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展览总面积达36.7万平方米,吸引来自13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参与者,超过4000家企业齐聚一堂,其中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
2025年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上海隆重拉开帷幕,一系列刷新纪录的数字引发全球瞩目。从新西兰牧场上的奶农到美国中西部的农业经营者,从跨国企业的掌舵人到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创业者,纷纷跨越地理界限汇聚黄浦江畔。
中国何以成为全球企业竞相布局的战略要地?这场国际盛会背后,又蕴藏着怎样的开放逻辑与共享机遇?
![]()
作为展现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平台,进博会的意义早已突破传统展会边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信息显示,本届展会展出规模再攀新高,参展企业总数实现历史性跃升,其中美国企业的参展面积连续第七年位列各国之首,充分彰显中国市场对国际资本的强大磁吸效应。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CEO天团”的集体亮相成为本届活动的一大亮点:纽仕兰全球执行总裁罗伊·范登赫克除一次因故缺席外,每年均专程从南半球飞抵申城。
康菲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负责人胡凯诚已是第四次提前抵达开幕式现场;米其林集团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夏逸夫虽为首次出席,却满怀对中国市场前景的深切期待。这些顶级管理者的齐聚,既是对进博会平台效能的高度肯定,也反映出他们对中国长期发展潜力的坚定信念。
![]()
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构成了外资企业在华扎根的核心支撑。回顾纽仕兰进入中国的初期历程,曾面临严峻挑战——2017年其鲜奶产品初入中国市场时,15天的保质期与长达7至8天的通关物流周期形成直接冲突,“上架即临近过期”一度成为制约品牌发展的关键瓶颈。
进博会推动的制度创新彻底破解了这一难题,进口乳品的通关时间由原先的8天压缩至仅需3天,“牧场到货架72小时直达”的高效供应链体系由此建立。
依托这一政策突破,纽仕兰不仅成功稳固了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还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完成了从实体零售向电商平台、再到直播带货的全链路布局,成为进博会“溢出效应”最生动的实践案例之一。
![]()
罗伊·范登赫克坦言,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调整,但其庞大的人口基数与不断进化的经济生态,依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而企业在实际运营中所获得的切实政策支持,更让他对中国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除了制度环境优化,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与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正驱动越来越多跨国企业深化本地战略部署。即便在全球经济承压背景下,无印良品仍实现了在中国市场连续12个月销售增长,门店总数突破400家,这一成绩得益于其持续推进的本土适配策略。
企业不仅在商品研发端加大对中国消费者偏好的响应力度,更构建起符合本土习惯的营销网络。兄弟(中国)董事长兼总裁张燕特地带日本总部派遣的全球副总裁亲临开幕仪式。
![]()
她指出,日本总部对中国市场深入的认知与高度信任,为中国团队开展灵活决策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中国活跃的消费生态与技术应用土壤,也成为企业探索新模式、孵化新产品的重要试验场。过去三届进博会均有总部高层专程参与,足见其战略布局重心所在。
康菲公司在华发展历程则进一步印证了长期投入的价值。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该公司已成为中国上游油气领域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之一,并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在渤海湾蓬莱油田建成18座海上生产平台及一艘30万吨级浮式储油轮,双方累计投资金额逾1500亿元人民币。
同时,通过全球合资项目,康菲每年向中国稳定供应约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占全国同类进口总量的七分之一,成为中国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
胡凯诚表示,进博会为企业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展示与交流舞台,使其能够全面呈现业务成果、拓展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协同进步,这正是康菲始终坚持参与的根本动因。
中国市场吸引力的另一维度,在于其日益成长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之一。曾在13年前于上海生活过的米其林集团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夏逸夫,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在绿色转型方面的持续演进。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以及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优势,令他看到了巨大的商业潜力。
目前,米其林推出的环保型轮胎产品已与多家中国新能源车企建立深度合作,借助本土市场的技术创新节奏实现共同迭代升级。
![]()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强调,作为进博会全程参与的企业代表,中国已跃居施耐德全球第二大市场,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供应链枢纽之一和四大核心研发中心之一,更是企业前沿创新的策动中心。进博会这一国际化平台,让世界各国得以共享中国的技术变革红利。
进博会的魅力不仅覆盖大型跨国集团,更为全球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了普惠性机会。一位来自美国的大豆种植户随美国大豆协会组团参展,他表示,此前由于贸易摩擦导致一段时间内大豆无法输华,如今情况正在显著改善。
作为与中国保持数十年贸易往来的伙伴,其农场约四成产量销往中国市场。在开拓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他期望与中国建立更加稳定的经贸联系,共享可预期的发展空间。
![]()
非洲国家的参与热情同样高涨。赞比亚经贸主管部门负责人已是第二次出席进博会开幕式,今年他带领超过40家当地中小企业和投资机构前来,目标明确指向深化赞中双边投资与贸易合作。
2024年,中赞两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实现两位数增长,而整个中非贸易额同比增长4.8%,连续第四年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位置。这种合作关系具有鲜明的双向互惠特征:南非年产碧根果中有90%最终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巨大的消费能力为非洲优质农产品打开了广阔销路。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正加大对非洲各类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力度,在赞比亚打造涵盖铜矿开采、冶炼到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助力非洲提升资源附加值。在数字经济与绿色能源领域,
![]()
中国企业承建的多个大型数据中心已在非洲投入使用,提供云计算服务;5G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自动化管理和城市智慧治理;中非共建的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已超1.5吉瓦,足以满足上百万非洲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
本届进博会的参展结构亦凸显中国开放格局的包容特质:共有1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企业参展,较上年增长23.1%;163家最不发达国家企业亮相,同比增长23.5%。
为进一步扩大对欠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非洲产品专区完成扩容升级,非洲参展企业数量同比激增80%。无论来自跨国巨头还是小微实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经济体,进博会正以开放胸怀将中国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
![]()
这场举世关注的盛会,早已超越单纯的商品交易功能,演变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推进互利协作的重要桥梁。从制度支持到市场容量,从应用场景到创新动能,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诠释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深层内涵。而进博会持续升温的人气,正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投下的信任票。
在这里,跨国企业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沃土,中小企业获得了跃升的跳板,各国经济实现了互补共赢。当“CEO天团”远道而来,当4000家企业同台竞技,当不同肤色、语言的客商携手洽谈,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展会本身的热度,更是中国与世界相互奔赴的诚意与生命力。
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进博会必将释放更强的辐射效应,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源源不断的中国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