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刊载于11月11日香港中通社
香港新闻网11月11日电(记者 王丰铃)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不满一个月,已多次涉台踩红线,中方表示强烈抗议,创下日本首相外交事故纪录。
高市早苗7日在国会答问时宣称,若中国大陆对台湾出动军舰并使用武力,可能会构成“存亡危机事态”。据日本法律,一旦构成所谓“存亡危机事态”,自卫队可行使集体自卫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0日三问高市早苗,到底想向“台独”势力发出何种信号?是否企图挑战中方核心利益、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究竟想把中日关系引向何方?林剑表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
这是中方近期第二次对高市言行表示强烈抗议。高市10月31日、11月1日在社交媒体连续发布两条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台湾当局人员会面消息,并称对方为台“总统府资政”,受到中方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高市究竟是外交模式不成熟,还是蓄谋已久?
青年日本学者、察哈尔学会研究员陈洋11日接受香港新闻网、香港中通社专访,对以下问题作出解析 :
1、高市创了日本首相失败外交记录,上台即高调藉敏感问题挑衅,收到两次中方严厉谴责。高市究竟是政治外交不成熟,还是蓄谋已久为右翼修宪铺路?
陈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政治外交成熟与否,我认为需要进行对比,才能得出更为明确的答案。在正式就任首相之前,高市没有任何外交任职经历和外交经验,与前任首相石破茂一样,都是“外交素人”。但与石破茂不同的是,高市在就任首相后,不论是出席马来西亚东盟峰会,还是在日本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总体表现尚可——没有像石破茂去年那样“孤独地”玩手机招致日本国内舆论批评,也没有做出太过明显的外交失礼举动。
![]()
2024年11月,时任首相石破茂在APEC会议期间看手机。(图/朝日新闻)
当然,这些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外交表现,若回到一些涉及日本与周边邻国乃至国际社会敏感问题上,高市对政治外交缺乏的深层理解、高市本人的政治外交不成熟就立刻原形毕露了。按照日本媒体的报道,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国会接受质询的答辩内容,是她自己准备的,没有事前接受相关省厅人员的建议和说明。这也就能理解为何高市在涉台问题上的表述会招致日本国内外的广泛批评,原因之一就是高市对自己太过自信,暴露了她在政治外交方面的笨拙。
高市近期在中日敏感问题上高调挑衅,意在笼络和安抚自民党内、日本社会的右翼和反华群体。在正式就任自民党总裁和日本首相之前,高市长年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但在今年10月的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期间,高市则放弃了参拜。高市此举确实是出于现实政治外交利益的考量,但也不免会让那些长期支持她的右翼、反华群体失望乃至愤怒,认为高市对周边邻国“服软”了。因此,高市近期在涉华敏感问题上进行挑衅,可以说是在安抚自民党内外的右翼、反华群体,展现自身的“强硬立场”。
2、日本国内对于高市做法的评价如何?政坛、民间对此举支持多,还是批评多?
陈洋:日本国内舆论对于高市早苗的做法存在褒贬不一的态度。
一方面,日本国内存在一批天然的右翼反华群体,他们从不会基于客观理性来辨别是非,而是盲目固执地支持任何反华、对华强硬举措,即使这些行为本身无助于日本国家利益。因此,我注意到在日本社交网络上,就有不少日本网友表态支持高市,呼吁高市应该更加强硬。
![]()
2025年11月,高市早苗在APEC会议期间的外交表现受到关注。(图/共同社)
另一方面,日本国内也不乏正义、有识之士,他们对高市近期的一些言行举措表达了担忧。比如,前首相野田佳彦、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就批评高市在国会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再如,作为日本主流媒体的《朝日新闻》、《东京新闻》等则在社论中批评高市相关轻率的言论。
鉴于这样的现状,只能说高市采取的对华强硬或挑衅做法确实有其固定的支持群体,但同时日本国内也不乏牵制力量,不会纵容高市在对华问题上肆意妄为,破坏日本国家利益和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中日刚进行高层接触,就被高市撕毁“外交地毯”,接下来的中日关系去向何方?
