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向来不是好惹的。
11月5日,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宣布获奖名单,王传君凭借电影《春树》获得最佳男演员奖。
可他也没精心打扮了一下,一副恹恹的样子,获奖感言更是说得十分卑微:“是白百何的光芒照亮了角落的我。”
![]()
他的这个“影帝”当得似乎不太光彩,难怪,他在电影里占的戏份不过一个小块头,而大女主白百何却与奖项无缘。
就在两天前,白百何在微博上发声“还能这么操作......”
![]()
一石激起千层浪,白百何以超凡的勇气为自己鸣不平。
人们质疑声不断,觉得东京电影节水太深了吧,电影奖项都成了各方势力角逐的名利场了?
![]()
认真拍戏的人最后沦落成“路人甲”,却把最显赫的光环和头衔给了指定的人。
不要说淡泊名利是一个艺人的修养和美德,这样不合时宜的恭维是为“暗箱操作”的洗白。
敬畏表演,敬畏荣誉,这本身就是对艺术的尊重和热爱,明眼人都看得出的不公正,当事人又怎能装作若无其事?
01
销声匿迹很久的白百何,2025年一现身,就感觉是登上表演巅峰的节奏。
9月底,她主演的《罗目的黄昏》评选为第30届釜山电影节最佳影片。
![]()
另一部《春树》也传来了好消息,入围东京电影节,有望角逐最高奖项。
一部上乘的影片,女一号贡献了最大的看点,但釜山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被李芷媛斩获,白百何只能望洋兴叹,期待《春树》翻盘。
![]()
白百何用尽力气,打磨的两个角色,满心以为电影赢得嘉奖,自己总该也能赢得一个“最佳女主奖”了吧。
她志在必得,可最后的结局令她大失所望。她什么奖也没捞着。
东京电影节把最佳女主角奖颁发给了日本的福地桃子和河濑直美。《春树》也拿到了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
可戏份占比近80%的白百何却被移出了荣誉圈。
白百何不是圣人,对荣耀和光环,十分向往。尤其在遭遇了2017年的桃色风波后,事业一度陷入低谷,时隔八年,更需要一个响当当的奖项让自己重回巅峰。
东京电影节位列全球14个A类电影节之一,有着很高的含金量。
很多人靠着获奖的头衔逆袭改命,这沉甸甸的奖杯是通往名利场最有效的“入场券”。

在重奖面前,谁也不会主动退让,背后的博弈,简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死搏杀。
但评奖除了规则,还有很多因素左右奖项到底花落谁家。
白百何有苦难言,但她不是“沉默的羔羊”,这个一向敢怒敢言,横冲直撞的女演员,从来就不是好惹的。
白百何在朋友圈公开发声,还有“得鱼忘筌”的文案和“过河拆桥”的配图。
![]()
白百何出演的这两部戏,都属于文艺片,导演是张律。张律声称自己老婆罹患重病,需要花钱,而即将开拍前,定好的女演员放了他鸽子。
张律说急需一个靠谱的女演员让这两部戏一飞冲天。
白百何没计较很少的报酬,还帮着对接资源,并潜心钻研角色,她撇下所有事情,专门去成都体验生活,她用生活化的真实表现把一个北漂返乡女子演得活灵活现。
![]()
那眼神里的迷茫,游走在闹市的疏离感,看得人满怀心疼,白百何饰演的“春树”无疑是该剧的灵魂人物,没有之一。
张艺谋曾评价她:“女二号之下的剧本都是埋没了她的能力。”
但就是这样出色的表现,依然被大奖拒之门外。
一场看似没有一点悬念的获奖,结果成了白百何最大的意难平,究竟是什么力量,什么来头,让王传君毫不费力摘得了“最佳男主角”的荣耀?
