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治助企·双免白名单”机制
正式落地实施!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切实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11月10日,昌平区首期“法治助企·双免白名单”入围企业发布仪式在昌平法院举行。会上,首批入围的29家企业获颁《入围确认书》,标志着昌平区“法治助企·双免白名单”机制正式落地实施。
昌平区委常委,昌平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主任柳强,昌平区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海岩,昌平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瑞生,党组成员、副院长潘幼亭,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梁志勇以及昌平区发展改革委、区经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商联相关负责人及入围企业代表共同参加发布仪式。
![]()
“双免”赋能,企业信用变“资产”
“双免”机制的核心在于,企业申请诉讼保全时可免予提供担保,被申请采取诉讼保全时可免予被采取保全措施。入围“法治助企·双免白名单”的昌平企业,Ⅰ类、Ⅱ类分别可享受500万元、100万元免保额度。该项机制首次在全市实现将企业信用资质系统化、制度化地转化为具体司法“额度”,构建了“信用评估-分级授信-司法保障”的闭环体系,显著增强了司法保全与企业信用的关联度。
“昌平法院与昌平区发展改革委、经信局、市场监管局和工商联四家单位,共同组成‘法治助企·双免白名单’评审联席会,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以企业实缴资本、上一年期末资产、近三年盈利、本年度涉诉、行政处罚等方面为评价标准,综合评定企业入围资质。”潘幼亭介绍。
![]()
首期评审自7月底正式启动,历时三个月。经过企业自主申报、法院专班初审、联席会成员单位意见征询等环节,初步形成建议名单。10月28日,评审联席会举行2025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最终确定首批29家入围企业,其中,Ⅰ类企业18家、Ⅱ类企业11家。名单涵盖昌平区重点发展的医药健康、先进制造、先进能源三大产业以及其他专精特新企业,确保机制红利精准触达区域经济最具活力的“细胞单元”。
权责并济,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如果“双免白名单”企业保全金额高于免保限额,怎么办?对此,该项机制支持企业提供等值财产担保或专业反担保,独资子公司或参股企业经母公司出具担保函后,可共享免保额度,进一步延伸惠企效果覆盖面。
在确有保全必要的情况下,法院可启动“善意保全+调解优先”模式,优先选择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较小的财产,尽可能采用“活封”措施,积极推进调解工作,最大限度保障企业运转和经营。
当然,入围“双免白名单”的企业也意味着责任。机制强调权责对等原则,涉诉企业应最大可能配合调解,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旦企业不再符合入围条件时,法院将在7日内通报暂停其资格,对存在违法违规、滥用免保权利或信用情况恶化的企业,将其移出名单并设两年禁入期,切实保障其他诉讼当事人的权益。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俐璋作为入围企业代表发言。她表示,“双免白名单”背后是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公司将坚守诚信底线,以实际行动回馈这份信任与支持。
“这是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柳强指出,昌平区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工作主线,以政府服务的“加法”换取企业负担的“减法”,持续营造助力企业发展优良环境。
![]()
下一步,昌平法院将继续联合昌平区发展改革委、经信局、市场监管局及工商联,持续做好机制运行的跟踪服务和动态监管,不断完善机制建设,力争将“法治助企·双免白名单”机制打造成昌平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文/综合报道
通讯员/ 刘品祎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