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又改版啦,大家记得点击星标,
防止以后找不到我们哦!
国家卫健委主任:有相当比例医务人员没有纳入编制管理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全文发布。《建议》明确,“十五五”期间,中国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
具体到医疗卫生领域,《建议》明确,健全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促进分级诊疗。以公益性为导向深化公立医院编制、服务价格、薪酬制度、综合监管改革,加强县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保障。
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曾在今年初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医院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医疗机构处在负债状态,一些价格调整还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变化,还有相当比例医务人员没有纳入编制管理。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编制是保障公立医院稳定发展的关键管理手段和重要资源。当前,公立医院的人员编制数量还存在较大缺口,编制内外的同岗位医生的待遇薪资待遇差距依然较大。与此同时,护士编制的缺口问题同样突出。
近期,记者在全国多地采访了解到,一些地区已加大对基层医护的编制倾斜,推动解决专职科研人员的编制问题,落实编制内外医务人员“同工同酬”。
推进编外人员清理工作,涉及全部机关事业单位
9月26日,巴东召开政府常务会议,在会议提出的近期重点工作中,包括了编外人员清理工作。
![]()
会议要求,要切实做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清理工作,涉及聘用编外人员的单位必须严格落实清理工作要求,要行动迅速、坚决有力,不能敷衍了事、久拖不决。
清退范围的“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自然是包括医疗卫生机构的。
编制 or 劳务派遣,一场悄悄进行的分流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一直是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2019年以前,公立医院改革中编制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业内频繁讨论的话题。
但在疫情之后,编制在保证公立医疗体系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2021年,国家卫健委再度提出:公立医院编制资源必不可少,公立医院编制非但不能弱化,还需进一步强化保障措施。
![]()
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截图
为了强化医疗体系的编制资源,各地采取的措施也是多种多样。
1.有证的进编,没证的退编
青海省在平安区和贵德县开展的紧密型医共体统筹编制资源试点中采取的措施堪称是公立医疗机构编制改革的又一全新实践:有证的进编,没证的退编。
![]()
其目的是将基层卫生系统内未取得卫生系列相关资格证的非医疗专业人员,从编制内有序剥离出来,腾出编制用于保障医疗公卫紧缺岗位急需,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吸引力。
对现有编制资源在体系内统筹调配,高效利用已有编制的做法还有编制备案制。
2.编制备案制,定编定岗不定人
编制备案制是在原先已入编的人员管理方式不变的基础上,原有编制人员退休一个、销编一个,同时增加一个备案制名额,新增的备案制编制则以公立医院为使用主体,备案编制数量及人员的确定和撤销,都不需要经过行政部门审批,完成后做好报备即可,简言之定编定岗不定人。
新增的备案制编制同样主要用于引进吸收高层次、紧缺 岗位、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备案制也是目前实行范围最广的编制改革做法。
3.编制周转池,引入其他行业编制资源
不同于前两种改革对医疗体系内编制资源的合理分配,安徽创立的编制周转池则是引入医疗体系外其他行业的编制资源。
这种“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空额逐步解决编制缺额”的典型做法就是安徽省的“编制周转池机制”。
安徽省以全省其他行业存量编制资源作为“编制银行”的资产总规模,调剂10余万个编制建立“编制周转池”。在不改变各单位编制所有权前提下,将编制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依托编制管理大数据平台,将长期闲置的空编统筹起来,建立周转池,重点向卫生行业投放,保障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编制需求。
官方推动编外医务人员入编,医务人员如何应对?
另外,在编外医务人员清退广受关注的同时,全国还有多地提出了“逐步消化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编制管理”。
西安市印发的《西安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中,强调:完善编制和人事制度。推进人才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盘活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资源。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此前印发的《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提出,对符合条件的现有编制外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公开招聘择优聘用,纳入编制管理。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广州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保基本医疗、保公共卫生、保学科引领”的原则,逐步消化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
《青海省2023年综合医改重点工作任务》同样要求落实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自主权,逐步消化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编制管理。
《运城市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也提出逐步消化现有编外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对符合条件的,可充分考虑其从医经历、业绩、贡献等,通过公开招聘等严格规范的程序择优聘用,纳入编制管理。
清退编外医务人员不仅会让编外人员面临失业,还会因编外人员多承担实际工作,导致在岗医务人员工作量和压力倍增。而推动编外人员择优入编,既能解决其失业与 “同工不同酬” 问题,也能盘活存量编制、缓解在岗人员压力。
同时,不管是编外参与公开招聘还是周转池制度,考核的标准都是“择优”,从中也不难看出各地也在致力于让编外专业技术人员有更多、更公平的机会入编。
2026医护执业/职称类考试宝典全新上线
图文来源:华医网、第一财经资讯、数智检验医学
编辑整理:护理传真 责任编辑:张昕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