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谁都知道,马云一向被视为商业世界里的传奇人物。他用独特的眼光和不走寻常路的智慧,创造了太多精彩的故事。不过你可能没有想到,在看似与他的主业不太相关的房地产领域,马云也曾留下过不少让人深思的观点。尤其是在2017年,当整个房地产行业热火朝天,开发商们抢着拿地、老百姓排队抢房的时候,马云却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今后房价会像葱一样便宜。”听上去像是在开玩笑,许多人当时也跟着一笑而过,毕竟那时候房价年年涨,谁也没认真对待这个预测。
时光流转,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回头再看这句话,却不由得感叹这位商业高手的先见之明。从2021年下半年起,国内房价真的开始放缓上涨的脚步,逐渐进入下滑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发现,马云那句话并不只是一种调侃,而是隐含着深刻的逻辑。他所说的“房价如葱”,更多指的是房价的回归理性,让房子回到它本该有的“居住属性”,而不是成为炒作的工具或者家庭资产的负担。马云的意思是,在未来,房价应当和普通家庭的收入相匹配,普通工薪阶层不必再为了买房而背上几十年的债务。生活中,房子应当是那个让我们安心的地方,而不是压在心头的巨石。
如今,房地产市场确实开始显现一些趋势,朝着这个方向走。业内不少人分析,到2026年左右,房价可能还会继续向着这一目标靠拢。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已经有四个明显信号浮现了出来。
![]()
01 信号一,房价下跌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几乎难以阻挡
现在的房价,从整体来看确实处在一个下行轨道上。数据最直观地反映了这一点:全国平均房价已经从2021年的高点累计下跌了三成以上。如果你还带着疑惑,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上海这样一座传统意义上的“房价高地”,2021年要是买下一套价值400万的房产,如今的市场价恐怕只剩下256万左右。跌幅同样超过30%,这绝不是小数字,特别是对那些在高点买入的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
而导致房价长期下跌的原因也并不意外。一方面,我们的人口结构正在悄然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年轻人数量相对减少,这意味着购房的刚需群体规模在缩小。另一方面,房子盖得比卖得快,供过于求的局面逐渐凸显。很多城市在过去几年大量供地、密集开发,结果导致库存积压,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空置率居高不下。
此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期基本接近尾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放缓,新增购房需求不如以往强劲。过去多年房价涨得太快、太高,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泡沫,如今市场正在经历一个自我调节的阶段,价格慢慢回归理性区间,倒也未必是坏事。只能说,这是市场从狂热走向冷静的必经阶段。
![]()
02 信号二:二手房的挂牌量在急剧攀升
这不只是一个城市的问题——北京,二手房挂牌量已经累计超过16万套;上海则突破33万套;武汉直逼20万;重庆和成都分别达到28万和28.3万套左右。这些数字背后不只是冰冷的统计,更反映出许多人对待房产持有的心态转变。
挂牌量激增,一方面说明不少投资者或者多套房产持有者正在积极寻求出手,可能他们判断未来房价难以回升,与其继续持有不如及时变现。而这部分群体中,不乏曾被称作“炒房客”的人群,他们的撤离无疑释放出一个信号:房地产市场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投机红利。
与此同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真正需要买房的刚需群体,在目前观望情绪浓厚的市场中表现得相当谨慎。很多人推迟购房计划,选择继续观望,或转向租房市场。这种情况下,二手房市场面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一方面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需求收缩,价格下行的压力自然形成闭环。
![]()
03 信号三:老百姓的买房意愿在下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买房的心思没那么热切了。这其实不是随口说说,而是有实打实的数据在背后支撑着。就比如银行存款利率这几年来一直在往下掉,大家都看在眼里。最近一段时间银行存款就像是被搬了家一样,规模明显缩减——2025年7月份的数据就显示,居民的银行存款少了1.11万亿。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笔从银行流出来的钱,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涌向房地产市场,反而更多地流向了股市、公募基金、银行理财这些方向。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用在了吃喝玩乐上,比如外出吃饭、出门旅游这些日常消费上。这其实反映了一个挺明显的心态转变:大家现在更愿意把钱拿出来做点别的安排,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总觉得非得买套房才算踏实。
这种心态变化其实挺能理解的。你说现在房价这么高,很多人辛苦攒下来的钱,要是全投进房子里,每个月还得背上一大笔房贷,压力确实不小。相比之下,把钱用来投资理财,或者花在日常生活的改善上,反倒让人觉得更实在、更灵活。而这种普遍心态的转变,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很可能会进一步促使房价进入一个下调的通道。
![]()
04 信号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买房更理性
现在年轻人对待买房这件事,也越来越理性了。2025年上半年有个挺有意思的数据:25岁到30岁这个年龄段的购房意愿降到了48%,要知道在五年前,这个数字还在65%左右。这说明什么?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把买房当成人生必经的一道坎了。
其实不少年轻人现在更喜欢"租房加理财"这种模式。长租公寓这两年签约量涨得挺快,同比增加了25%,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年轻人居住观念的变化。这种选择背后,其实是有两条挺实在的理由支撑的。
第一,很多年轻人觉得现在房价还是太高了。如果要买房,往往得把家里的积蓄全都掏空才够付首付,接下来二三十年都要为银行打工还贷款,这种生活压力太大,让人喘不过气。与其这样,还不如选择租房住,把省下来的钱拿来做点理财,既能保证生活质量,又能为未来多留点可能性。
![]()
第二,现在房价确实出现了下跌的趋势,这让很多年轻人觉得可以再等等看。他们普遍认为,房价调整的大方向已经比较明确了,没必要急着在当前这个阶段出手。等过几年,市场更明朗一些,说不定能买到更合适的房子。这种"观望"的心态,在年轻人当中越来越普遍。
说到底,这些变化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住房观念的一种转变。过去大家总觉得有房才有家,买房是人生大事,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生活的质量不仅仅是由房子决定的。能够灵活安排自己的资金,保持一定的生活自由度,反而更让人感到踏实。当然,这种转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随着经济环境、社会观念、个人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慢慢演变而来的。从长远来看,这种更加理性、多元的住房观念,或许能让房地产市场发展得更健康,也让每个人的生活选择更加丰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