或许,白百何所针对的矛头并不是王传君也不是张律,正是那深不可测的“一汪深水”,让她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
两部影片都获得的大奖,但女主角白百何却像一个局外人,始终被边缘化。釜山电影节,她全程自费,宣传片里竟然还没她。就连颁奖现场,她差点都被挡在门外。
东京电影节,更是在颁奖前两天,白百何就被告知回国,说影片没有得奖,信以为真的她只好打道回府。
结果,等着奖讯传来,白百何大惊失色,原来不是影片没获奖,而是获奖奖项没有她。
但他们低估了白百何,白百何的朋友圈这一操作才是最豪横。
02
1984年3月1日,白百何出生在山东青岛一个殷实的家庭。
白百何,天赋异禀,自小浑身上下就透出过人的文艺细胞。12岁时,她就来到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上学。
![]()
恰好赶上张艺谋筹拍《幸福时光》,他亲自来到北舞招募演员,白百何跃跃欲试。
虽然未能入选,但给张艺谋留下深刻的印象,建议她将来去考中戏或者北影。
后来,她一举考中中戏。
此时,歌手陈羽凡已经是炙手可热的歌星。后来,陈羽凡进入影视圈,在拍摄《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时和白百何出演一对恋人。
白百何为了搭上陈羽凡,可谓是煞费苦心。一番甜蜜的攻势下来,陈羽凡很快就中招了。
此时的白百何户籍上还叫“白雪”,陈羽凡公开的女友叫百合。于是,白雪就改作“白百何”,成了两人的结合体。
![]()
白百何靠着陈羽凡的资源,很快火出了圈。临到大学毕业,陈羽凡的求婚就让白百何喜上眉梢。
她成功打入京圈,这让她事业彻底开挂。
圈子的力量犹如波涛席卷,白百何遇到了业内大咖赵宝刚,于是,她很快参演了《我的青春谁做主》。
![]()
正是因为这次出演,她被著名经纪人王京华一眼相中,成为她旗下艺人。
从此,她一发不可收,出演了《说谎的爱人》《家,N次方》等。
让她彻底爆火的是,她和文章出演了《失恋33天》。这部电影一上映,就以势不可挡的热度,创下了3.5亿的票房神话。
![]()
这部低成本电影,打败了《非诚勿扰2》。白百何也顺理成章获得“百花奖影后”。
27岁的白百何,活成了最大的人生赢家。在《失恋33天》里,她饰演的黄小仙成了多少人的白月光。
她任性活泼,时尚靓丽,独立坚定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迷茫的心灵。
白百何把黄小仙一面坚强一面脆弱的矛盾性格拿捏得很有分寸。她成了“小妞电影”首席代言人。
一时间,她风光无限,与葛优合作《私人订制》票房更是飙升到7亿。
![]()
在《捉妖记》里,她成功塑造了霍小岚一角,更是创下了24.4亿的票房,成了当时内地影视上的票房冠军。
后来,她又出演了《滚蛋吧,肿瘤君》里的“熊顿”,凭借这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她获得“华表奖最佳女演员奖。”
她再一次刷新了票房纪录,被人称作“最能扛票房”的女演员。
![]()
无论票房还是演技,白百何成了神一样的存在。可正待她事业如日中天时,由于私生活的混乱,她迅速跌下神坛。
等舆论的阴霾散尽,白百何选择了重新上路。先后出演了《我们的婚姻》《我们这十年》《清明上河图密码》等口碑很好的影视作品。
![]()
但这都没有让她再次捧得金光闪闪的奖杯,沉寂八年,白百何太想拿一个大奖,让自己重拾往日荣光。
可是,从上桌到掀桌,在外人眼里,不过是一个笑话。
白百何,没有选择忍气吞声,她有不满,就果断翻脸,看似不体面,却让很多憋屈的艺人直呼过瘾。
大奖格外诱人,但很多奖项并不透明,里面总有惊人的黑幕、利益的交换、资本的操控、内定的人选。
![]()
所以得奖与否,也不一定全靠票房和演技。很多人只能自慰:得之我幸,失之我运。毕竟获奖者凤毛麟角,我们是千千万万的陪跑人。
03
有人说:白百何“输不起”,终究还是失了体面。以后出来混,似乎更难了。
但努力过后还是与掌声无缘,多少人能按耐住性子?
