家本土制造企业中,就有一家正在筹划或将生产线转移至海外,主要目的地为中国与美国——前者提供低成本能源与高效审批环境,后者则具备成熟的供应链配套。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莫过于化工巨头巴斯夫的重大布局:投入超100亿欧元,在广东湛江打造全球最先进的智能一体化生产基地,核心生产流程逐步迁移至中国境内。



汽车行业龙头大众集团也在加码中国市场,斥资逾200亿元人民币在合肥建设全新新能源汽车工厂,聚焦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就连西门子这样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也将部分精密部件产能迁往美国德州。

这些企业的撤离,带走的不只是资金与就业岗位,更是德国数十年积累的技术壁垒与产业链主导权。讽刺的是,某些环保组织对此欢欣鼓舞,称“机器轰鸣消失、虫鸣鸟叫回归”是生态文明的胜利。

他们未曾意识到,若失去强大的工业基础,高福利社会将难以为继,科技创新动力也将枯竭,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德国从世界工业强国蜕变为依靠农业与旅游业维生的二线国家。



更具黑色幽默的是,极端环保力量仍在阻碍新兴产业落地。马斯克原计划在德国复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快速建设模式,结果项目推进缓慢,两年时间仍未完成基础施工。

原因在于环保组织以“保护蛇类冬眠洞穴”“违反鸟类迁徙保护条例”等理由频繁提起诉讼,大量时间消耗在与蜥蜴、蚂蚁相关的法律纠纷中。无奈之下,马斯克转战美国得克萨斯州建厂,才摆脱繁琐束缚,实现高效投产。





对比中国:环保与工业并行

反观中国,走出了一条兼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务实之路。我们从未否认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始终坚持“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的辩证思维。

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森林覆盖率由12%提升至25%,治理沙漠化土地超过6000平方公里,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的生态愿景;与此同时,并未因环保目标牺牲工业发展,而是通过技术革新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

目前,全球八成以上的光伏组件、六成以上的风电设备由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第一,远销欧美亚各大市场;工业电价始终保持相对稳定,仅为德国当前水平的37%,既保障了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又借助清洁能源替代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强度。



中国的“双碳”战略,绝非简单粗暴地“一刀切”关停工厂,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钢铁行业推广氢基低碳冶炼工艺,化工领域构建循环经济链条,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风光储一体化”项目。这种立足实际、注重实效的绿色发展路径,既守住了实体经济根基,又达成了环境改善目标,真正做到了“鱼与熊掌兼得”。



环保不是“自废武功””

德国当前的困境,本质上是将“环保”与“发展”人为对立,受制于极端环保主义的情绪化叙事,陷入了“为环保而环保”的误区。

真正的绿色转型,绝不意味着摧毁现有工业体系、退回到低生产力状态,而应依靠科技进步,使传统产业更加清洁高效;也不应依赖行政命令强行关停电厂,而需建立多元互补的能源供应网络,确保安全与可持续并重。

中国的实践充分证明:环境保护与工业进步完全可以协同共进,甚至相互赋能。当环保成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当工业反哺环保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撑,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这才是绿色未来的正确打开方式,也是德国亟需反思与借鉴的方向。



对世界各国而言,德国的经历是一面清晰的镜子:既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也不能走向极端化;既要推动低碳转型,也不能动摇工业根基。

唯有像中国这样,坚持实事求是、创新驱动、统筹平衡的发展理念,才能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找到最优解,既守护好自然家园,又牢牢占据发展高地。

毕竟,人类文明的进步,从来不靠摧毁已有成果来实现,而是通过科技突破让生活更美好、让发展更可持续。这,才是每一个负责任国家应当坚守的根本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啊,除了健康,什么都是浮云!(深度好文)

人啊,除了健康,什么都是浮云!(深度好文)

心情励志美文
2025-09-28 22:47:52
特朗普41岁次子讲述原生家庭:父亲定下六不准,母亲“又美又凶”

特朗普41岁次子讲述原生家庭:父亲定下六不准,母亲“又美又凶”

法老不说教
2025-11-07 15:24:59
场均25分+46%三分,拿着2000万,打出巨星数据,他该入选全明星!

