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结算遇上暖心服务,当美味餐食融合社区温情,平朔社区食堂正以“烟火气+科技感+人情味”的三重姿态,成为居民家门口的幸福“食”光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里,看看它如何用细节打动人心。
![]()
![]()
在平朔社区食堂的智能结算区,选完餐品的居民将餐盘放在识别区,系统瞬间完成菜品识别与计价,通过手机扫码,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支付,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对于老年人来说也能轻松驾驭。
![]()
![]()
居民侯玉说,收银台节省了很多人用餐时间,特别是老年人刷手机慢,这个就很快,一扫描就结账,这是最新颖的。
![]()
![]()
智慧运营,服务贴心。从一进门的暖心物品免费用,到琳琅满目品种齐全的选餐区,再到高效便捷的智能结算系统,红色的座椅、中式的灯笼,搭配整洁的环境,热情的服务人员,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温馨。真正实现了“科技有温度、服务无盲区”。
![]()
平朔社区食堂负责人张玉魁介绍,社区食堂提供三个特色服务。首先是针对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推出定制化的餐食;其次,延伸便民服务,免费提供简单的针线包、雨伞借用电动充气设备。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一公里免费送餐服务。还为平朔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此外,食堂可承接小型的活动,如老年人生日会、邻里聚餐等等,能够进一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升社区凝聚力。
![]()
![]()
平朔社区食堂坐落于平朔生活区六区,总面积505.36平方米,以“党建红心暖胃,政企共建暖心”为理念,建设的一座集“便民、利民、惠民”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餐饮服务空间。
![]()
朔城区文远街道平朔中心社区党支部书记何晓宏介绍,平朔社区食堂是政府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的具体体现,不仅能够有效解决高龄、独居、残疾等特殊群体“一餐热饭”难题,同时也能够满足平朔职工、青少年等不同群体的就餐需求,真正实现了对“一老一小”的重点关怀,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幸福“食”光。后续将探索更多的模式,将社区食堂与基层服务巧妙融合,让社区食堂不光是就餐的地方,更是邻里交流的“暖心枢纽”、便民服务的“微型站点”、文化活动的“共享空间”。
来源:朔州市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