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灵活用工平台正从“避税通道”加速转变为“合规报税载体”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的灵活就业人口已达到2亿人,占全国就业人口的14.3%。从网约车司机、自由撰稿人到直播主播、独立技术顾问,越来越多劳动者通过灵活用工平台获取收入,推动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
然而,长期以来,这类以“按次结算、多平台流动”为特征的劳务收入,因信息分散、监管滞后,常处于税收征管的边缘地带。部分平台甚至利用制度漏洞,协助高收入者将工资薪金或劳务报酬包装为“经营所得”,通过设立个体工商户并适用地方核定征收政策,实现税负大幅降低,严重扰乱税收秩序。
如今,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2025年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涉税监管新规,标志着对平台经济的税收治理正式进入制度化、常态化、数字化的新阶段。其中,最核心的变革是——灵活用工等平台推行“连续劳务报税”模式,实现了从“按次预扣”向“累计预扣法”的制度跃迁。
“避税通道”乱象亟待整治
平台经济具有虚拟化、跨区域化和分散化的特征,给传统的税收征管带来了挑战。
过去,灵活用工平台利用委托代征核定个人所得税或通过批量注册个体工商户将劳务报酬转换为“经营所得”将个税税负降低至0.5%-3%,远低于劳务报酬20%-40%的实际税率;跨平台拆分收入、更换账号主体、虚构服务合同等多种方式,规避高税率。
这些操作不仅造成国家税收流失,也扭曲了市场竞争环境,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指出,目前有一些灵活用工平台,通过帮助自然人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将其大额工资、劳务报酬所得等收入转变为经营所得,从而违规适用核定征收政策。这种通过转换收入性质以达到少缴税目的的行为是违法的。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小强认为,从近年税务机关查处的多个案件分析看,有的平台与高收入者串通,将高收入者“包装”成平台上的灵活就业人员,并将其线下取得的工资、奖金、利息、股息、红利、劳务报酬等大额收入通过平台进行资金结算,在帮助高收入者转换收入性质、降低税负的同时,也协助资金支付方违规取得发票,进行增值税抵扣和所得税列支,扰乱了经济税收秩序,影响了法治公平的竞争环境。
税务部门加强平台企业税收监管
为破解平台经济税收监管难题,国家近年来持续完善制度设计。
早在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已明确要求电商平台向税务机关报送经营者身份及涉税信息,为后续监管奠定法律基础。
进入2025年,税收治理迈出关键一大步。
6月20日,国务院发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务院令810号),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平台企业的信息报送义务。
6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接连发布两项配套公告。
《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5号),细化“谁来报、报什么、怎么报、不报怎么办”等实操细则,涵盖灵活用工、直播电商、外卖配送等8类主流平台;
《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平台内从业人员办理扣缴申报、代办申报若干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6号),首次将“累计预扣法”引入平台经济领域,确立“连续劳务报税”制度框架。
9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国家网信办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有关行政处罚事项的公告》,明确对违规引导转换收入性质、分拆收入、批量注册主体等行为予以行政处罚,强化执法威慑。
根据通报,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了平台自身的基本信息,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的平台数量已达4100多家,超过应报送平台总数的六成,相关报送工作进展顺利,为今后常态化开展涉税信息报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连续劳务报税”实现制度跃迁
所谓“连续劳务报税”,是指平台作为扣缴义务人,需按月汇总同一纳税人在本平台内的全部劳务收入,在扣除每月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后,按照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并预扣个税。
这一改革不仅避免了转换收入性质等避税行为,更重要的是将频繁、持续的服务行为纳入“连续性劳务”范畴,使灵活用工收入的税务处理更加贴近实质劳动关系,体现税制公平。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还强化了平台企业的主体责任。所有平台须完成备案、接入电子税务局系统,并定期报送从业人员身份信息、交易明细、提现记录等数据。
这意味着,每一个通过平台获得的劳务报酬都将留下可追溯的数字痕迹,任何试图通过“换马甲”“分账户”等方式规避纳税的行为,都将在大数据比对下无所遁形。
税务部门提醒,依法治税是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如实申报是纳税人的法定义务,任何分拆收入、转化收入性质、转换主体身份等违法行为都将受到追究。
总之,灵活用工平台连续劳务报税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国家税务监管体系的持续完善,以“连续劳务报税”为核心的新型征管模式正在形成,灵活用工平台正从“避税通道”加速转变为“合规报税载体”。这场由顶层设计驱动的税收治理变革,不仅是维护国家税收安全的必要之举,更是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未来,唯有坚持依法纳税、透明运营、数据合规的企业,才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赢得长远发展。灵活用工的“阳光纳税”时代,已然到来。
- E N D -
【投稿/爆料/合作请联系】
请加客服微信:beijingmaoyue
灵活用工、互联网财税同业交流群已开通
入群请加微信:xinshuichat
备注公司+姓名+职务+(财税或灵工)
发现分享、在看与点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