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字号”新平台落户青岛!胶东半岛海洋监测基地获批建设

0
分享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王诺 楚翠娟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正式批复,批准青岛市建设胶东半岛海洋监测基地。胶东半岛海洋监测基地将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开展特色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研究与新技术设备示范应用,构建区域海洋生态监测技术创新合作平台。这一“国字号”平台的落户标志着青岛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迈上新台阶,将为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此次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沿海省市筛选确定了15个国家海洋监测基地,作为央地共建的专业化监测示范创新基地。青岛市凭借扎实的海洋监测工作基础、鲜明特色和突出能力,从众多候选单位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仅有的3个地市级入选单位之一,同时也是山东省16个驻市监测中心中唯一入选的依托单位,充分彰显了青岛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优势地位。


胶东半岛海洋监测基地将以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重点发展方向,通过开展特色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研究与新技术设备示范应用,构建区域海洋生态监测技术创新合作平台。基地将按照“上下协同、统筹调配;国家任务、分工合作;特色引领、创新示范;强化交流、培养人才”的定位,助力构建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推动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地建设将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美丽海湾建设、打造央地协同发展典范三个维度同步发力。通过建立央地共建协同机制,基地将直接承担国控海域监测、海洋碳汇及新污染物研究等国家级任务,积极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双碳”布局;在支撑美丽海湾建设方面,将应用环境DNA监测、生物图谱鉴定等先进技术,创新构建湾区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持续提升青岛市现代海洋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同时,基地将采用“国家任务+地方特色”双轮驱动模式,深化与国家海洋中心的技术联合攻关,着力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打造央地协同发展的示范标杆。

据了解,青岛市将依托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基地建设工作,作为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黄海近岸海域环境监测分站,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拥有40余年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经验。2024年,中心完成新增1000平方米海洋监测专项实验室建设,功能布局涵盖海水水质监测、海洋环境DNA监测、海洋生物毒性监测及新污染物监测等前沿领域,并联合驻青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建“生态环境监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验室”,积极推进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争取列入国家海洋碳汇监测试点城市,获得市级财政1093万元能力建设资金支持,配置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海洋生物智能辅助鉴定系统等先进设备,建成涵盖500余件青岛近岸海域和潮间带海洋生物类型的标本库,显著提升了在海洋生物多样性、环境DNA、新污染物等领域的监测能力。


目前,基地已牵头完成胶州湾生态健康评估、黄海近岸污染基线调查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联合国家海洋监测中心开展海洋碳汇、环境DNA等监测科研工作,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生态环境监测创新应用中心”,与海事部门共建共享千吨级海洋监测船,初步形成“实验室+生物基地+科研平台”一体化海洋生态监测体系。

获批建设胶东半岛海洋监测基地,为提升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科研能力提供了条件。今后,青岛市将按照国家提出的“实质化、特色化、业务化、国际化”建设原则,聚焦技术提能、人才聚能、产业赋能三个重点,深化天空地海立体监测技术应用,构建央地共建共享资源集群,推动海洋经济绿色转型引领示范,努力打造国内领先的特色海洋监测基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注入强劲“蓝色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89325文章数 823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