无独有偶,不甘与奖项无缘的刘亦菲,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
刘亦菲15岁凭借《金粉世家》一炮而红,先后在《天龙八部》《仙剑奇侠传》,《神雕侠侣》等影视剧中有不俗表现。
![]()
她是妥妥的“神仙姐姐”。后来,又凭电影《花木兰》拓展国际舞台,可谓是一个实力派演员。
![]()
可是,迄今为止,电视电影剧的三大主流奖,刘亦菲一个未得。
电视剧“飞天奖”“金鹰奖”“白玉兰奖”让多少人前仆后继,只为有朝一日,荣耀加身,身价倍升。
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更是多少艺人的角斗场,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只想着有朝一日,能获此殊荣。
然而,刘亦菲多次提名,却一次未中。有人拿奖拿到手软,有人却拼尽力气,始终无缘奖杯。
2024年,一部《玫瑰的故事》让刘亦菲火得一塌糊涂。很多人断言,来年的白玉兰大奖,非刘亦菲莫属。
![]()
2025年6月23日,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颁奖盛大开幕,最佳女主角奖项被宋佳摘得。
刘亦菲虽获得提名,却与最佳女主角奖失之交臂。
在提名晚宴上,她身穿LV高定盛装高调亮相,作为代表还走到镁光灯下,热情发言。
一时间,关于刘亦菲得奖的呼声此消彼长。
![]()
为了出席这次颁奖典礼,她不惜推掉了LV的品牌大秀活动。
刘亦菲满心期待这一次能实至名归。
可是,在颁奖当晚,刘亦菲却不见踪影。等着大奖揭晓,原来,是宋佳凭借“张桂梅”一角斩获最佳女主角桂冠。
![]()
不是刘亦菲演技不好,只是“张桂梅”形象太过高大上,活得真实又小资的“黄亦玫”只能甘拜下风。
这似乎是最合理的解释。
但刘亦菲无比失落的心情,谁人能懂?
她选择了不出席。有人替刘亦菲打抱不平,质疑白玉兰评奖有“作局”之嫌,但这种说辞很快淹没在一片欢歌笑语的获奖喧嚣声中。
谁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人设,“神仙姐姐”刘亦菲也不例外。
![]()
得不上主流大奖,即使再高的演技,也不被人青睐,你还得佯装体面,给别人喝彩,看似有格局,实则是委屈了自己。
刘亦菲因为缺席“白玉兰奖”,被骂到狗血喷头,神仙姐姐的人设也碎了一地。
你贡献了神级的演技,你以为这一次的荣耀轮也轮到你了,可你不过是引爆了奖项的话题。
04
评奖的标准,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准则。可奖项带给人的荣耀,却让人神魂颠倒。
且不说诱人的奖金,单是那个含金量十足的奖杯,就足以让人望眼欲穿。
![]()
人生,没有好走的路径。你要想冲上巅峰,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没有通天的本领,你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炮灰。
多少人忍辱负重,一路风雨兼程,直到雷霆过去,才好不容易迎来霁月风光。
也许有人不费吹灰之力,就频频获奖,有人却使出洪荒之力,也距离大奖遥不可及。
![]()
曾几时,去比赛,拿奖项,成了人们公认的成功路径,都觉得奖项就是实力的佐证。
有人因为获奖欣喜若狂,得意洋洋。有人因为奖项花落旁人极度沮丧,一蹶不振。
事实上,你心心念念的“奖项”的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内幕,和从未写到明处的“潜规则”。
看似合理的背后,藏着无法解释的荒诞。
![]()
我们从不怀疑高逼格的奖项,它公正、透明、周全、服众。但某些时候,确实存在有失水准,被某些人操控的嫌疑。
拿奖固然可喜可贺。不拿奖确实很难接受天上地下的落差,倘若没有预期,也谈不上失望,但明明成功触手可及,却转瞬即逝,真的让人心灰意冷。
说不在乎,明显是谎话。
不如尽早明白“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对抗外界的偏见。”
![]()
我们知道,我们很少会赢,但就是输,也要义无反顾去做认准的事。
得奖,是一种肯定和鼓励,更是一种成就的衡量,当得奖成了一个艺人的加冕,随之,也会成了他以后的枷锁。
所以,各大奖项,本来就是各方实力与势力的权衡,败下阵来,是绝大多数人面临的结果。
得奖是意外,不得奖才是常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