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毓肥
刚刚过去的特斯拉股东大会,是马斯克有史以来最「疯狂」的一次。
过去六年,从电池日、自动驾驶日,再到 AI 日、赛博派对等等,都是马斯克将特斯拉维持在「智能电动出行企业」的身份内,然后对未来愿景泼洒灵感。
到了今年,马斯克用两句话,将特斯拉正式升维至「人工智能软硬件服务企业」:
「自研 AI 5 芯片,算力升至 10 倍,能耗仅为英伟达三分之一」;
「自建芯片制造工厂 TeraFab」。
在马斯克眼里,未来特斯拉超过 8.5 万亿美元(超过 60 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值想象力,都来自于以上两句话。
8.5 万亿美元是什么水平?截止至发稿时美股股价,比起英伟达+台积电的市值总和,还高出了八个丰田。
我们无法预估 8.5 万亿美元市值能否实现、何时到来。但今天,就着上周马斯克放的「卫星」,我们可以大概帮大家回答下面两个半问题:
特斯拉的下一代芯片算力有多恐怖?
特斯拉自制芯片的可能性有多高,代价有多大?
![]()
最强具身智能芯片
新时代,得给马斯克一个新定语。
以前聊 FSD Chip 的时候都说「车端芯片第一梯队」,但到了即将在 2026 年底量产的 AI 5,车早已不是它的唯一落脚点,一切特斯拉的具身智能产品都会搭载 AI 5。
![]()
譬如 Optimus 人形机器人,就会有两个版本,分别搭载估算为 720TOPS 算力的 AI 4,以及使用 AI 5 芯片的高配版(官方 PPT 疑似失误,写了 A14/A15)。
那么问题来了,AI 5 有多强?
早在去年 6 月底,马斯克就已经在 X 上预告,下一代特斯拉 HW 5.0 将会命名为「AI 5」,原因是不仅为智能驾驶研发,更要适用于AI 训练、人形机器人等全链路 AI 服务。
而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AI 5 芯片的设计目标,就是达到 AI 4 的「10 倍性能」。
当然,我们的分析会比马斯克目前爆出来的料,稍微详细一点。
上周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放出这样一张 PPT:
![]()
PPT 上标明,AI 5 芯片会拥有相比于 AI 4 方案拥有「9 倍内存容量、5 倍强化块量化+SoftMax 性能、10 倍原始计算能力提升」。
以及最终,AI 5 实现了「50 倍总体计算性能提升」。
考虑到 AI 4 单片算力就已经接近 360TOPS,这意味着 AI 5 大概率会突破单芯片 3000TOPS 的大关,喊一句「目前最强具身智能芯片」并不过分。
至于这个「50 倍计算性能提升」,又是什么概念?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特斯拉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直接芯片对手——英伟达。
从 2020 年小鹏 P7 搭载的 Xavier,到2025 年极氪 9X 搭载的 Thor-U,这中间也「不过」25 倍左右的实际算力提升。
当然,马斯克说 50 倍,并不是他重新发明了摩尔定律,而是「软件定义芯片」的一种体现。
最新一代的英伟达 AI 芯片架构叫「Blackwell」,极氪 9X、理想 i8 上搭载的 Thor U 就是基于这一架构制造。
![]()
Blackwell 在同样半导体工艺、同样功耗下,如果不考虑算法优化的话,实际运算性能相比前代架构并没有质的飞跃,顶多「按部就班」,同功耗下并未翻倍。
但得益于对全新微张量缩放算法、4 位精度量化的支持,英伟达号称同价位型号实现了「7 倍」的 AI 综合性能提升。
软硬一体的甜头,马斯克也想尝尝。
Block Quantization 块量化,是人工智能离线推理运算中,近期兴起的一种技术路线,通过分块处理、优化不同块的量化策略,从而减少内存的占用。
从 MoE 专家大模型,再到块量化,本质上都是在硅基半导体走到边界效应尽头之后,业界在软件上对深度学习的优化手段,而这需要硬件匹配。
于是 AI 5 诞生了,甚至马斯克已经规划到了 AI 6,但那个大概率要到 2028 年了。
我们今天先重点聊 AI 5,如果刨去前面提到的软件性能提升,它在纯硬件上能否支撑马斯克抛出的 8.5 万亿美元市值蓝图?
![]()
数字说话
事实上,我前面的分析都算保守的。
因为在马斯克的 PPT 里面,AI 5 和 AI 4 是直接对比的,而 AI 5 只有一颗芯片,AI 4 有两颗,每颗估算为 360TOPS 。
这意味着,理论上 AI 5 的最大算力可以达到 7200TOPS ,一颗 AI 5 顶 10 颗 Thor-U!
