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娱乐体验的边界被视觉与听觉技术不断推高的今天,人们对于“沉浸”的渴望却远未被满足。当超高清画质与三维环绕声场已成为高端体验的标配,行业将目光投向了人类感知的下一片蓝海——触觉。作为感官拼图中长期被忽略的关键一环,触觉技术的成熟正悄然引发一场从“旁观”到“置身”的体验革命。在这场静默的变革中,索尼,这家以硬件与技术闻名于世,却自我定位为“创意娱乐公司”的巨头,正以其对“感动”的执着,尝试为沉浸式娱乐写下新的注脚。
![]()
触觉革命,从《四季》到《虫鸣幻林》的技术跃迁
走进索尼进博会展区,全球首发的触感沉浸自然空间《虫鸣幻林 INSECTOPIA》并非一蹴而就的产物。它的前传,是2024年进博会上以“四季”为主题、主打触觉地板的初代体验。如果说去年是索尼触觉技术的一次概念宣言,那么今年则是一场多维感官的交响乐章。
![]()
“去年我们更侧重于技术本身,而今年则致力于技术与创作者的深度融合。这种协同产生的“乘积效应”,是我们能够实现产品持续迭代与体验升级的根本原因。”索尼中国品牌推广室总经理、公司项目创意制作人、索尼探梦科技馆副馆长西冈靖就如此总结这一年间的跨越。技术的迭代清晰可见:从聚焦于地板振动的单一触点,升级为融合超广角LED巨幕、特制触觉地板、坐姿振动系统、同步风效与动态光影的复合体验场。观众不再只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去观察一个微观世界,而是通过身体感受昆虫振翅引发的气流、风吹草动的细腻触感以及地面传递的微颤,真正实现了从“视听”到“体感”的维度跨越。
![]()
支撑这一体验的,是技术融合背后极高的复杂度。西冈靖就坦言:“它并非单一维度的振动,而是多项技术的精密融合。真正的多感官体验,要求所有元素环环相扣、协同作用,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将影响整体效果。”这意味着每一个信号都必须精准捕捉与组合,并与创作者的想象无缝对接,其间经历了无数轮的试错。这种以“感动”为标尺的技术打磨,正是索尼区别于纯技术供应商的独特路径。
![]()
LBE战略,从技术Demo到生态构建的长期主义
触觉技术并非实验室里的孤芳自赏,其核心落点,是索尼长期布局的线下实景娱乐(LBE)战略。从进博会的《虫鸣幻林》,到Sony Expo 2025上复刻的《Fate/Grand Order》游戏世界,再到索尼探梦科技馆中以常设展形式推出的数字艺术体验,索尼正在通过一个个实体项目,验证其“创意娱乐愿景”的可行性。
![]()
索尼中国研究院副院长中川佑辅阐明了背后的商业逻辑:“索尼是一家创意娱乐公司。目前,娱乐业务已占我们总营收的60%。”庞大的影视、音乐、游戏、动画IP库,为LBE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内容源泉。触觉技术正是连接虚拟IP与实体体验的关键桥梁。“各位体验的《虫鸣幻林INSECTOPIA》,呈现了一个微观自然世界。它虽未形成IP,却验证了‘自然沉浸体验’这一模式的巨大潜力。我们可以以此为核心,为美术馆、博物馆等空间打造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主题场景。”
![]()
然而,索尼的野心不止于自成体系。中川佑辅描绘了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索尼正致力于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其中将汇聚众多中国本土合作伙伴与创作者,我们期待与他们携手协作,共同创新。”对于索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保持着开放的探索姿态:“目前我们还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现在还处在积极摸索的阶段。这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因此充满了无限可能。”西冈靖就则进一步明确了赋能者的定位:“未来,我们将深化基础技术的应用,并将其开放给更多创作者,以拓展他们的创意边界。索尼的使命,正是成就创作者本身。”
软硬协同,以“感动”为内核的研发逻辑与未来布局
在生态化成为行业共识的今天,索尼的协同路径展现出其独特性。当被问及是侧重于硬件协同还是软件生态时,西冈靖就给出了一个超越技术本身的答案:“我们找到一个企业的最重要的关键词,那就是感动。”这个看似感性的词汇,实则贯穿于索尼从技术研发到硬件制造,再到生态构建的所有环节。
“我们的技术研发不为研发本身,而是为带给人们感动。”西冈靖就解释道,“我们的硬件,以相机为例,其意义远不止于生产与销售,更在于为用户创造感动。”这种理念使得索尼在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强大实力时,依然能找到自身的核心聚焦点——“感动”二字,贯彻在对于娱乐产品的研发、技术以及体验打造的每一个瞬间。
![]()
中川佑辅则从价值链的角度补充了索尼的综合性优势:“正如您所说,有的公司从硬件起家,有的公司从软件起步,而索尼选择的是融合的“第三条路径”——软硬一体协同发展。正是这一战略,让我们构建起全面且闭环的价值链。”这种全面性使得索尼能够提供一种“综合的感动”,这或许是其在未来竞争格局中构筑差异化壁垒的关键。
关于未来硬件的可能性,西冈靖就虽未给出具体产品路线图,但指明了方向:“索尼过往长期深耕于视觉与听觉领域的硬件研发。随着体验经济迈入多维融合的时代,我们在感知类产品领域看到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从与本田合作造车探索智能座舱娱乐,到触感手柄原型开辟的蓝海市场,索尼正在将其硬件优势从传统的视听领域,拓展至更广阔的多维感知疆域。
![]()
未来展望,开放生态与行业赋能的新篇章
进博会不仅是展示的舞台,更是连接的平台。西冈靖就分享了令人振奋的反馈:“本届进博会才开幕几天,就已有多家企业主动与我们接洽。一家香氛企业希望将我们的技术应用于香味研发,同时还有医疗机构联系合作,计划把触觉反馈技术运用于心理康复治疗领域。”这些来自中国企业的自发合作意向,远超预设的娱乐范畴,揭示了触觉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
这正是索尼所期待的——通过基础技术的提供,激发跨行业的创意乘法效应。中川佑辅在介绍中国研究院的聚焦领域时,也强调了“地利”优势:“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一个项目只要完成概念验证,就能迅速获得支持并落地实现,这正是我们所享有的‘地利’。”这片创新热土,无疑将为索尼的触觉技术探索提供最丰富的试验场与最敏捷的反馈循环。
![]()
从《虫鸣幻林》中细腻的昆虫振翅,到触感手柄上精准的重量模拟,索尼正在用技术悄然编织一张融合虚拟与现实的感知之网。这并非一场单纯的技术竞赛,而是一次关于如何“感动”人类的深刻探索。当冰冷的数据流能够转化为可触摸的温暖,当创意的边界因技术而无限拓展,索尼所描绘的,或许正是下一代沉浸式娱乐的雏形——一个不再仅仅服务于眼睛和耳朵,而是拥抱整个身体感知的、更具温度与厚度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