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聚焦:汉堡王中国股权变更全解析
3.5亿美元现金注入、20年独家开发权、83%控股权易主——11月10日,CPE源峰与RBI集团的这场交易,彻底改写了汉堡王中国的命运版图。这已是本月第二起外资餐饮巨头抛售中国业务:就在6天前,星巴克刚将60%股权卖给博裕投资,两笔交易合计超43亿美元。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细看交易条款,本土资本的操作堪称教科书级:3.5亿美元专款用于门店扩张与菜单创新,2035年4000家店的军令状直接对标蜜雪冰城规模,而RBI保留的17%股权更像是对品牌方的风险对冲。这种"带资进组+对赌协议"的模式,正在成为外资餐饮退场时的标准剧本。
外资餐饮撤离潮的三大推手
当华莱士门店突破2万家、塔斯汀手擀现烤汉堡横扫三四线时,汉堡王中国却困在1250家的规模停滞不前。这绝非偶然,三个致命伤早已埋下伏笔:
![]()
image
性价比战争的溃败
蜜雪冰城4元冰淇淋、华莱士10元套餐的降维打击下,汉堡王招牌皇堡单点价仍坚守28元阵地。更讽刺的是,CPE源峰正是蜜雪冰城的投资方,如今却要亲手为汉堡王缝合价格带的伤口。
![]()
image
数字化时代的掉队
当肯德基小程序月活破4000万、麦当劳直播间秒杀套餐时,汉堡王中国数字化收入占比还停留在15%的原始阶段。其会员体系甚至需要手动输入车牌号换停车券,这种反人性的设计在Z世代眼中堪比"出土文物"。
![]()
image
供应链的慢性失血
TFI经营时期,牛肉成本暴涨40%却只敢提价15%。全球统一采购体系遇上中国猪肉周期波动,就像穿着西装参加泥地越野赛——RBI最终选择把脏活累活甩给本土资本。
![]()
image
新资本的战略棋局:从蜜雪冰城到汉堡王
CPE源峰这步棋绝非孤立落子。翻开其投资组合:蜜雪冰城的万店管理经验+泡泡玛特的IP运营能力+老铺黄金的供应链资源,恰好构成解救汉堡王的"三味真火"。
最精妙的是渠道复用策略。蜜雪冰城在县域市场的人流热力图,可以直接为汉堡王选址提供GPS导航;而泡泡玛特限量盲盒与汉堡的联名,可能催生新一代"玩具+快餐"的流量密码。这种生态化反的打法,正是外资巨头最匮乏的本土智慧。
未来战场:4000家店的野望与隐忧
2035年4000家店的蓝图看似宏伟,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刀光剑影:
- 要啃下二三线市场,就得直面华莱士9.9元汉堡的价格屠刀
- 想玩转预制菜供应链,必须跨过蜀海等本土巨头的护城河
- RBI保留的17%股权像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触发品牌方与运营方的控制权之争
更微妙的信号在于,RBI同期正在全球推行"轻资产化"。从土耳其TFI到中国CPE源峰,汉堡王越来越像甩手掌柜,只收品牌授权费不沾运营泥潭。这种"全球撤退+中国特供"的割裂策略,或许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外资餐饮的品牌光环,正在让位于本土资本的运营铁拳。
商业启示录:中国餐饮市场进入新周期
当星巴克、汉堡王接连"去外资化",释放的不仅是商业信号,更是市场规则的质变:
- 游戏规则改写:从"品牌崇拜"到"效率崇拜",消费者用脚投票教会外资巨头:没有永远的神话,只有永恒的性价比
- 本土化升维:过去加根油条就算本土化,现在需要从供应链到数字基建的全身改造
- 资本新角色:CPE源峰们正在构建"投资-赋能-退出"的闭环,下一个猎物可能是赛百味或Shake Shack
这场易主绝非终点。当汉堡王中国员工换上印着CPE源峰logo的工牌时,中国餐饮业的权力交接仪式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