陈洋: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期的言行,将不可避免的对中日关系造成影响,而中日关系今后将向何方,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的一大背景是,不久前的10月31日,中日两国领导人在韩国庆州举行了中日领导人会谈。当时,高市向中方郑重表态称,“在台湾问题上,日本将坚持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中的立场。”但不到两周时间,高市就在涉台问题上大放厥词,这将破坏中日之间的政治互信基础,削弱中方对高市内阁的信赖,甚至让中方今后很难再相信日本首相的政治承诺和政治表态。这或许在短期内看不出任何明显的变化,但从中长期来看,无疑将影响中日之间的一些正常交流,或让一些已恢复的交流活动再次陷入停滞,对于中日关系未来长远发展显然是不利的。
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感受到中国的强烈不满,日本方面也开始主动进行回调,消除高市言论的消极影响。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木原稔11日在记者会上就强调,日本政府关于台湾的立场没有变化。
![]()
2014年,高市早苗与安倍晋三在日本国会。(图/时事通讯社)
因此,今后中日关系将会如何,我认为更主要还是在于高市内阁会否在涉台问题上谨言慎行,把“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等政治共识落到实处;能否恪守和履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就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作出的明确规定,确保中日关系根基不受损、不动摇。
4、中方给出“三个严重”和“两个强烈”的措辞回应。是否说明高市引发的问题已非常严重?若高市再做出过分行径,中方对高市会否出制裁措施?有哪些可以用的手段?
陈洋:是的,这样的措辞在中国外交语言中已属于非常高级别的警告和抗议。一方面,这反映出中方认为高市的相关言行已触及了中方的政治底线与核心利益。另一方面,外交语言的升级也反映出中方从性质上将该事件定义为“严重”而非一般的“关切”或“遗憾”。这为后续可能的反制措施提供了政治和道义上的铺垫。
如果高市早苗再作出过分行径,并触及中方认为的核心利益,那么中方是有工具也有先例对个人或关联方采取针对性反制的,但真正会不会、会到什么程度,我想会受政治与战略考量限制,难以轻易断言。
至于中方可用的手段,其实有很多,包含召见日本驻华大使;暂停或取消高层互访;暂停双边文化或学术交流、体育或地方交流活动;禁止其本人及直系亲属入境中国等。
5、注意到高市又开始指责中方驻日外交官言论,大肆炒作扭曲事实。如何看待?
陈洋:其实,高市内阁的做法是在混淆舆论视听。此次问题的本质是高市先在日本国会发表涉台错误言论,由此引发中国驻日本外交官在社交平台发表相关的批驳言论。始作俑者是高市,而非中国驻日外交官。事实上,高市的涉台言论本身一经发表就在日本国内引起广泛的争议乃至批评,但高市内阁却有意将舆论的矛头引向中国驻日外交官的言论,可以说是在扭转日本舆论关注焦点,将遭受批评的对象从自身引向中国驻日外交官。
如何厘清驳斥,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明确起点是谁挑衅谁。高市的言行首先突破外交底线,中方发声是正当回应,而非无端“攻击”,中方只是“回应挑衅”而非“发起争端”。
第二,强调外交发言的性质。中国外交官的表态属于捍卫国家主权和立场的职责行为,而非“个人攻击”。日本方面把这类声明定性为“威胁”,是对外交常识的歪曲。
第三,重申原则,不陷入高市的叙事陷阱。中方一贯尊重日本内政,但绝不接受任何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尊严的言行。
6、接下来,高市会否做出更偏激的举动,可能是什么?如何收场?
陈洋:接下来最应该关注和警惕的就是高市在历史问题上的言行举措。如上所述,正式就任首相前,高市长年高调参拜靖国神社,而今年在当选自民党总裁后之所以没有在“秋季例行大祭”参拜靖国神社,并非高市的历史观完全扭转,而是出于当时的现实政治利益考量。由于靖国神社每年春秋两次例行大祭和“8.15”战败纪念日都会招来不少右翼人士的参拜,所以高市会否在明年春秋或“8.15”战败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尤为值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高市的“政治导师”安倍晋三2012年底再次出任首相后,曾于2013年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那么自诩为“安倍路线”继承者的高市,也不排除明年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可能。此外,高市也有可能在某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发表历史修正主义言论,否定和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等。
至于最终如何收场,我想只有当高市的言行对日本国家利益造成立竿见影、不可承受的巨大损失,导致自民党内和日本国内出现压倒性批评时,高市才能彻底改变立场,否则她将不断在敏感的边缘疯狂挑衅。(完)
本文刊载于11月11日香港中通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