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李,你这高血压还和我喝酒、抽烟呢?真不怕再进医院啊!”55岁的老李一边笑着摆摆手,一边继续倒上自酌的小酒,还点了根烟。
他总觉得:“我身体底子好,喝两杯、抽一根没关系。”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前阵子一次头晕目眩竟被送往医院急诊,医生查体后连连摇头:“再这样侥幸下去,后果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
不少高血压患者,总怀着“我控制得还行”“我又没多喝多抽”的侥幸心理。但你知不知道,这样的心态,往往是血压失控、健康恶化的最大诱因?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血压到底能不能碰烟酒?坚持侥幸,身体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变化?”结果,很可能远超你想象。
![]()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香烟和酒精早已被多个权威文献列为高危因素。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指出:吸烟会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硬化,导致血压持续升高;而酒精则会在短时间内促使交感神经兴奋,直接引起血压上升,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影响心脏和肾脏功能。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教授指出,“任何剂量的烟酒,理论上对高血压均无‘安全窗口’,不存在‘少量无害’一说。”
哈佛大学的一项41,943名中老年人的随访研究发现:长期吸烟、饮酒人群高血压控制率下降17.8%,并发脑卒中风险增加26%。
事实上,香烟里不仅仅是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同样会对血管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常饮酒的人,高血压病情比不饮酒者平均早进展2-4年,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事件。
所以,无论是“只喝一点”,“偶尔来一根”,还是应酬下的不得已,高血压患者都应远离烟酒。否则,长期坚持侥幸心理,只会为自己的健康埋下更大的隐患。
![]()
高血压患者如果无视健康警示,依旧和烟酒做“朋友”,身体可能会迎来三大沉重后果。
血压波动剧烈,难以药物控制:
香烟中的尼古丁会让血管突然收缩,引发血压急速上升与波动;酒精影响下,身体的水盐代谢也会紊乱,导致降压药物疗效明显下降。
据2022年一项覆盖7省市的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数据,有烟酒习惯者血压达标率仅为47.2%,低于未沾者的64.7%。长期下去,高血压极易“脱缰”,加剧危机。
心脑血管事件暴增,甚至危及生命:
长期沾烟酒会造成动脉硬化、心律失常等一系列并发症。卒中、心梗风险显著提升。
中华医学会一组随访报告显示,有吸烟饮酒习惯的高血压患者1年内发生心脑血管重大事件的概率高达26.3%,比不沾者高3倍。这种突如其来的健康打击,很多人都难以承受。
肾脏功能衰竭风险大增:
高血压本身就容易引发肾损害,而烟酒的叠加作用更是“推波助澜”。
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合并吸烟饮酒的患者出现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概率增加32.6%,肾衰竭来得更快、也更凶险。
更可怕的是,大部分时候肾功能的损伤是难以逆转的,常常直到出现浮肿、乏力等明显症状时才被发现。
仔细想想,高血压本就是“沉默的杀手”,倘若还和烟酒“为伍”,就等于提前点燃了健康的导火索。哪怕你现在“没事”,一旦病情恶化,后悔已晚!
![]()
既然高血压与烟酒“水火不容”,那到底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自我管理、减少伤害?
主动向家人、医生表达戒烟戒酒意愿:
不要孤军奋战,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监督会极大提升成功率。同时让医生知晓,可以根据你的生活习惯调整降压方案。
给自己设定具体期限与目标,逐步减量:
盲目“立刻全戒”很难,可以先明确一天/一周控制量,每周减少20-30%。根据一项日本研究,循序渐进比“一刀切”长期依从性高出18%。
![]()
寻找健康替代品加强自律:
想抽烟时可以用无糖口香糖、吸管,想喝酒时用低糖饮品代替。分散注意力、运动锻炼也能有效缓解烟酒欲望。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戒烟/戒酒门诊,通过药物或行为疗法加速戒断过程。
关注身体反应,及时记录血压和症状:
每天监测血压,记录变化,遇到波动及时与医生沟通,有助于判断生活方式调整的效果。
借助正向激励与奖励机制:
树立小目标(如坚持一周、一个月不沾烟酒),每达成一次即可小额奖励自己,有助于形成长期健康习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