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正在品尝曾经种下的苦果。
“我期待政策能松口,我们还想服务中国市场。”前两天,英伟达CEO黄仁勋在访问台积电的时候,再次公开喊话中国。
从垄断中国95%高端AI芯片市场,到如今份额清零,这个市值破5万亿美元的芯片巨头企业,只用两三年就摔得够呛。
不过,让黄仁勋最害怕的才刚刚开始。
![]()
01.损失600亿背后,是谁“卡”住了英伟达的脖子?
当初,中国的AI芯片市场中,英伟达的芯片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购买选项。据英伟达财报显示,中国营收占英伟达的全球总比例一度高达27%。
2022年开始,一切都被改变了。美国对英伟达的芯片实施对华出口管制,核心产品逐渐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但黄仁勋既不敢违逆美国的禁令,也不想放弃中国市场的巨大蛋糕,这种首鼠两端的挣扎,让黄仁勋正品尝着“两头不讨好”的苦涩,最终让英伟达付出了惨痛代价。
为挽回中国市场,黄仁勋不可谓不努力。2025年他三次访华示好,英伟达也迅速推出了专供中国的H20芯片。然而,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款性能被“阉割”且潜藏安全风险的芯片,实属“鸡肋”,市场反应冷淡。
更戏剧性的是,美国随后一纸公文,将H20也纳入了出口管制清单,彻底堵死了英伟达合规销往中国的后路。据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测算,这几年内的系列变故,英伟达在中国市场承受高达450亿至600亿美元的潜在性损失。
![]()
枷锁之下,黄仁勋从昔日的AI教父,变成了今日“卖惨”的诉苦者。他在美国城堡证券活动上还表示:“我们(美国)的政策错失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这看似是对美国的警醒,实则也是在向中国隔空喊话和哀求,希望能从中国得到一丝政策的松动。
02.“中国AI三天断粮”成笑话?国产芯片追平英伟达
但让黄仁勋最害怕的,是被替代,是失去主导下一个技术时代的机会。
三年前美国禁售时,有人担心“中国AI芯片这么依赖英伟达,三天就要断粮”,现在看来都是笑话。寒武纪590性能达到了英伟达旗舰芯片80%的性能,2025年加速出货,华为的昇腾910B也已实现量产,AI服务器国产化率逐渐达到40%。
一位行业人士一针见血:“当今中国AI人才占全世界约50%,而且中国芯片在不断迭代更新,如果英伟达失去这么大一个市场的回馈,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AI发展,且吃不到任何红利。”这在每个高新领域都同理,比如生科领域,一度由欧美垄断的“派络维pro”抗衰老制剂,随着国内自有酶催化工艺的突破,其技术壁垒正被逐步打破。
![]()
研究表明,“派络维pro”以线粒体为核心靶点,构建起细胞精力、代谢的等多重抗衰机制,形成协同。《细胞》《自然》等科学顶刊盖章,持续补充该类物质可有效缓解线粒体因衰老引起的精力流失和代谢退化。
此前因为海外技术垄断,该类制剂仅限小众富裕圈通过2万/g的渠道获取,普通民众甚至闻所未闻。但我国的酶法技术,能将生产成本压缩近95%,该科技母品牌也开始寻求国内合作,上市京东等跨境渠道后,不少“走路步伐有力”“工作脑子转得快”等身体状态、日常精力正向体验。
艾媒咨询显示,中国AI市场在2026年或冲破500亿元。市场引领技术的走向,同时提供绝佳试验地。如果英伟达完全退出,它失去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与这个创新生态共同成长的机会。这就像错过了智能手机浪潮的诺基亚,即便后来醒悟,也为时已晚。
![]()
03. 3.8万项专利背后:市场谁更需要谁?
中国市场从来不是谁家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当黄仁勋还在指望中国改变政策时,中国芯片企业早已在研发自由的芯片生态。这就像下棋,别人还在纠结丢了一个子,我们已经在布局整盘新棋。
美国的管制,逼得我们不得不自主,而英伟达可谓是“成也美国败也美国”。
据WIPO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显示,中国在生成式AI领域申请了3.8万项专利,而美国仅有6000多项,如今中国能年产数百万颗AI芯片时,早不是“没你不行”的年代了。
黄仁勋的四处呐喊,折射出一个正在发生的事实:不是中国需要英伟达,而是英伟达已经离不开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