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记得点击星标,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们哦!
湖南祖副院长和曾主任的桃色风波,还在网上热议袅袅。
但大多,是对两人医术和医德的一致性如潮好评。
由此可见,经过二十多年来的社交网络发展,大家都慢慢学会了网络情绪管理,对是非曲直判断,越来越不好带节奏了。
也由此可见,两位医生在患者心中,尤其是曾老师,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医生。这是在以往类似事件中,几乎罕见的。
不仅仅是患者认为,私德不影响他两人的医德,也不应该捆绑在一起一票否决。
甚至许多当地认识他两人的同行,都觉得二人医术和医德,真的是非常不错,是一对不折不扣的良医,都替他两深深惋惜,甚至有些叫屈。
这也是极其罕见的。
由此可见,二人的医技医德医风,的确不错,是经得起浪淘沙的。
昨天,一名湖南当地比较接近他俩的医生与我私信,认为我前篇文章的内容,有几处与事实不符,希望我能发文予以纠正,这样才会对两个舆论风暴中的医生,更客观公正一点。
他向透露了两个内情,与网络上曝出的有很大出入:
一是,祖老师和曾老师两人视频偷拍的偷欢现场,并不是网传的在医生值班室,而是在女方曾老师的家里。
二是,偷拍视频是曾老师的前男友所为。这名前男友也是医院眼科的一名医务人员。据传,半月前就被蜀黍带走调查。
这位医生希望我能澄清这两点,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要以讹传讹。至少,不是网传的别人在上班忙碌的时候,他两却在医院值班室偷欢。而是两人利用休息时间在曾老师家里,网络猜测的地点在值班室,不是事实,是以讹传讹。
本来今天,老叶不想再写这件事。但是基于负责性和严肃性,今天还是发文澄清一下事实。
互联网不是家事私事情事的法庭,它的杀伤力远超想象。我们永远无法估量,一句轻率的网络推测性曝光,会引发怎样的海啸。
所以,除非万不得已,老叶奉劝大家,切勿轻易动用这把无法控制的武器,容易毁人伤己。即便取得网络的胜利,也只是公众手机屏幕前的赢;而事后的残局,是需要自己真正面对的输。
毋庸置疑,私德有亏,背弃婚姻,背刺原配,这是不争的事实。用几炮的欢愉,换取大好前途。命运之途,一地鸡毛,需要自己用颜面去扫地收拾。真的不值得,也不光彩。
老叶也反对用职业高光,去掩盖私德瑕疵,也并不赞同。
为什么?
因为这个私德,往往容易上升到对整个医生护士群体的批判。
我们这个社会,对有些身份,比如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等,天然不允许有污点,或者说不允许污点被曝光出来。
一旦曝光了,就没有人在意手段是否合法,而只会谴责这些人德不配位。
所以我们会在很多场合强调零容忍,会在很多领域强调德才兼备。特别是医生,在太长的历史时段,公众对医德都有一种变态的执念:道德就是生命,医德就是安全。能力耀眼但德行有亏的人,就谈不上德艺双馨,也就不是一个好的医生。
问题是,医生也是人,不是神。
食色,性也。
在动物界,没有出轨这个概念。
人从动物演化而来,只是多了一层道德外衣而已。动物的本性就是生存和繁殖,对应到人的身上就是钱和性。诱惑足够大、利益足够多的时候,谁也不要高估了自己。
不出轨的人,有两种情况:
一个是没有条件出轨的人;
一个是承受不起出轨风险的人。
老叶个人认为,太过正经的男人或者女人,极其无趣。
说实话,生活有时需要一种风流情绪和激情,它会让人更舒服,也能增进人与人的距离。有趣的灵魂可以是君子与淑女,也可以是风流不下流。
大家都是俗人,人性自有自私肮脏的地方,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装圣母,批判人性的一些阴暗的一面。
更不要对任何一个职业增加滤镜,就是一个职业,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唯一的差别,是特殊职业,被社会层面赋予了更多的使命责任,所以也就有了更高的道德要求。
平心而论,老叶我看了那段不雅视频,给我的感觉是,祖老师和曾老师两人之间的情感,是真实的,是爱意浓的。
感情不假,只是时机错了。
人生常有爱而不得,得而不爱的遗憾,这是生活的常态。人常在成家立业之后,才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陪伴与琴瑟。
很多时候,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同床共枕的人,未必是灵魂相契的那一个。分歧与对立之下,婚姻有时更像一场合伙,如同公司里的合作关系,各司其职,却未必心意相通。
而在共同的工作环境中,面对相似的压力与挑战,有人反而成为难得的知己。这样的理解与默契,是家庭关系难以替代的。他们或许在数年间彼此互相支撑,成为对方在复杂体系中的一处安心之所。
而这样的信任,往往需要亲密关系的加持,才显得牢固。
这虽不符合伦理,却有其现实逻辑。
据老叶观察,客观而言,像祖副院长与曾医生这样的关系,在现实中并不少见。
医生长期面对病痛与死亡,精神压力巨大,能在工作中获得一丝慰藉实属不易。然而,他们过于专注专业,却忽略了人性的复杂与现实的残酷。
其实,当事人会不知道事态暴露后,会引起的轰动和严重后果吗?
肯定知道。
但为什么还要飞蛾扑火?
人都有侥幸心理。
那么多人,东窗事发的就会是我?
殊不知,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
有些风险,从一开始就不要去碰,很有可能,是个雷子。
涉事的两位当事人,均为行业精英。一位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科带头人;一位是患者口碑极佳的微创技术领军者。
他们的专业成就,让公众赋予了更高的道德期待,而这种突破伦理道德的失范行为,彻底击碎了大家理想化的认知。
不管怎么说,对于行业而言,他两的行为,使医疗行业形象,再次雪上加霜。
近年来,医疗队伍本就面临诸多公众信任的挑战。
此次丑闻,进一步损害了白衣天使的整体形象,让公众对医疗体系的风气加深了疑虑和不安。它消耗了社会对医生的尊重和信任,对于绝大多数兢兢业业、恪守职业道德的医生而言,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老叶一直有一个感觉,很多牛叉的医生,自律,都是一个致命的软肋。
成功的光环下,作风问题如隐形杀手,悄然蚕食他们的信誉。
须知,医生不仅是技术工匠,同时具有一定公众人物属性,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社会伦理守护者的角色。白大褂下的私德,与手术刀上的精湛,同等重要。
所以,《医师法》第五十八条才规定“严重违反医师职业道德、医学伦理规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五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医学临床研究。”
无论结局如何,此事都是一记警钟:人生没有侥幸区,越是站在高处,越要如履薄冰。
医疗体系的纯洁性,依赖于制度的刚性,更依赖于每个个体的自律。
越是优秀的人,越应该懂得分寸。
医生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要懂得珍惜,要爱护羽毛。而出轨,是一枚硬币,正面是短暂的欢愉,背面却是一生的污点。
最后,老叶想说的是,公众有权监督,也应理性看待。涉事两位医生,自然需要面对惩戒,但也不该因此,被否定一空。
2026医护执业/职称类考试宝典全新上线
图文来源:老叶说医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