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7日到9日,正好是冬天快到了,俄乌冲突又在能源上闹得不可开交。俄罗斯那边直接出动458架无人机加上45枚导弹,直奔乌克兰的电力系统而去,这次规模是冲突爆发以来最大的,目标主要是基辅、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波尔塔瓦这些地方的发电厂和变电站。
乌克兰空军说他们击落了406架无人机和部分导弹,但剩下的那些还是把全国发电能力搞到几乎为零,所有之前修好的设备又全废了。国家电网公司那边发消息,说敌人攻击越来越狠,他们白天黑夜抢修的成果全没了,只能启动长达16小时的轮流停电来保证安全修复。
能源部长格尔曼·加卢先科赶紧在网上发声明,说多个地区已经进入紧急停电模式,恢复时间得看电力系统稳定了再说。外交部长安德烈·西比哈则点名说,俄罗斯不光打常规发电站,还把赫梅利尼茨基和罗夫诺核电站的供电设施当目标,这等于在故意制造欧洲核安全危机,他们已经喊国际原子能机构开紧急会。
![]()
袭击杀了至少7个人,包括在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公寓楼被碎片砸中的平民,伤了12个。乌克兰那边电力结构里核电和火电占了85%以上,冬天供暖全靠这个,俄罗斯这一手直接戳到痛处,想通过瘫痪电力来影响乌克兰的军工生产和老百姓生活。
俄罗斯的动机挺清楚,随着夏季攻势结束,战场上双方都卡住了,谁也推进不了多少,就开始在能源上互怼。俄罗斯财政收入40%来自能源出口,乌克兰之前也打过他们的炼油厂和发电站,想切断收入来源。
这次袭击前一天,国际原子能机构刚促成扎波罗热核电站周边局部停火,好修输电线,结果俄罗斯又来这一出,让核泄漏风险又上来了。多国都呼吁双方别碰核安全红线,但国际原子能机构还没正式回应乌克兰的呼吁。
![]()
转到乌克兰的反击,11月9日凌晨,他们派无人机去打俄罗斯的沃罗涅日州能源设施,导致沃罗涅日市和周边约2万居民断电。俄罗斯国防部说他们的防空系统拦住了部分无人机,但没能全挡住,供电设备还是受损了。
贝尔戈罗德地区也中招,20,000多人没电用,当地官员说电力供应乱套了。沃罗涅日那边,爆炸后几个区停电,暖气也断了,居民得等修复。俄罗斯地方长官亚历山大·古塞夫说无人机袭击造成局部停电,维修队已经在干活,但得几天才能全好。
这轮互打其实是2025年以来的延续,今年3月俄乌在美国调解下签过30天不打能源设施的协议,但没多久双方就互相指责对方先违反,协议就废了。国际能源专家分析,乌克兰冬天对能源依赖大,俄罗斯靠能源挣钱,双方的攻击都直击要害。现在欧洲能源安全本来就紧张,这事儿一出更雪上加霜,人道主义危机也加深了,国际社会喊着要重启和平谈判。
截至11月10日,乌克兰部分地区还大面积没电,抢修进展慢,因为得防着二次袭击。俄罗斯沃罗涅日州的供电恢复已经在进行,但设备损毁重,有些地方得等几天。整个事件让双方平民日子更难过,乌克兰那边医院和学校都受影响,俄罗斯边境居民也得面对突然断电的麻烦。这不光是军事对抗,还牵扯到经济和民生,俄罗斯想通过打能源让乌克兰撑不住,乌克兰则用反击证明自己还能咬回去。
![]()
这冲突从2022年开始,到现在2025年了,还在能源上这么折腾。俄罗斯的无人机主要是Shahed型,伊朗产的改装版,成本低,数量多,能从不同方向来,乌克兰防空虽强,但总有漏网的。导弹里有32枚弹道导弹,速度快,难拦截,这次攻击重点在核电站的变电站上,目的是切断核电供应,而核电是乌克兰电力大头。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有两台机组,罗夫诺有四台,这些要是出问题,辐射风险不光乌克兰,整个欧洲都得慌。
乌克兰的反击用的是长程无人机,能飞上千公里,之前就打过俄罗斯的油库和机场,这次瞄准沃罗涅日是因为那里有重要能源节点,靠近边境,便于打击。沃罗涅日是俄罗斯西南部城市,人口上百万,这次断电影响了市区和郊区,居民得用蜡烛和发电机凑合。贝尔戈罗德那边情况类似,攻击后电力供应中断,影响了边境多个镇子。当地政府赶紧调资源修复,但冬天冷,断电断暖气对老人小孩特别难受。
从战略上看,俄罗斯的攻击是想在冬天前削弱乌克兰后勤,军工厂没电就没法生产武器,老百姓没暖气就可能对政府不满。乌克兰反击则是对称回应,告诉俄罗斯你打我我也打你,边境地区不安全也能影响俄罗斯民意。国际上,美国和欧盟继续支持乌克兰,提供防空系统和资金,但能源危机让欧洲天然气价格又涨了,德国和法国这些国家得多进口液化气。
![]()
核安全这块最让人担心,扎波罗热核电站之前就多次被打,这次赫梅利尼茨基和罗夫诺又被波及,虽然没直接打反应堆,但供电中断可能导致冷却系统故障,历史上切尔诺贝利就是教训。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之前就去过现场,这次估计又得介入。多国如英国和波兰都发声,说不能让冲突升级到核层面。
经济影响也大,乌克兰发电能力归零,意味着工业停摆,出口减少,GDP又得降。俄罗斯虽有备用能源,但边境断电影响本地经济,油价波动也让出口收入不稳。全球能源市场受冲击,中东产油国可能多赚,但欧洲消费者得多掏钱取暖。
长远看,这种能源战没赢家,双方都损失惨重,和平谈判呼声高,但俄罗斯要领土,乌克兰要完整,谁也不让步。美国大选后政策可能变,但目前还是支持乌克兰。欧洲国家担心冬天能源短缺,敦促外交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