场均25分+46%三分,拿着2000万,打出巨星数据,他该入选全明星!

大卫的篮球故事
2025-11-12 08:52:20
上海警方通报,王导秦雯彻底翻车!

上海警方通报,王导秦雯彻底翻车!

梳子姐
2025-11-11 18:12:12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李鹏总理儿媳罕见留影,五官端正长相大气,爷爷功勋卓著比肩元帅

混沌录
2025-11-11 22:06:07
沙特不续签,人民币形成闭环体系

沙特不续签,人民币形成闭环体系

诗意世界
2025-11-11 23:12:45
丰田埃尔法2026款发布:人民币23.6万元起

丰田埃尔法2026款发布:人民币23.6万元起

元宝课堂
2025-11-11 16:03:03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上海正在面临大规模人口迁移!

深度报
2025-11-11 21:39:10
常州小米SU7爆燃原因曝光:改装过的锂电池着火

常州小米SU7爆燃原因曝光:改装过的锂电池着火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1 15:48:49
县委书记被双规,他的妻子去找市委书记,不久县委书记官复原职

县委书记被双规,他的妻子去找市委书记,不久县委书记官复原职

乔生桂
2024-08-28 10:45:06
险胜!字母30+8克莱全队第一,状元26+9真尽力,湖人弃将26+5立功

险胜!字母30+8克莱全队第一,状元26+9真尽力,湖人弃将26+5立功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11 12:21:17
沈伯洋祸害全家!家族海内外资产被冻结、面临破产,子女留学被拒

沈伯洋祸害全家!家族海内外资产被冻结、面临破产,子女留学被拒

杜鱂手工制作
2025-11-10 15:53:09
俄乌两国为何要死磕红军城?尊严与政治背后多重博弈

俄乌两国为何要死磕红军城?尊严与政治背后多重博弈

史政先锋
2025-11-11 15:46:36
朝鲜足球再创世界杯奇迹:男女足U17双双在世界大赛闪耀

朝鲜足球再创世界杯奇迹:男女足U17双双在世界大赛闪耀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1 23:36:31
于海青:为何说军队纵深反腐牵动着无数普通老百姓的内心?

于海青:为何说军队纵深反腐牵动着无数普通老百姓的内心?

于海青
2025-11-12 01:07:04
对于普通人来说,房价不能再跌了,再跌很多家庭会破产!

对于普通人来说,房价不能再跌了,再跌很多家庭会破产!

装修秀
2025-11-11 11:30:03
停火协议作废!哈马斯自毁最后活路,向国际求助也再无人相信

停火协议作废!哈马斯自毁最后活路,向国际求助也再无人相信

知兵
2025-11-11 14:10:56
深度长文:通俗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收藏了!

深度长文:通俗理解爱因斯坦的广义和狭义相对论,收藏了!

宇宙时空
2025-11-09 09:02:37
29+5!19+4!拿着童工合同,你又打成了超巨,不愧为广东最稳之人

29+5!19+4!拿着童工合同,你又打成了超巨,不愧为广东最稳之人

多特体育说
2025-11-12 00:37:40
大笑,勇士队吉米·巴特勒的新发型让斯蒂芬·库里捧腹

大笑,勇士队吉米·巴特勒的新发型让斯蒂芬·库里捧腹

好火子
2025-11-11 13:38:05
2025-11-12 09:55:00
云景侃记 incentive-icons
云景侃记
岁月无情,人有情
3010文章数 12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头条要闻

牛弹琴:印巴首都接连发生惨烈爆炸 莫迪动向不同寻常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澜沧古茶暴雷:经销商库存压顶 收入暴降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教育
旅游
亲子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教育观察:选择医学专业前,很多人不知道的行业秘密!

旅游要闻

2025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筑开幕

亲子要闻

周末加班,多孩压力,母亲焦虑:出路在哪?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