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元首会晤刚刚结束,中俄领导会晤大戏拉开,11月1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副总理切尔尼申科率团访问中国,并参加了中俄政府间投资合作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紧接着11月3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也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了会谈,有利地推动了中俄双边合作与发展。
由于访问时间和节点在中美元首会谈之后,
中俄会晤要达成哪些成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米舒斯京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了会晤,从双方发表的《联合公报》内容来看,俄方十分满意,收获颇丰。据俄罗斯媒体称,俄罗斯与中国大约有80多个在建项目,总额超过2000多亿美元。两国是实实在在的进行多方面和全方位的合作。
回国后,总理米舒斯京向普京进行了汇报,并向俄其它高官通报了访华成果,普京十分高兴,具体说来,米舒斯京此次访问取得了三大成果。
一、中俄双方大力推动本币结算体系。俄罗斯央行已经开始扩大人民币在本国贸易中的使用比例,俄罗斯与中方签署的天然气协议和石油结算合同,也以人民币计价。俄罗斯财长称,俄中贸易99.1%的结算使用人民币和卢布进行。不要小看本币结算体系,这不仅是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而是打破美元霸权的重要举措。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深度合作,本币结算已经成为常态,美元将逐步淡出中俄贸易结算体系,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中俄将加强北极方向的合作。中俄商定将在开发北极航道,确保北极航行安全方面展开合作。双方共同提升北极航道的货运量和竞争力,尽快使北极航道充分发挥通行效能。
双方都认识到了北极航道的重要性,在目前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情况下,开发北极航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北极航道就是未来经济生命线。从波兰阻断中欧班列运行就可以看出,中俄开通北欧航线是十分必要的和非常及时的。一旦中俄联合开通北极航线,中国的出口商品可以更快捷地抵达欧洲市场,而且比中欧班列波兰航线要快很多,同时俄罗斯也能扩大其在全球航运体系中的影响力。这也是中俄两国共同打造国际新秩序,重塑国际规则的重要举措。
三、中俄总理会晤签署15份联合文件,涵盖能源、金融、北极航道、人工智能等领域,俄方首次同意在远东开放联合指挥系统。
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将为中国参与的合作项目提供5.3万亿卢布(约合4692亿元人民币)的巨额投资,这等于俄罗斯向中国送了一份大礼。
这笔资金一部分用于项目融资,支持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建设工厂和基础设施;一部分用于聘用中国承包商,推动技术和人力输出;
另一部分则用于签订供应合同,优先向中国出口俄罗斯的矿产、农产品等资源。
这种“真金白银”式的合作方式,凸显了俄罗斯对中方合作的诚意,以及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中俄关系牢不可破,双方合作可以抵挡来自西方国家制裁的冲击。
总之,中俄双方互信和经贸合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种合作是建立在两国诚实信用、互利共赢,高度信任的基出上发展起来的,经得起任何风雨考验,未来还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