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最近的王自如,在搞流量这事上,那是真卖力!
上个月,他先是因“入职”雷鸟创新上热搜,被网友猜测入职是假,营销炒作是真,估计就是在雷鸟挂个虚职。
![]()
接着他又登上新浪新闻《一天零一页2025》栏目,告诉大家他因负债1个亿被限高,出差都要坐绿皮车。
此外他还曾谈及“不看格力工资条”事件以及与罗永浩之间的江湖恩怨,曝出格力高管工资7位数,自嘲自己是过气网红,配不上罗永浩的播客!
这一来二去,王自如那是把流量拉满了,其实目的也只有一个,为自己的AI内容创业引流,意图效仿罗永浩的“真还传”,也来一次东山再起。
不得不承认,王自如这波营销策略是成功的,他的直播关注度肉眼可见的提升了。而他则趁着热度,又出现了争议言论。
01
称网友小瞧了格力,网友疯狂吐槽!
11月7日,王自如一如既往地开启了直播,而关注他的网友也像往常一样,总想借着他在格力的那段往事搞点事情出来。
直播中,一位网友表示非常看好小米,单单一个电器领域就把格力干掉了。
![]()
王自如本可以无视这条评论,可没想到是,他竟然回怼网友称:“那你也小瞧格力了,你们要想聊小米和格力的竞争,我也可以讲一讲,尽可能的合理的讲一讲。”
可惜的是,王自如后续直播中并没有针对这个话题展开进一步深入讨论。
他或者是考虑到曾在格力就职的敏感身份,又考虑到如今小米与格力空调之战的种种争议,没有深入展开是更为理智的选择。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网友持续讨论的热情,随后“王自如回应小米格力竞争”、“王自如称网友小瞧了格力”冲上热搜,网友们各抒己见,好不热闹!
“被包养就别谈独立人格,老罗说的”
“一个行业标准定制的,一个代工的,有什么好比的”
“看格力的利润就够了,这么点营收,利润高得离谱”
“倒也没有小瞧格力,纯粹是不瞧格力。要不是董和朱一直在蹭小米,空调行业会和冰箱洗衣机行业一样静悄悄的”
“可能干掉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格力还有别的领域的技术。但是董明珠不退格力会一直走下坡路。”
![]()
从网友的评论能看出来,大家对小米能否干掉格力还是意见不一的。
有人讽刺王自如曾在格力就职的身份,很难做出客观公正的分析;还有人从格力今年营收下降,利润却很高角度对产品提出质疑。
不过基于格力和小米两家的最新销售数据和增长趋势来看,小米在家电尤其是空调领域的势头,的确要更猛一些。
10月30日,格力电器发布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营收为398.55 亿元,同比下降15.09%;净利润为70.49 亿元,同比下降9.92%。前三季度营收为1371.80亿元,同比下降6.50%;净利润为214.61 亿元,同比下降2.27%。
![]()
此外,格力电器2025 年上半年的营收为973.25 亿元,同比下降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12 亿元,同比增长1.95%。
而据小米集团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总营收达2272.49亿元,同比增长38.2%;毛利515.07亿元,同比增长46.2%,均创历史新高。
这其中AIoT生态的业务收入创下新高,达到710.51亿元,同比增长50.7%,毛利168.76亿元,首次超越手机业务成为利润主力。智能大家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收入同比大增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60%),冰箱、洗衣机分别增长25%、45%。
也就是说格力上半年销售为负增长,而小米在智能大家电领域保持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长。
尽管小米在体量和线下业务份额上与格力还有着一定差距,却极大地改变了竞争格局。
必须承认,王自如没有针对这个话题细说下去还是很聪明的,以两家目前针锋相对的态势来看,言论上稍有不慎,便会引发舆论轩然大波。
然而王自如在直播中的另一番言论,却又一次引发了巨大争议。
有网友在直播中向王自如提问:“华为也出了Air(Mate70 Air),和苹果的Air有得比吗?”
![]()
王自如表示:“我觉得从综合的产品实力上来,应该不如苹果的Air。”
对于做超薄手机需要什么?王自如也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看法:
第一,
要在极其有限的内容空间之内,尽可能的绝对放大内部空间来把电池做好。这件事呢,就需要在芯片的主板,包括整个的内容空间的极致设计上,要有非常深的经验以及非常好的基础才可以。
首先这一点上来说,苹果在不断地压缩内部的主板空间,集成度上越来越高。而安卓的整个空间,大家都是
“合成商”、“缝合怪”,从这买芯片,从那买供应链,这样整合起来。一定不如苹果的水准做得极致。
第二点就是,在后台的资源管理上,包括在能耗的管理上,苹果在电脑和手机上的水准和能力非常强。所以华为在超薄手机上的竞争力,不一定能竞争过苹果。
看到王自如的这番结论,网友们那是疯狂吐槽,几乎没几个支持他的。
![]()
有网友就指出:“王自如脱圈久了。。。首先,华为的电池容量6500mAh、苹果3149mAh,而且华为电池管理也很好。其次,华为现在是鸿蒙系统,不是安卓系统。王自如的确有点扯了。(华为的确没那么薄,但为了电池、摄像和综合体验,做了妥协)。”
![]()
还有网友吐槽:“综合性能,我一直在等他讲性能,结果是我认为,我觉得怎么怎么样,这说了个屁啊。”
![]()
更有人犀利地表示:“王自如这刚回来就搞对立搞流量?华为给的配置不如iphone?还是厚度?讲明白点吧?”
