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超高龄,急性心梗伴心衰,冠脉血管99%堵塞!当生命的指针再次指向“手术禁区”,一场为超高龄老人进行的生命决战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打响。面对难以想象的超高风险,仁济医院心内科联手多学科团队无惧挑战,勇闯“禁区”,成功打通生命线,实现了惊心动魄的百岁“心”生。 ![]()
突遇“双重危机”,百岁老人命悬一线
101岁的王老先生(化名)突发胸闷气促,被紧急送至仁济医院急诊。检查结果令人揪心: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升高,心电图提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脏超声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仅35%。“心肌梗死+心衰”已是极度危险,更为棘手的是,老人还被确诊合并“嵌顿性腹股沟疝”,急症交织,随时可能引发肠道坏死、败血症等,生命危在旦夕。
面对如此高龄且病情复杂的患者,救治团队面临艰难抉择:急性心梗必须立即手术,但百岁老人能否承受介入手术?嵌顿疝又该如何处理?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生死。
多学科联手,打通“生命通道”
时间就是生命!仁济医院迅速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将王老先生收入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启动冠脉介入团队做紧急PCI手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准备,同时召集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评估急腹症病情,并制订嵌顿疝治疗计划。
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杜勇平带领冠脉介入团队火速到位,同时普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经多学科专家评估后,认为急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是当下最致命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心头大患”,立即开通堵塞的冠脉血管,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
但是超高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极为复杂,存在严重钙化、弥漫性长病变及多支血管受累,被业内视为介入手术的“禁区”。加之超高龄患者心肺功能及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发生出血、血管并发症、对比剂肾病及死亡等风险显著增高,需严格个体化评估利弊。
面对王老先生家属急切的期望与巨大的手术风险,冠脉介入团队对王老先生的病情进行了充分评估和手术准备,决定迎难而上。
然而,冠脉造影显示情况比预想的更为严峻——“罪犯血管”左前降支近中段伴有钙化的弥漫性病变,最重狭窄高达99%。此外,回旋支和右冠脉也有70%-80%的严重狭窄,属于高龄复杂“三支病变”。
杜勇平与心内科介入团队通力合作,用时2小时成功为王老先生植入支架,恢复血流。当监护仪显示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趋于平稳时,手术室内外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暖心康复,见证医学温度
成功闯过手术难关,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对于如此高龄且经历复杂PCI手术的患者,术后的康复管理同样是一场硬仗。心内科心脏康复医护团队第一时间启动了王老先生的术后功能恢复,帮助王老先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在心内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老先生胸闷气促症状逐渐消失,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从35%提升至45%。更令人欣慰的是,他的嵌顿疝症状也得到缓解,避免了二次手术风险。
住院期间,心内科团队特意为老人送上科室特有的“平安是福”香囊,传递医护人员的祝福与关爱。王老先生的儿子从国外赶回来,激动地说:“我们咨询过国外医生,他们都对中国医生敢于挑战医学禁区的勇气和高超技术表示敬佩!”
仁济医院心内科主任姜萌表示,
此次成功救治百岁急性心梗患者,意味着仁济医院在超高龄、极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领域达到了国内外领先水平,体现了心血管内科团队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多学科团队协作的坚强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