即使最终「只」维持在单芯片 3600TOPS,特斯拉也成功捍卫了最强车规级芯片的名头——而且我个人更倾向于猜测 7200TOPS,原因下面会提到。
这也是继 2023 年制造出地表带宽最高的 AI 芯片之后,特斯拉再次以车企(暂时)的身份,摘下芯片界的又一个「最」。
然而特斯拉造芯片,历来不只算力强,带宽更是恐怖——这也是 AI 时代造芯的核心竞争力。
从去年开始,一则报道就被广泛传播:「特斯拉 AI 5 芯片将由台积电和三星共同制造。」
![]()
严格意义上讲,同一枚芯片两个代工厂的可能性不大,苹果 2016 年吃过巨亏,特斯拉大概率不会这样押宝。
事实上,这则报道背后的事实,可能是这样的:
AI 5 芯片会交由台积电光刻机制造,但内存封装会在三星。因为三星有能力提供超高带宽的 HBM 内存。
马斯克的 PPT 里面提到,AI 5 会拥有 9 倍的内存容量,配图则是单颗芯片配了 12 枚内存颗粒。
而目前三星即将工规/车规化的 HBM3 内存,正好是 24GB 起步,12 枚一共 288GB,刚好是 AI 4 两颗芯片一共 32GB 的 9 倍。
这也是我个人偏向于推测 AI 5 算力是整套 AI 4 十倍的原因。
至于总带宽,三星给出的 HBM3 最高理论值是 1180GB/s。如果 AI 5 可以在车上完全发挥出来,那将是人类第一次将超过 1TB 带宽的芯片放进车里。
![]()
作为对比,蔚来神玑带宽是 546GB/s、英伟达 Thor-U 带宽是 273GB/s。
但这又带来另一个问题:算力爆炸,功耗不也爆炸吗?
马斯克打了个包票:「AI 5 功耗大概是类似 Blackwell 芯片的三分之一」。
这句话的槽点在于,哪来的类似芯片?
我们只能用算力规模简单对比一下,去年炸场全世界的 B200,算力大概是 INT8 9000TOPS,功耗 1000W。
如果 AI 5 的算力去到 7200TOPS,而且马斯克关于功耗的说法没吹牛,那么 AI 5 的实际功耗大概是不到 250W,勉勉强强能放进车里(蔚来四 Orin X 理论功耗也要 200W 了)。
所以,AI 5 最终的画像大概是这样的:
单芯片设计,理论最高算力接近 7200TOPS,理论带宽超过 1TB,功耗大概是 250W 上下。
又是一颗创造车规级历史的芯片,又是 Designed by Tesla。
![]()
特斯拉芯片工厂
然而马斯克对芯片的渴望不止于此,按照他在股东大会上的自信,就差把「没人比我更懂芯片」说出来了。
特斯拉的工程文化中有一个词高频出现,叫「垂直整合」。譬如全链路电池自研自产,譬如率先掀起一体压铸车身狂潮。
到了 AI 时代,芯片就是发动机、电机、电池、变速箱,马斯克不会允许命脉被其他企业把控。
尽管 AI 5 已经是最「美国」的一枚特斯拉芯片——芯片部分会在台积电的得克萨斯、亚利桑那两所工厂制造;内存则来自三星韩国本土工厂。
但马斯克已经开始畅想特斯拉晶圆厂的未来。
![]()
上周股东大会上,他这样说:
「我们跟三星台积电关系都非常好,但即使是我们能想象到的最好情况,芯片产能都不一定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沉默一秒钟之后,马斯克缓慢说出了他的计划:
「也许我们是时候建一座 TeraFab 了」。
Fab,全称是「fabrication plant」,半导体制造工厂。每天有千万计的芯片从 Fab 中发往全球。对于 AI 时代来说,Fab 就是带动齿轮的发条。
特斯拉的工厂历来叫 Gigafactory,为了强调芯片改名为 Fab 可以理解,至于 Tera,这也是面向未来的称呼了。
![]()
2013 年 11 月,Gigafactory 概念问世;2016 年,Giga Navada 内华达超级工厂开始制造电芯。
10 年前人类的信息存储还停留在 GB(Gigabyte)阶段,如今 TB(Terabyte)级别的数据流正蓄势待发,这就是 TeraFab 名字的意义。
不过,虽然马斯克已经强调「它必须实现(It's gotta be done)」,但 Fab 本身建设的难度,完全不亚于任何一座超级工厂,甚至尤有胜之。
我们就以距离特斯拉总部超过 1500 公里的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下面简称 AZ 厂),来举个例子。
今年 1 月份,AZ 厂已经开始制造 4 纳米制程的芯片。此时距离这座工厂宣布建厂,大概过去了 56 个月。
假设以今年 11 月马斯克掷地有声开始算,按照台积电 AZ 厂的节奏,那也是 21 世纪(参数丨图片) 30 年代的事情了。
即使特斯拉学到了中国速度,也并不是 AI 5,甚至 AI 6 这两代芯片可以期盼的时间节点。
另一方面,Fab堪称吞金巨兽。
继续举例子,AZ 厂的官方投资数字是两期一共 400 亿美元,约合 2848 亿元人民币。
而根据今年三季度财报,特斯拉现金及等价物储备为 367.82 亿美元。
TeraFab 是马斯克最近十年最宏大的目标之一,也是最烧钱的目标,这个可能没有之一。
就连黄仁勋听到马斯克的计划之后,面对媒体也说了一句:「你很难把芯片工厂建到台积电这样的水平」。
![]()
但可以确定的事实是,马斯克眼中特斯拉的未来,已经彻底从汽车,转变为芯片驱动的人工智能服务,从无人出行,到人形机器人。
他的薪资计划限期是十年,也就是截止至 2035 年,届时这位 64 岁的老头子,需要将特斯拉市值推到比美国单季度 GDP 还要高的水平。
有关芯片的执念和决意,会让马斯克创造人类科技史上最大的 AI 企业吗?
没人敢打包票,但他已经在路上了。
(完)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