至于是王自如说的对,还是网友讲得有理,笔者不太懂手机就不做太多评论。不过从网友的反应来看,王自如脱离评测圈的确太久,多少是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02
米格之争何时休?
话题再次回到格力与小米的空调大战上。比起王自如是否看好格力,小米能否超越,格力能否守住江山的话题,两家企业高管之间的舌战或许更有看头。
![]()
在今年6月18日一场直播中,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曾对于美的董事长方洪波此前在采访中提及的“小米大家电声称三年之内成为中国头部(前三)”这一目标时做出回答。
他当时表示:“我还是觉得美的和海尔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无论是方总还是周总,都是极其有格局的企业家。非常期待和美的、海尔成为大家电的头部企业。”
随后雷军又转发相关报道配文称:“美的、海尔都是非常优秀的企业,我们需要认真向这些优秀企业学习。”
时间来到8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朱磊又与卢伟冰和王化展开了一场舌尖上的针锋相对。
![]()
当时卢伟冰和王化均转发了相同的数据图表,其中显示7月线上市场,小米市占率达16.71%,格力滑落至15.22%,美的则以18.61%保持首位。
整体销量排名中,小米以13.7%首次跻身全国前三,同比增速高达53.9%,“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
![]()
而格力朱磊则迅速回怼,对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展开质疑。他晒出自己通过奥维云网查询到的最新数据,按照同样的查询条件,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然保持领先。
到底谁的数据才是真,又或者是第三方平台哪里出了问题,双方至今依然没有争出一个确切结论。
可有一点可以确定,在小米近期遭遇小字营销、成都小米SU7交通事故等相关争议的同时,格力也翻了个大车。
![]()
10月17日,格力朱磊在微博转发了一条媒体报道,内容是“格力通报网络维权进展,某MCN公司被判赔格力16万。”
企业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处理黑公共问题这再正常不过,可朱磊偏要搞点事情出来。
他转发时配文表示:“也没说是谁,怎么大家都往那儿想呢?是你吗,不群?”
“不群”应该是借笑傲江湖里岳不群这一人物形象,讽刺对手以正人君子形象示人,结果却是道貌岸然之辈。
![]()
而互联网江湖上,谁有“不群”这个外号,想必很多网友心知肚明。朱磊在暗讽谁,大家都懂。
![]()
与此同时,朱磊还在另一条微博中表示:“黑嘴的幕后是谁?造谣的能力比造空调专业多了”。这一下暗讽的目标就更明了了,很明显是小米和雷军。
朱磊这次是一个字没提小米和雷军,却字字在针对,就差报出雷军身份证号了。
可就在全网都在寻找“不群”到底是谁时,朱磊却闹了个大乌龙,大水把自家龙王庙给冲了。
![]()
原来,10月19日,朱磊发布一条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并配文:“一模一样的台词,一模一样的剧本,一群看起来并非有什么观点非表达不可的人。几乎同时间海量覆盖。这是为什么?群,你知道答案吗?”
而这条视频呢,里面大概有十几位男女出镜,话术全部围绕“为什么空调都是1.5匹,小米1700格力却要3300”展开。
在这个节骨眼发这样一条视频,朱磊很明显是想暗示:这些人全是小米的水军,目的是以价格拉踩格力。
可问题在于,这个视频是剪辑的,只有头没有尾,这些人真的是“不群”的小弟吗?
![]()
有不少看过原视频的网友就指出:朱磊根本没把视频看完,这些人视频最后都是清一色夸格力,认为小米便宜但从技术、服务等各方面都比不过格力。
此时有人怀疑这些帮小米辟谣的网友也是“不群”的水军,可当人晒出某个剪辑画面的完整版时,大家都沉默了。
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本来是小米近期争议频发,雷军有人设崩盘的危险,这一下朱磊反而拉了雷总一把,帮他稀释了负面。
从格力小米之争的喧嚣,到王自如的流量博弈,恰恰折射出当前商业竞争中的浮躁。
无论营销话题如何热闹,高管隔空互怼如何激烈,消费者最终关心的仍是产品体验与服务质量。
格力和小米不应停留在社交媒体上的唇枪舌战,而应回归到技术革新、品质提升与用户服务的本质上来。这才是大众更希望看到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