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11月9日)晚,伊势丹淡滨尼店的女经理站在即将关闭的店门前,对着最后一批顾客说:“能为您服务是我们的荣幸。希望在Shaw House或NEX再见到您!晚安,谢谢!”
![]()
说完,闸门缓缓降下。门内的员工和门外的顾客隔着下降的金属栅栏,相互挥手道别。这段视频成为伊势丹淡滨尼店结束30年服务的缩影。
![]()
如今租约到期,淡滨尼伊势丹的离开,给新加坡百货业“倒闭潮”带来又一次重击。伊势丹新加坡十年前就已关闭乌节路威士马广场(Wisma Atria)门店,后于2020年及2022后,接连关闭西城(Westgate)及百汇广场(Parkway Parade)两家门店。
百货商店的现状
翻开这份名单,每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历史:
拥有163年历史Robinson,曾是新加坡最古老的百货公司,2021年宣布永久关闭。
John Little则在2017年悄然退出新加坡市场,结束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经营。
BHG在今年早些时候将Bugis Junction旗舰店从三层缩减至两层,也是新加坡仅剩最后一家门店。
美罗(Metro)虽然获评“2021-2024年度新加坡最佳百货”,但为求发展,正在探索全球合作和概念店寻求转型。
据高岛屋(Takashimaya)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新加坡业务营收下降15%,利润下降20%,报告归结的原因是“通胀环境下的消费停滞和汇率不利”。
同样的场景,去年也在中国上演。
![]()
2024年6月,上海梅龙镇伊势丹关闭当天,一位60岁的阿姨冒着大雨赶来送别伊势丹的消息蹭冲上热搜。
![]()
同年4月,天津南京路伊势丹也宣布关闭。不少怀旧的消费者专程前来在留言墙上写下不舍。
![]()
全球的百货寒冬?
放眼全球,我们发现这是一场波及多国的现象。
在美国,Macy’s宣布关闭150家门店(占总数30%),从2016年至今已累计关闭320家,接近总数的一半。Sears已经破产,而JCPenney已在破产边缘挣扎。
在英国,拥有百年历史的Debenhams被收购转为线上平台。House of Fraser大规模关店,进入重组程序。
不过,在伊势丹大本营——日本的东京旗舰店也,却完成了逆势上扬,免税销售同比增长2.4倍,占年营业额10%以上。 新宿店增长17.6%、银座店增长29.1%。分析称,这主要得益于来自中国的游客红利。
既然日本能逆势上扬,回过头来,中国游客也是新加坡入境人口的主力军,可以依葫芦画瓢吗?
百货业态的多重压力
新元走强。随着新元兑换美元和日元的汇率持续走高,新加坡的消费者出国消费的意愿更高了,新加坡旅游局数据的显示,新加坡居民出境游在2024年以达到1040万次,已经回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准。
![]()
新元兑换日元
![]()
新元兑换美元
新柔特区的压力。随着新柔地铁的正式开通带来的便利,新加坡人去新山购物的意愿只会更强。
![]()
购物中心功能的变化。新加坡零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加坡购物中心新开业的店铺中,餐饮(F&B)占了50%,“生活方式零售商”占18%(2024年仅13%)。相比之下,传统百货的空间在不断被挤压。
购物中心的功能早已走向多样化,正在从“购物场所”转向“购物+社交+餐饮+体验”的目的地。
伊势丹淡滨尼的闸门缓缓降下,或许会以更加丰富的姿态重新登场。
Alex丨编辑
Lola丨编审
网络资料整理丨来源/图源
免责声明:
1.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原创”的所有作品,版权属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众号注明文章类型为“转载”、“编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或编译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有价值资讯,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上新加坡眼官网看新闻更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